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行業真的好受氣,天天想辭職,該怎麼辦?

愛笑的波妞兒


物業管理,確實很受氣。但大都應事出有因。只因小區業主成份太複雜,官大壓人和有錢就任性。只因有服務和被服務關係的存在。只因業主存在房子是我花巨資購買,你憑什麼你來管我?只因憑什麼收這麼高物業費的心態存在和作怪。只因物業未按服務標準實施和認真執行。只因工作人員即保安和保潔,處事態度惡劣和服務不到位等等情況的出現。所以,才有物業和業主在有關問題上,常常要產生出分歧和麵對面的碰撞,這應是事物所要產生出的一個必然結果。事實也是如此,房子是業主自己出錢買的,就應有自主權。那麼,物業憑什麼要收這麼高的費?依據是什麼?物業為什麼要限制業主的自由?業主想幹點什麼物業總要進行種種干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應該是一個巴張拍不響。講具體點,比如服務管理範圍內的事,小區停車管理,物業已劃好了車位,可有的業主就不按常理出牌。一車佔兩位和把車停在草坪上的事天天有發生。由此導致服務管理不到位,就引起了一些業主的不滿。又如,為了小區消防安全,預防火災事故發生,物業在地庫都留有電動車和摩托車位,可業主為圖方便,就是要停在所住單元的樓道口和樓道上。並天天拉電線給車充電,因而給小區消防安全造成了潛在的隱患。再如,生活垃圾要求集中堆放,可有的業主總是把裝有垃圾的垃圾袋,放到電梯中和走道旁,給其他人的生活帶來了影響。物業把每棟樓的單元安裝了門禁,可業主為了出入方便,於是進出從不隨手關門,以致造成治安安全隱患。物業要求業主文明遛狗,可業主從不栓牽引繩,把公共綠地當成狗子的拉屎場,狗屎狗尿從不自行處理,嚴重侵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物業規定業主裝修時,在早中晚開工有時間限制,可施工隊和業主為趕工期,叫裝修工人違規著幹,噪音嚴重干擾其他業主。為了小區美觀,物業規定防盜網不準凸出窗外,可有的業主偏偏要強行加裝防盜網,影響市容市貌。物業不準亂搭亂建,可有的業主就是不從,違建既成事實。凡此種種情況的出現,物業和業主兩個巴掌就不可避免地擊打在一起了。由此常常產生出激烈的碰撞,即服務管理與被服務管理,執行制度與被監督執行,出現指責和反指責,發出批評與反批評之聲,矛盾產生和衝突出現。時常都伴隨在物業和業主的生活和具體工作之中。物業之事本應由領導協調解決,其實,最受傷者就是具體辦事的工作人員了。物業工作人員嚴管,就要和業主發生關係,稍有不慎而出現態度惡劣,面對面的口角之爭就在所難免,甚至升級為肢體碰撞和大規模衝突。工作人員執行不力,物業管理領導要對其進行指責和訓誡,甚至罰款和扣掉工資。總之,工作人員處在這種夾縫之中,要去衝鋒陷陣落實,常常左右不是人,委屈之大有目共睹。不管怎樣,為了掙錢,為了餬口,為了養家,為了負責,你也要忍辱負重,也得委屈求全。再難再累,也要努力去進行克服,只有能扛得住事,才能在職場縱橫,才能在社會上逐漸成熟起來。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嚴於律己辦事,踏踏實實做人,服從上級管理,聽從領導指揮,努力搞好業主關係,全心全意為業主服務,盡心盡力地去完成每一件事。在處理有關事務時,要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儘量不同業主產生矛盾,避免肢體接觸和碰撞打鬥。總而言之,努力搞好自己本職範圍內的事,爭取儘量減少工作上的失誤。這樣,一切問題就都好解決了!


少年郎少年


碰巧待過物業行業,而且因為輪崗制,待過物業前臺,直接面對業主,針對題主的這個問題,結合自己的經歷,分享一些看法。

物業行業往大了看,整體上屬於服務業,在服務業工作一個最基本的模式就是:服務提供方與被服務方直接面對面,說白了,服務業就是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最頻繁的行業,這是它的行業性質決定的。

再往深挖一層,只要牽涉到“人”的事情,都是複雜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大部分人,在遇到分歧時,都會下意識的認為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更有甚者,不遺餘力的想要試圖說服對方同意自己的觀點。

綜上所述,除非是隻面對機器工作,否則不僅是物業這樣的服務行業,只要是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受氣”是必然的。

基於這樣的大前提,我想聊一聊,與人溝通讓我們感到生氣時,可以做點什麼消消氣:

啟用“調節迴路”而非“增強迴路”

這是經濟學裡的兩個詞彙,一個系統內部的反饋機制如果是調節迴路的話,系統趨向於通過調節讓各方面保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或者系統能接受的波動範圍內;

