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鳥是樹林裡生動的音符。古詩也有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觀鳥可以看鳥的美麗羽毛,可以欣賞它悅耳的叫聲,也可以羨慕它飛行時矯健的身姿,觀鳥更是自然觀察的一張門票。鳥類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系統完整度,豐富度的指標。經過觀鳥愛好者長期的觀察和記錄,在勞動技校500畝的範圍內記錄到130多種鳥。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上圖:戴勝

  有些鳥會選擇在我們校園裡進行育雛。春季正是鳥類繁殖的季節。人們對鳥類的繁殖都很有興趣。特別是小朋友們會問:鳥兒們是怎麼認識的,它們會選擇在哪裡築巢,它們是怎麼哺育後代,繁殖的時候會有啥趣聞。通過2016年和2017年的2月到5月,兩年定點的觀察,我觀察到很多鳥類繁殖有趣的現象。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上圖:絲光椋鳥

1. 覓食。當春季開始鳥類挺過了漫長而且食物短缺的冬天,開始大量進食花蜜,花粉,水果,蟲等等。木棉開春後陸陸續續開花,花期長達兩個月,花朵裡面有大量的花蜜,這些為愛吸蜜的暗綠繡提供了大量的熱量。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上圖:暗綠繡眼鳥

2. 求偶。在覓食過程中雄鳥開始尋覓伴侶。有些通過華麗的羽毛,有些通過悅耳或者呱噪的叫聲。有些是通過暴力和追逐開來爭奪配偶。

色彩豔麗的太陽鳥: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正在追逐的家燕: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伯勞會守住一片食物豐富的領地去吸引雌鳥: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絲光椋鳥相親成功,夫唱婦隨: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得益於開春後大量開花的木棉花和洋紫荊花的補給,暗綠繡眼鳥開春後最早開始尋覓配偶的是。它們也特別高調的秀恩愛: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3. 安家。鳥巢是鳥類為生“兒”育“女”臨時搭建的“家”,它不僅要使親子安全,而且要有一定的保暖和隔熱。為鳥卵的發育和雛鳥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微環境。鳥類的繁殖巢的種類有很多種,學校內常見的有編織的鳥巢(暗綠繡眼鳥,白頭鵯,畫眉),樹洞(大山雀,絲光椋鳥),泥洞(翠鳥),還有一些水鳥是利用浮島遠離岸邊。

3月初暗綠繡眼鳥就開始育雛: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白頭鵯鳥巢: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翠鳥的窩: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大山雀利用樹洞築巢: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絲光椋鳥用空調的排氣管築巢: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烏鶇的巢: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廣州市市鳥畫眉的巢: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4. 育雛的趣事。

a. 白頭鵯雛鳥在親鳥出去覓食時的安靜狀態。當聽到親鳥叫聲或者是疑似親鳥的一些動靜,雛鳥就會張大嘴巴,拉長脖子,期望能被親鳥喂到蟲子。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b. 育雛的食譜,以大山雀為例它在繁殖季會抓很多的蟲子用於育雛,有鱗翅目的幼蟲和成蟲和蛹,也有葉蜂,天牛的幼蟲等等,雖然個子小小的,卻是名副其實的樹醫生。

這是抓到葉蜂的幼蟲: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抓到蛾的幼蟲: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抓到蛾: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暗綠繡眼的食譜甚至有蜘蛛、廣翅蠟蟬等等: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c. 糞便處理。大山雀親鳥為了保持樹洞的乾淨,防治幼鳥生病,和確保幼鳥不給其它捕食者通過氣味發現,會把幼鳥的糞便銜出巢,然後扔到離巢穴十米以外的地方: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d. 可憐天下父母親,大山雀的幼鳥在出巢後會飛到周圍的樹上,並用“啾啾啾”的聲音和親鳥保持聯繫。接下來幾天親鳥會帶領幼鳥飛,併為它們提供食物和教一些捕蟲的技能。幾隻小鳥分別在不同的枝頭,親鳥銜著蟲來回奔波,有點像追著小孩餵飯: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5.經過近兩年來春季三個多月的觀察,所有的鳥都能成功育雛。說明適當的觀察是不會影響育雛。

自然觀察——春季鳥類繁殖

但是觀察育雛有以下注意事項:一:距離不能離得太近;二:次數不能太多,特別是人數;三:不接觸和觸碰鳥巢,鳥蛋和幼鳥。四:不能以炫耀,和滿足個人的虛榮去拍育雛和傳播育雛的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