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千島群島之爭是怎樣開始的?

千島群島是一個位於西太平洋北部的弧形島群,它連接堪察加半島和日本北海道,西瀕鄂霍次克海,東臨太平洋,是鄂霍次克海東南部的天然屏障,也是鄂霍次克海與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千島群島也成為了日、俄兩國在太平洋上激烈爭奪的目標。


日俄千島群島之爭是怎樣開始的?


千島群島的戰略性

千島群島中的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和齒舞群島四島位於西太平洋冷、暖流交匯處,魚產特別豐富,是世界三大著名漁場之一。此外,四島中的國後島還是大蟹、海參等貴重海產的產地,而擇捉島除了是捕鯨基地外,地下礦產也非常豐富。更為重要的是千島群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千島群島的西面是太平洋上重要海上通道鄂霍次克海,東面是太平洋,整個群島總羅了佔守島、幌筵島、齒舞群島等近40個島嶼,海岸線綿長1200多千米,總面積可達15600平方千米。島上火山縱橫,地勢崎嶇,海岸線曲折、陡峻,是戰爭中易守難攻的寶地。另外,千島群島之間還有多條海峽,其中島弧一側的千島海溝,最深處可達10542米,而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是擇捉島,有十多處海灣,可供大型艦船停泊,這無疑是戰爭中眾方期望的最好的艦隊停泊點。

千島群島附近的水域還是俄羅斯出入北太平洋的捷徑之一,也是俄羅斯往返堪察加和楚科奇以及北美各口岸的必經之路。哪一個國家佔領了這塊地方,就相當於在太平洋戰爭中佔據了最有利的地形,因此日本與俄國以這塊寶地為目標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日俄千島群島之爭是怎樣開始的?


日俄爭島

日本自戰國時代後期開始開拓北海道,並逐步將北海道納入日本領土,那時日本就認識到了千島群島的重要性。但是隨著17世紀後期俄國彼得一世的改革,俄羅斯人開始逐漸向千島群島、庫頁島(中國稱庫頁島,俄國稱為薩哈林島,日本稱為樺太)擴張勢力,這與一直向北方擴張的日本利益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兩國開始就領土問題發生了激烈的爭奪。為了解決雙方在領土問題上的衝突,俄日於1855年協商簽定了《下田條約》。條約規定千島群島的南部歸屬日本,北部歸屬俄國,庫頁島則暫時作為懸案,等待日後解決。後來兩國又相繼簽訂了《樺太與千島群島北部互換條約》,將日本所佔領的庫頁島南部領土與俄羅斯所佔的千島群島北部相互交換。

1905年俄國內戰爆發,沙皇統治受到嚴重威脅,同時在新興無產階級的強烈呼聲下,俄國不得不將戰鬥力量轉向國內,最終狼狽地簽訂了《朴茨茅斯條約》,結束了戰爭。其中沙俄向日本轉讓了千島群島和南薩哈林島的控制權,使得日本奪得了沙俄在遠東的大部分權益,同時也加劇了日俄之間的矛盾。


日俄千島群島之爭是怎樣開始的?


千島群島風雲

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並於8月18日開始攻擊千島群島。當時島上駐守日軍人數達8萬,並且修建同時容納600架飛機的9座機場,同時,在防禦最為堅固的佔守、幌筵兩島上還建有片崗和柏原兩個設施完善的海軍基地。但是由於二戰中日本損耗兵力嚴重,所以部署在千島方向的海空軍僅配備數艘小艇和8架飛機。

蘇聯在詳細瞭解了日本在千島群島的兵力部署情況後,於8月18日開始攻打日軍設防的重點佔守島,希望可以打開蘇聯向南進攻的大門。當時日本在佔守島全島都部署了由地道和交通壕相連接的鋼筋混凝土與土木質火炮機槍工事,並派遣了8000人、64輛坦克駐守此島。所以當18日下午蘇軍在“基洛夫號”巡洋艦為首的驅逐艦隊掩護下,從12千米外的堪察加半島轟擊佔守島的時候,遭到了日軍方面的強烈反擊,並在蘇軍登陸時擊沉擊傷了蘇軍多艘登陸艦艇。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戰鬥的激烈化,日軍遂顯寡不敵眾,戰鬥中心逐漸向島內轉移。

到下午5點以後,日蘇雙方就佔守島上制高點的爭奪又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日軍以衝鋒槍、坦克團等對蘇軍展開了多次進攻,但都被蘇軍擊垮了。晚8點,蘇軍順利地佔領了兩個制高點,並在得知日本仍在積極備戰的消息時,繼續向縱深進展。到23日下午,日軍接到了無條件投降的命令後,全部投降。而蘇軍繼續向南進攻,此後一系列登陸基本未遭抵抗,進行得非常順利。

8月的最後一天,日本在蘇軍銳利的進攻下,退出了千島群島北部的戰鬥,將千島群島的控制權拱手讓於蘇聯,而蘇聯在取得了千島群島北部地區勝利後,開始進駐南千島。9月1日,蘇軍佔領了國後和色丹兩島,並宣佈“千島登陸作戰”完畢。2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5日,蘇軍結束了佔領齒舞的最後行動。此後,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一直實際控制著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整個千島群島。


日俄千島群島之爭是怎樣開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