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佔其一 獨佔鰲頭九龍壁 大同無愧龍壁之城


三分天下佔其一 獨佔鰲頭九龍壁 大同無愧龍壁之城


三分天下佔其一 獨佔鰲頭九龍壁 大同無愧龍壁之城


三分天下佔其一 獨佔鰲頭九龍壁 大同無愧龍壁之城


三分天下佔其一 獨佔鰲頭九龍壁 大同無愧龍壁之城


三分天下佔其一 獨佔鰲頭九龍壁 大同無愧龍壁之城

大同所以被稱為龍壁之城,首先是數量多,大同現有龍壁九座,其中,一龍壁4座,三龍壁1座,五龍壁3座,九龍壁1座,我國現存的龍壁中,有12處最具代表性,其中大同就佔了4處。

大同龍壁既出同源,又不雷同,五光十色,工藝高超。龍是華夏民族之圖騰。古代人民在創造龍的形象時,將世上能夠體現動物的力量和健美之處彙集於一身,於是便產生了兼括蛇身、駝頭、鹿角、兔眼、虎口、鷹爪、馬鬃、魚鱗、鯉須的“龍”的形象。數千年來,龍象徵著中國人的勇敢、智慧、團結和吉祥,並以“龍的傳人”自喻。

龍壁主要用作建築物的照壁,多建於皇官、王府門前,據說建造龍壁,是由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開了先河。到了明代,朱桂就藩大同,憑藉大同為“九邊重鎮”之一的戰略地位,營造代王府,並建了九龍壁。之後,大同一些重要的建築紛紛效仿,出現了善化寺“五龍壁”、觀音堂“三龍壁”等。

在國內現存最享盛名的三座九龍壁中,大同九龍壁建築年代最早、規模最大、最富藝術魅力,比北京北海、故宮的九龍壁,早三四百年。

大同九龍壁坐南朝北,為代王府門前照壁,壁長455米,高8米,厚202米,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壁面由426塊特製五彩琉璃構件拼砌而成,9條飛龍氣勢磅礴,飛騰之勢躍然壁上。

2001年,大同九龍壁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