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宗譜:楓樹嶺豐氏宗譜

《富石豐氏宗譜》

清同治十年辛未(1871年)木活字本,豐承馨總理,江正模纂修。譜名據版心題,序稱富石、伊川、石坂會修宗譜。美國猶他家譜學會,安徽博物館收藏。

本譜共八卷,首一卷, 存卷一至三、八,卷首。卷首新序、目錄、領譜字號、首事名目。卷一舊序、家規、宏啟堂記、太平橋記、藝文考(壽詩壽序孝行紀實)。卷二舊傳序、遷徙、啟札、壽序。卷三新傳序、富石伊川石坂里居圖並詩,得姓統宗古世系(姬豐1世至72世豐道),本支虎公派下世系(72至81世)、萬十公派下世系(82至86世)、萬十二公派下世第(82至86世)、必貴公派下世系(82至86世)。卷四如珊公派下世系(87至91世)、鉦公鑛公派下世系(87至91世)、伉公、廷玘、松公、標公、模公派下世系(87至91世)、伯仲公派下世系(92至96世)。卷五元浩、元綸、元綾、元聰、元繡、元紛、元綱、元縉派下世系(92至96世)。卷六元耀、元皗派世系(92至96世)。卷七應鳶、慶鶴、應蓂、應▓、應年公派下世系(92至96世)。卷八墓誌、墓圖。

排行字:承其祖宗奕世興榮,宏開先烈克振家聲。

領譜字號:豐字號行邊允梁公派、春字號報功堂等茂杭公派、山字號秋元公派、多字號報功堂等茂標公派、聳字號大有公派、翠字號大行公派、富字號春來公派、石字號大勳公派、亦字號大楨公派、和字號元紛公派、鈞字號伉公派、宏字號永瑺公派、開字號光昺公派、先字號允璉公派、祖字號光成公派、烈字號匡科公派、佑字號伊川昌英公派、起字號我字號伊川元耀公派、後字號伊川元皗公派、人字號石坂國楫公派。

《豐氏宗譜》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鈔本,一冊,殘本。上海圖書館收藏。

始遷祖道翁,宋元之際自金華湯溪遷遂安富石豐村。譜載述譜學源流盛衰論、族望源流錄略、家乘編序、家乘題詞、豐氏譜牒實錄序、重修豐氏宗譜序(餘久春、吳世良)、舊序(徐世仕、王兆邰、詹銓吉等)、壽序、像贊、行實、傳、節孝、墓誌、跋。

《括陽豐氏宗譜》

富春林後存仁堂光緒二十四年戊戌(1898)孟冬重鐫,豐其化主修。美國猶他家譜學會收藏。

卷首新序。卷一目錄、給譜字號、凡例、家規、族望源流錄略、述譜學源流盛衰論、姬稷公像圖並贊、道四公像圖並贊、希正、瑣、珙、廷碧、廷瑗、廷四、年玉公像圖,道四公敕,吳世良、餘久春舊序,家乘編序、豐氏譜牒實錄序、家乘題詞、徐世仕舊序、裔孫仝立舊序、王兆邰舊序、毛敬昭舊序、伊潔舊序。卷二富春八景記、富春里居圖並詩、又八景詩、虎巖異響、象麓奇瀾、青縈排岫、玉潄雙溪、前坪牧唱、焦嶺鳶飛、喬松滴翠、源水流清,金村裡居圖並記,世系圖引、古世系圖考。卷三富石豐村世系圖考(1-5世,6-10世,永瑣公下11-15世,永珙公下11-15世、永洪公下11-15世。卷四廷碧以下16-20世、廷瑗公下16-20世、廷四公下16-20世、冒公下16-20世。卷五元赦公下21-25世、元寶公下21-25世。卷六元初、元煌、元資、元歡、應輿公下21-25世,大文、大啟、大壽、大訓、大模、大學公下26-30世。啟玉、如生、光庭、光泳、美玉、文玉、捷若、立斯公像贊,題雙慶圖。卷七壽序、文傳。卷八墓圖、墓誌,題名記,舊跋,卷末新跋。

源流遷徙

據宗譜,遂安豐氏郡望括陽,其先為周朝鄭國姬稷之子姬豐,因韓哀佐滅其國,其後遂以諱為氏。富石豐村(豐家源)譜以姬豐為一世祖。姬豐之後裔世居陝西夾浦。其後豐雲自夾浦遷鄴郡白河清源(河南安陽市),豐成安徙(河南)南陽,六十四世孫豐亮始遷婺州路(金華)。豐亮子豐深,北宋建隆間為姑蘇典史。豐深子豐文忠,豐文忠子豐鸞,為大理寺評事,豐鸞子豐受為昌國指揮。七十世為豐受子豐灝,因方臘作反,應命召義兵,禦寇清溪,功授千總,徙金華龍游縣(湯溪縣)六都屏風山下,為湯溪始祖。豐灝生四子德(河南教諭)、珪、龍、虎。豐虎(姑蘇典史,又說姑蘇令)生四子元、亨、貞、道。元、亨居龍游,豐貞遷居淳安二十九都。七十二世豐道,字時通,行第四,知勇過人,剿賊有功,南宋紹興二十年敕封都督大將軍、英勇侯,由金華湯溪而遷居遂安九都富石豐村(今楓樹嶺鎮豐家源),為遂安豐氏一世祖

豐道三子五、十四、十五。五生七、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三三。二十三生七子千七、千八、成、千九、伯道、智、十一。七十五世(遂安四世)豐伯道,生三子必富(行萬十)、必大(行萬十二)、必貴(行萬十四),衍為三派。

豐必富生廿一、廿二。廿一支豐保三,由富石遷廣洲源。廿二支庚二公派下豐繼遷高坂(今高背),其子豐天署,又名永成,本支又稱永成公派。

豐必大生四子廿六(光華)、忠(光輝)、正(光世)、申(光遠),光華、光世衍派最盛。

廿六(光華)生士資(行庚一),士資生佛宣(希奇),佛宣生嫩,嫩生天寶、道寧,天寶生永瑣(鎖)、永團、永珙、永瑺,道寧生永洪。永瑣子廷碧遷居(富春、春山)林後上門。永珙生廷三、廷四、廷七、廷玘,廷三子昌英遷居廣洲源汪村復遷伊川,廷四遷居林後下門,廷玘孫貥、賑、貽同遷伊川,賑公七世孫泰旦遷居開化五都雲梯(開北橋上),貽公裔孫國楫遷居開化七都石坂。永瑺生廷賢(廷璇),廷賢生昌華、昌端,昌華生四子松、標、桂、模,標公子應鶴遷居開化六都黃塢下店,其四世孫光前子泰福自黃塢遷居常山二十都郭塘,模公子應冥、應鳶,應鳶裔孫光成自富石遷居開化六都巨溪月山下。

正(光世)遷居吳濱(下豐,今夏峰),子士圭(行辛三)。士圭子希正、希顯。希正裔孫冐(又名志語)遷居山前(金家、金村)。

豐必貴生二子季一、季二,居豐村。

淳安宗谱:枫树岭丰氏宗谱
淳安宗谱:枫树岭丰氏宗谱
淳安宗谱:枫树岭丰氏宗谱淳安宗谱:枫树岭丰氏宗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