美国M3冲锋枪-物美价廉的“黄油枪”


美国M3冲锋枪-物美价廉的“黄油枪”

在之前的《太平洋战争-轻武器》中简单介绍过美军使用的M3冲锋枪,下面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满足对冲锋枪日益增长的需求,美军将M1928A1汤姆森冲锋枪进行了简化改进,设计出了M1A1汤姆森冲锋枪,但是从生产性能上看经过复杂的切削加工来制成的汤姆森冲锋枪仍不适应于大规模作战需求。

伴随着汤姆森系列冲锋枪的改进同步推进的是,美国陆军在专门试验美国陆军武器的阿伯丁靶场进行了各种冲锋枪的对比试验。在这一对比实验中,收集了包括美国制的M1928A1汤姆森冲锋枪,M1汤姆森冲锋枪,T2冲锋枪,海德M109冲锋枪,海德2冲锋枪,雷辛M2冲锋枪,史密斯维森冲锋枪等;英国的司登冲锋枪,澳大利亚的奥斯登冲锋枪,芬兰的M1931冲锋枪;德国的MP40冲锋枪等,进行了性能、操作性、生产性等各方面的对比实验。

美国M3冲锋枪-物美价廉的“黄油枪”

英国司登冲锋枪

美国M3冲锋枪-物美价廉的“黄油枪”

海德2冲锋枪

美国M3冲锋枪-物美价廉的“黄油枪”

雷辛冲锋枪

美国M3冲锋枪-物美价廉的“黄油枪”

德国MP40冲锋枪

此次对比实验得到最高评价的并不是汤姆森冲锋枪而是用粗糙的金属管和冲压件焊接而成的英国司登冲锋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司登冲锋枪的结构设计的非常简单,拥有汤姆森冲锋枪无法比拟的出色的可大批量生产的性能。美制冲锋枪中海德2冲锋枪得到了美国枪中最好的评价。

迫切需要大量冲锋枪的陆军将海德2冲锋枪命名为“M2冲锋枪”,但是最终由于该枪在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停止了生产,已经生产出的M2冲锋枪只得当作废铁来处理。

美国陆军决定制造一款生产性能等同于甚至优于英国司登的冲锋枪,采用冲压件和焊接工艺,便于大批量生产,满足美国陆军对冲锋枪日益增长的需求。

最终具有丰富的冲压加工技术和经验的通用汽车公司开发出了M3冲锋枪,于1943年夏季正式投入正产,一边生产一边改进,于1943年秋季开始装备美军。外观迥异的M3冲锋枪一开始并没有得到一线士兵的认可,但随着实战,士兵逐渐发现了M3冲锋枪简单可靠、携行方便、故障少、重量轻、威力大等特点,得到了士兵的信赖。

M3冲锋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生产了605664支,而这些枪全部是由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M3冲锋枪大多是M3A1冲锋枪

美国M3冲锋枪-物美价廉的“黄油枪”

M3A1冲锋枪

美国M3冲锋枪-物美价廉的“黄油枪”

魔改消音迷彩M3A1冲锋枪

相对于金属光泽的M3A1,上面这款加装配件和迷彩喷漆的M3A1是不是更具现代气息,小编反复觉得这特别像另外一款枪,但是又说不上来,请各位大佬帮忙参谋参谋,下方评论区见。

M3冲锋枪大家在很多国产抗日影视作品中看到过这款枪,特别是前些年的热播剧《亮剑》中山本特工队使用过(如下图)。

美国M3冲锋枪-物美价廉的“黄油枪”

不过在原著中山本大佐为每位队员配置的是德制MP38,时间是1942年,这时美国早已经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更何况M3冲锋枪是1943年秋季开始装备美军,时间上完全不对。

美国M3冲锋枪-物美价廉的“黄油枪”

德制MP38冲锋枪

不过国产影视作品适当的艺术加工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比上某些抗日影视作品中出现的AWM和电动加特林,以及无限子弹的特效,上面这个完全不算事,各位大佬你们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