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疫情村灣的防控故事:鹹安高橋石溪村有位“抱柴”老支書

3月5日,在咸安區高橋鎮石溪村雞公頸卡點,守卡幹部們目光如電,嚴陣以待。

“我們這個卡點守的是朱新線,這條路不僅通往橫溝橋鎮、直通馬橋收費站,還輻射整個村莊,地理位置十分關鍵。”在此負責值守的高橋自然資源規劃所所長黃鷺說,從1月31日至今,來自咸安區醫保局、高橋鎮自然資源規劃所、鎮村兩級幹部們在此兩班倒,圍著一盆爐火,寸步不離守護了36天。

“30多天來,這裡天氣變化多端,夜裡的寒氣,能將關節凍得麻木,多虧了‘老支書’的乾柴,才讓大家堅持下來。”現場值守幹部們話音剛落,一輛三輪摩托車,載著一車柴禾緩緩駛來,一道瘦弱的身影自顧下車、搬運,其他人紛紛上前幫忙,沉默中,溫情湧動。

無疫情村灣的防控故事:鹹安高橋石溪村有位“抱柴”老支書


送柴者正是大家口中的“老支書”張新四,今年65歲的他看起來不善言辭,但眼神格外堅毅。2017年,張新四被查出患有胃癌,做了腫瘤切除手術後,他辭去了村支書一職,但有著25年黨齡的他,卻始終記掛著村中的大小事。

“這路口牽電線取暖不僅不方便,還不安全,再加上電火取暖效果不好,我怕他們‘後生仔’身體扛不住。”談起送柴初衷,張新四回答得很淡然。因考慮其身體問題,卡點並未讓他參與值守,但閒不下來的他白天上山撿乾柴,雨天拆家中老宅的房梁作柴,一車車往卡點送,這一送就是20餘趟,每趟都有500餘斤重。

石溪村作為“無疫”村,要想維持好這一方“淨土”,除了守好卡點,守卡幹部們還對涉漢返鄉人員實行“三包一”的包保政策,實時上門入戶摸排,進行信息統計,每到這種時候,張新四總能挺身而出。

無疫情村灣的防控故事:鹹安高橋石溪村有位“抱柴”老支書


“我們畢竟是區直部門派下來的年輕人,對村裡的情況還不甚瞭解,但只要老支書在,家家戶戶都十分配合,也讓我們的工作進展格外順利。”高橋鎮黨委委員王鑫洲說,帶病之軀送柴火,不僅送來了溫暖,更詮釋了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成為大家堅守崗位的不竭精神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