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俗話說“會生之人生八月,會死之人死臘月”,其中的緣故說來也好理解,因為八月正值糧食和瓜果大豐收的時刻,就算是平時家裡吃的用的都比較緊張,到了八月相對來說也會寬鬆一點,這個時候出生,肯定不會缺吃少穿。至於說後半句,和另外一句農村老話對照著,那句話叫“老牛老馬難過冬”,到了冬季,村裡的白事可能會一連有好幾起,村裡的老人看到往往會感慨一句老夥計又少了一個。
有人故去,自然少不了辦白事兒,農村白事的習俗延續了上千年,雖然每個地區都不完全一樣,但對待白事兒,農民都會特別慎重,因為既代表了對老人的尊重,也表示了讓老人走好最後一程的孝心。放在以前,農村辦白事往往是請一個嗩吶隊,在村裡吹打兩三天完事兒,現在農民手裡都有錢了,辦白事的規模也不斷的升級,尤其是有2個“辣眼”的葬俗逐漸蔓延,也來越多的農民跟風效仿。對這種情況,有專家表示:應該禁止。
葬俗一、請年輕女子來表演“特殊”節目
真要論起來,葬禮上請人表演節目的葬俗也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十多年前,農村一些家庭條件比較殷實的家庭有親人去世的時候,就會請人來表演,只不過那時候表演的節目都是一些戲曲,地方流行的娛樂節目,主題也比較明確,一般格調要麼比較悲傷,要麼是反映老人養兒育女的不容易之類的,起到既懷念老人又讓父老鄉親感覺到後世子孫們的孝心的作用。
現在農民手裡有錢了,有親人去世後,請人來表演節目已經普及了,農民十有八九都會這樣幹,不同的是,節目的表演形式有了新變化,和以前單純唱戲和其他節目比,現在有些農村葬禮上的節目很大膽,有些專門搞葬禮的公司也是不斷刷新下限,請一些年輕的女子,穿著暴露,表演一些“特殊”節目。加上個別的農民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反倒圍觀起鬨,覺得越是這樣越是“精彩”。雖然很多地方都在禁止這種習俗,但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徹底消失。
葬俗二、子孫後輩不哭,花錢找人替哭
在農村的老觀念裡,有人去世,親戚們全都會來,而誰在葬禮上哭的最傷心,最投入,誰就是最悲傷,最孝順的那一個,因為像那種不顧形象的傷心根本裝不出來。在小編印象當中,在八九十年代那會兒,每次有白事兒,村裡就會有人哭的好幾個人都拉不起來,有時候因為傷心,一兩天都不吃飯的後輩也不少,一些圍觀的農民都會被感動的流下眼淚。
說了這麼多,不管是從內心層面來說,還是從農村習俗層面來講,哭都是葬俗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過你聽過子孫後輩不哭,但是卻花錢找人替哭的事情嗎?這在很多村子都上演過,有些人甚至專門靠這個吃飯,哭一場要收好幾百,農民也默認了這種形式,細想之下,何其的荒唐。說是緬懷先人,可先人如果知道了,真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對農村的這些葬俗,農民心裡的感情都十分複雜,一方面可能覺得確實不太妥當,不應該這樣“辣眼”瞎鬧,另一方面又因為村子裡人言可畏,不得不按照這現在村子裡的標準去舉辦,要不又要被人在背後說“不孝”了,畢竟白事兒雖然忌諱,可誰都有那時候,也不希望到時候冷冷清清,悽悽慘慘的。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
閱讀更多 三農新視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