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緊急降息後為何“美股上下翻飛、美債青雲直上”?


上週二(3月3日),疫情全球擴散致市場悲觀恐慌之時,美聯儲罕見緊急降息,被視為“無風險”基準利率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1%以下,150年來頭一遭。全球資金紛紛湧進國債市場避險。

美聯儲緊急降息後為何“美股上下翻飛、美債青雲直上”?

在避險資金推動下,美債收益率不斷創下歷史新低。3月6日,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達到歷史低位0.768%,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也刷新歷史,跌至1.291%;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同樣在盤中創下歷史新低,而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百年期主權債的收益率也跌至1%下。

美聯儲緊急降息後為何“美股上下翻飛、美債青雲直上”?

緊急降息的背景一是美股出現罕見的歷史暴跌,二也是迫於川建國的政治壓力,救市的意味頗濃。為什麼會出現“美股上下翻飛、美債青雲直上”的景象呢?

美債演繹的邏輯我們之前就講過,

1)海外疫情愈演愈烈,市場避險情緒反映出對於之前低估的疫情全球擴散風險尤其是可能失控的風險發生概率的重估。當意外的負面衝擊來臨時,空股不如多債。

2)其次是,債券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幅度和節奏,相較於股市更為溫和。降息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超預期的情況。另外,原本恐慌的市場將緊急降息解釋為絕望之舉,也進一步升溫了此前的避險情緒。

3) 超級星期二前,極左派桑德斯正面對抗拜登等建制派競選人,投資者擔心桑德斯優勢擴大,所以提前進入避險資產。

不過,超級星期二落幕,民主黨初選也峰迴路轉。此前連勝、氣勢如虹的桑德斯勢頭有所回落,前副總統拜登表現亮眼,也讓金融市場暫時鬆了一口氣,雖然最終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未來一段時間競爭或更趨白熱化,民主黨內極左勢力已經崛起,這可能使得初選無論誰獲勝,競選人立場的極左化會使市場情緒頻頻受到大選選情擾動。因為極左的市場主張,例如大幅加稅、新徵金融交易稅、打壓富人、拆分華爾街大公司等,對市場更加不友好。


再來看看股市的邏輯。無疑,這次美股的持續暴跌是受到新冠疫情全球擴散的影響,但其實更像美國及全球經濟走在疲軟的下坡路上,而疫情這隻“黑天鵝”在背後推了一把。這也是為什麼這次美聯儲50BP的彈藥沒起太大作用的主要原因。

1) 疫情全球蔓延,美國前瞻數據不及預期:世界衛生組織呼籲所有國家將遏制Covid-19作為頭等大事;美國2月iMarket兩大PMI均低於預期,服務業PMI甚至跌入不景氣區間。


美聯儲緊急降息後為何“美股上下翻飛、美債青雲直上”?

(2月PMI出現斷崖式下降)

全球疫情蔓延既會導致消費、投資等需求大幅收縮,也會導致供應鏈斷裂和生產活動下降,對原本脆弱的需求側和供給側造成衝擊。

2)貨幣政策的空間和效用已經不大。引用付鵬老師觀點,2008年的金融危機後,無論是地板上的貨幣政策、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的量寬與扭轉操作,甚至是負利率等等,更多是將央行推到最後流動性提供者的角色,但面臨著嚴重的全球性+各國自身失衡問題,在刺激經濟增長上卻無法真正體現出太多功能。

所以當前美聯儲的行動,能讓人想起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在美聯儲加息政策常態化過程中真正的告白:

加息和貨幣政策常態化,在目前核心通脹仍未達到目標下的行動,我們相信隨著持續的就業市場的收緊,最終通脹會上來,但更重要的是,貨幣政策需要為下一次危機應對騰挪出空間。

當前的市場相較於2008年金融危機前,利率已經大幅調低;同時國債收益率已經刷新歷史新低,這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聯儲繼續寬鬆的空間。

美聯儲緊急降息後為何“美股上下翻飛、美債青雲直上”?

(是美聯儲的內心寫照了)

3)美股已連續上漲多年,價格與估值處於高位。

以上幾個因素,導致緊急降息後的美股大漲大跌,債券市場的表現則極為流暢。目前,根據美國疾控中心及各州公共衛生部門數據,美國確診新冠肺炎的人數已在8日甚至445人,斯坦福大學宣佈從3月9日起取消面授課堂,疫情還在升級中。

緊急降息後,市場預期美國在3月18日的議息會議上會再次降息至1%以下,美債收益率歸零似乎漸行漸近,到時候全球零利率也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