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軍”李廣為何難以封侯?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可以說在古代封侯拜將是每個熱血男兒嚮往不已的。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征戰無數,早早拜將,終其一生卻與封侯無緣。他就是西漢時期的“飛將軍”李廣。

李廣戰功赫赫,卻一輩子沒有被封為列候,“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和馮唐常常被後世詩人拿來當做懷才不遇的例子,那麼李廣之所以沒被封侯真的僅僅是統治者的失誤嗎?

“飛將軍”李廣為何難以封侯?

我們先來大體瞭解一下李廣。

李廣是秦朝名將李信之後(骨子裡就有名將基因),最初是在漢文帝時期因軍功升至漢中郎(還不是將軍)。後隨漢文帝出行,常常衝鋒陷陣勇猛異常,漢文帝曾感嘆:“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這flag立的...)。到了景帝時期,曾參與平定七國之亂,後又被調任上郡等地太守抗擊匈奴,多有軍功。李廣真正在軍中佔有一席之地是在漢武帝時期,特別是在鎮守邊郡與匈奴作戰方面,多次擊潰匈奴來犯,被匈奴稱之為“飛將軍”。

“飛將軍”李廣為何難以封侯?

從上面看,李廣也多有功勳,為何一直沒有被漢武帝封侯呢?個人總結了以下幾點,歡迎補充指正:

1、生不逢時

李廣在漢文帝時期在軍中嶄露頭角,在景帝時期在平定七國之亂、抵禦匈奴等方面多有功勳。但文景時期西漢仍是以休養生息為主,像李廣這種要以軍功換列候的將軍是很難通過戰爭升級自己的,也難怪漢文帝會感嘆李廣生不逢時,放言他如果生在漢高祖劉邦那個年代一定會混上個萬戶侯。

2、命途多舛

既然生不逢時,那沒關係,李廣能熬啊,好不容易熬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家富強了,皇帝也有開疆拓土的慾望,李廣也在軍中混出威望了。這一切好像都為李廣的封侯之路做好了準備。但是厄運又來了,李廣好像不適合領兵主動出擊,更適合守城禦敵,或者說平時打小仗如狼似虎,一到關鍵時刻就陰溝裡翻船。

依據是什麼呢?李廣曾歷任七個郡的太守,守得是滴水不露,被匈奴稱為飛將軍。但是從漢武帝決定對匈奴用兵一直到李廣自殺,李廣多次跟隨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但鮮有斬獲。西漢當時是以殺敵數來計軍功的,也不知老天是不是故意跟他過不去,每次衛青霍去病都大敗敵軍全勝而返,李廣經常是無所得。甚至李廣參與的最後一次漠北之戰,漢軍三路北上,衛青霍去病兩路大軍打得風生水起直搗匈奴王庭,而在這種順風局李廣這一路竟然迷路了,最後自殺謝罪...

3、性格使然

李廣雖然英勇善戰,但卻並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將領。讓他主動找匈奴決戰就不說了(八成又是迷路)。人人都誇讚他愛兵如子,在軍隊裡面與上下級和普通的士兵關係都十分融洽。這本來是好事,但李廣對部下有些過於寬鬆,以至於軍紀散漫;

有些個人英雄主義(也可能是拍馬屁),任上郡太守時匈奴大舉入侵,就因為三個匈奴人射傷了皇帝派來的一個宦官,

就帶領一百人孤軍深入去射殺這三個人,最後遇到了匈奴主力差點被俘。身為主帥,因為自己的魯莽差點累及三軍,這也是李廣打了半輩子的仗,到頭來還得跟著年輕人混的原因,就這樣皇帝敢放心大膽地讓他獨自領兵打匈奴?

“飛將軍”李廣為何難以封侯?

除了以上三點,還有一個帶有唯心主義色彩的,大家一觀即可。李廣也曾納悶自己為什麼無法封侯,於是向星象家王朔請教,王朔問他最後悔的事是什麼,李廣回答是他誘騙反叛的羌人投降,然後又反悔殺掉了他們。王朔:

“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認為李廣封不了後是因為殺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