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碑中相同的字的變化是書者有意為之麼?

平靜如水75491650


是有意為之。作為書法創作來說,書寫區別於一般的寫字,書法家創作書法作品用心用情,除了講求用筆力度和筆墨變化外,通常在一件書法作品中出現同樣的字也講求變化,在結構和用筆上不同,形成避讓及主筆轉變等方式以示變化,但是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在一種書體下進行,譬如不能楷書中突然插入篆書或者隸書,否則便不倫不類,不過,在題款時,可以用與正文不同的書體進行題款。由此,漢碑中出現相同字變化的情況乃是書家在創作時求其變化的結果,這種變化體現了中國書法對美的追求及中國文化獨特性的彰顯。


人天文化談


漢碑中相同字的變化是書者有意為之。比如漢隸名碑《張遷碑》中"君″字,我看就有五種不形的結構,為什麼呢?

在書法中,稱同字異形。每個字作變形處理,避免相同顯得呆板,作品無生氣。王羲之《蘭亭序》中有多個"之″字極盡變化又不雷同,懷素"自敘帖″中多個"不″字不相同,就是一樣的道理。

在一個字中,左右同形,上下同形也要有高低、大小、寬窄等變化。

下面是《張遷碑》中,五個"君"字的不同寫法,但放在整個碑中,風格是協調統一的,並不顯雜亂。和而不同,同中有異。

一,上大下小,外形憨厚朴拙,外形方正。口部佔的空白少。豎折撇代替弧撇。

二,口部右移,平穩重心,長橫尾部波挑含蓄。口部佔的空白較多。

三,形扁,長弧撇盡情往左下伸展。撇的下部角度小。口呈倒梯形。

四,上部左右收緊,而口字有意往右,形成上密下疏。重心平穩。

五,口部往上靠,重心上移。頭重腳輕。

學習《張遷碑》,可以把同字異形的作分類對比臨摹,以便好區別不同之處,記憶也更深刻。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書法創作,書寫區別於寫字,創作書法作品用心用情,講求用筆力度和筆墨變化,通常在一件書法作品中出現同樣的字也講求變化,在結構和用筆上不同,形成避讓及主筆轉變等方式以示變化,但是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在一種書體下進行,否則,就有不倫不類之感,不過,在題款時,可以用與正文不同的書體進行題款。由此,漢碑中出現相同字變化的情況乃是書家在創作時求其變化的結果,這種變化體現了中國書法對美的追求及中國文化獨特性的彰顯。


程東成


五鳳刻石,又名魯孝王刻石。公元前56年(魯孝王34年,即五鳳二年)刻,此石於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重修曲阜孔廟時,得自魯靈光殿基西南三十步之太子釣魚池。當時工匠取石維修孔廟,提領修廟的開州刺史高德裔隨即移石入孔廟,現存東廡。石長71.5釐米,左高38釐米,右高40釐米,厚43釐米,石灰岩質。刻字為“五鳳二年魯卅四年六月四日成”,3行,隸書,仍帶有篆書筆意,簡質古樸。刻字處寬25釐米,高24.5釐米,鑿成龕形。五鳳二年即公元前56年,魯孝王34年。左側刻高德裔發現此石的題記。


偶然回眸


應該不是,漢碑本身就不單單是一本


小說新人葉之凌


避免雷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