一個系統內部的反饋機制如果是增強迴路,系統不滿足於平衡,而是趨向於不斷增強原有的態勢,這樣做會產生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越來越好、越來越糟。

當衝突發生的時候,建議啟用“調節迴路”讓事態向最初狀態(衝突未發生時)發展,不能用“增強迴路”讓分歧越演越烈。

在服務行業,產生衝突的當下,平息事態是首先要做的事情,這不僅體現公司對這個事情的正面處理態度,也留給對方臺階,還在圍觀者心裡為公司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如果處理的足夠好,升職加薪也說不定,一舉N得。

從哪方面來看,這樣做,都比“天天想辭職”划算多了。

沒有溝通解決不了的問題

就我自己在物業前臺直接面對業主的工作經驗,沒有溝通解決不了的問題,很多分歧往往是溝通不到位、引起誤會造成的。

舉個例子。

之前公司為小區統一更換過一次門禁卡,當時新的門禁卡統一隻交給業主,不對租戶,有次一位租戶來前臺更換門卡,我們查詢顯示新卡已被業主領取,估計業主還沒給他,於是向他解釋了這個情況。

誰知他認為物業公司不給他換卡,在前臺由吵鬧、變成謾罵、最後差點砸壞公司的電腦。

最後同事與業主電話溝通後,這位租戶才弄明白事情的始末,笑著道歉離開。

所以說,一次溝通不行,就兩次,深入溝通,多角度溝通,大部分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每天的問題都解決了,只會有成就感,不會天天想辭職。

別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當然,前面兩條結果都是好的,但我們也不可避免就是會遇到一些蠻不講理、怎麼溝通都不行的人,遇到這種人,我的方法是不搭理,讓她自己罵,罵累了再溝通,要是還不行,直接無視。

千萬別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對方無法溝通,結果你生氣辭職,這樣是最划不來的。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關於成長,慢半拍沒關係,但別停,關注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霖小姐慢半拍


不知道你說的受氣是指哪些方面,我在中梁開發商買了房子,是期房要明年才交房,但在售樓處已經配備了物業服務人員,可能是中梁開發商自持物業,感覺物業人員的態度和素質都還可以,停車時有保安指揮,出入大門保安會敬禮,購房的業主和物業人員溝通起來也比較融洽

其實網上經常曝光業主和物業發生衝突,嚴重時會打架鬥毆,形容物業是黑社會只收錢不辦事,很少看到有曝光物業人員受欺負,都是物業欺負業主。換過來想,除非物業真的不作為,業主被逼的沒辦法才集體反抗。另物業如果真真切切為業主著想服務,應該關係是比較容易相處的,當然也不排除個別奇葩業主,自己一家人都被攪的永無安寧,這種個例業主摒棄掉。


另外就是小區所屬的定位,也決定了物業的工作方法,如果是在極度差的小區工作,整體業主素質偏低,工作中確實會存在一些蠻不講理的無賴,和他講道理簡直是對牛彈琴;再一個就是高檔小區,業主有的是錢,部分業主會把物業當做傭人看待,也比較窩屈


建議在一些中檔小區從事物業工作,整體業主經受過一定教育但也沒有大富豪,應該比較容易開展工作,以上!


看世界12345



江湖上人1980


從主客觀兩個方面說說幹物業這行受氣的體會,幹不了或不適應,建議改行!

客觀方面:

第一、物業行業服務保障能力普遍達不到業主和小區管理的基本要求。比如一些小區單元門失修、門禁功能缺失,小區物業無能為力,管理人員習以為常等,業主問起,物業人有時的解釋很倉白,面對業主底氣也不足;

第二、物業管理底線失守。小區物業對個別業主違建、毀綠、私圈私佔公共部位不管不問或處理不了,聽之任之,業主以此為由不繳物業費,物業人給業主說己報備綜合執法,幹二傳,沒結果,缺乏成就感;

第三、因房屋、配套質量問題或不完善,替建設單位背鍋,還有其他不一一敘說!

上述問題使得物業不好的名聲在外,為業主所詬病,不滿情緒溢於言表,所以幹物業這行勉不了受氣

主觀方面:

第一、因後臺保障不力,導致前臺或管理人員對業主的報修、投中的棘手問題釆取敷衍、推拖,甚至說謊,導致業主不滿和情緒大爆發;

第二、對違建和侵犯其他業公共利益的行為無擔當、或能力不夠,或是包庇從中謀利。從而使物業走到業主對立面。排斥對立情緒充斥,物業人可能身心俱疲;

第三、多數物業人怕事、躲事,對業主的服務態度不端正,使得業主對物業人非常反感,因此有些業主,對物業人說話也非常難聽!等等

第四、行業門檻底,加上培訓不到位、隊伍不穩定、工資待遇偏底,物業幹活糊弄,討人嫌!

所以,不少人在這個行業幹著幹著就想改行!物業行業的服務現狀需要改變。如何改變?頭條的朋友己說了很多,這裡不再贅述!

至於剛才的朋友說如何辦?感覺不像一線操作層人員。基於上述我個人的觀察和體會,還是開始那句話,實在受氣或不適應,行業內外部環境改變不了,就改行吧。


常山雲


幹物業這個行業真的受氣嗎?受了氣就只有辭職換工作嗎?

受氣,一般是在和業主的接觸中發生的,業主沒事不會找物業,但凡找到物業的,大部分是會因為遇到了麻煩事、煩心事,通常會帶著情緒而來那麼怎麼和這樣的業主打交到而不受氣呢?

首先是傾聽,讓業主去訴說,中間不要解釋,不要反駁,情緒比較激動的業主不要刺激他,業主訴說的過程中需要表示同情的要表示同情,需要表示認同的要給予認同,其實部分業主就是到物業發洩,發洩完了可能就沒多大事情了。但是也會遇到奇葩業主指責、謾罵、甚至動手,遇到這樣的業主就看你的承受力,做了物業這個行業,受氣避免不了,就是再有溝通技巧也沒用,唯一就是你想的開,他鬧他的,你不往心裡去。

再者業主找物業除了發洩,還是就要物業解決事情,一般的事情能解決的要儘快安排,遇到物業解決不了的事情,比如上一層的往下一層漏水,或者是鄰居之間的其他矛盾,這個作為物業就不要過多的摻和了,從中搭個橋,讓業主自己去協調,一般業主和業主之間身份對等,比物業更好協調,協調不好他們懟架,物業只要從中多說好話,當個好人就行了,千萬不要把火引到物業,不然你受氣也是活該。

最麻煩的可能是房屋的硬件設施有問題,通常這樣的問題是開發商建設中遺留下的,而業主入住後遇到問題也只能找物業,物業往往也對這些問題無能為力,於是業主就會把氣撒到物業身上,不過現在很多物業都是開發商自己的物業公司,而受氣的也往往是基層的工作人員,這個時候就是要及時的彙報問題給領導,真不行就把火引到領導那裡去讓他們想辦法解決。

物業這個行業是個受氣的行業,但也是個學習怎樣和人打道,怎樣處理事情的行業,你常握了技巧就會開開心心的工作。但凡能在這個行業乾的好的人,你不覺得都是聰明、會溝通、個性好、心胸開闊的人嗎?!


靜吾0907





物業行業是服務行業,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各種人群。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之間不可能不產生摩擦和誤解,如何能巧妙的化解業主與物業企業的矛盾,這是需要一定的知識和智慧。

是否適合從事物業企業工作,這要看你對這樣工作的熱情,物業管理工作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的,他需要你有廣泛的知識,超強的應對能力,善變的口舌,你還要有一個善良可親的外表和堅強的心。對這項工作沒有興趣,當然是做不好的,辭職去他尋找更適合你的工作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物業服務行業是能鍛鍊人的地方,小區裡就是一個小社會,醜陋、邪惡、真善美,各式各樣的業主你都要接觸。你要了解各種各樣不同業主的心態,同時還要適應他、服務他、讓他支持你,這是需要你有廣泛知識和超強的溝通能力。物業管理行業的社會屬性,能幫助你更深刻的瞭解這個社會的善和惡兩個方面,能看到人性的醜陋和貪婪。如果你是一個優秀的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相信今後無論你從事任何一個行業,對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一定會得心應手。

物業管理是一個綜合性行業,一個優秀物業管家是需要掌握法學、社會學、公共關係學、心理學、行政學、建築學、電器、機械、給排水等多方面的知識。當你成為一個物業管理優秀管家時,我相信無論你今後從事任何行業,你一定是這個行業的嬌嬌者。

當然,物業管理行業也有高端管理和低端管理之分,年輕人不應該到那些規模較小的低端物業管理企業去工作,這樣會浪費你的青春,消耗你的人生。年輕人應該到那些規模較大的和上市的物業管理企業去,它能鍛鍊你的品質,提高你的應對能力,讓你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有一個更清楚的瞭解,讓你在今後的人生中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喜歡的關注、點贊、轉發,在我的個人主頁上能夠看到更多有關物業管理的文章。


w苦行僧


首先小區業主不是軍人,物業不要拿軍隊管理那套來對付業主,業主與物業的關係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物業為業主服務的商業行為,業主出多少錢,物業公司就提供與業主出錢多少的等價服務,叫質價相符,物業人員辭職頻繁主要原因是,工資問題,管理不夠人性化,內部幫派嚴重,都在玩路子,在這樣的公司待著心累。


黑土地的我


物業管理模式引進三十年了:(物業)說受氣,撒怨氣,沒見主動退出去。;(業主)瞧業主,多訴苦,一盤散沙心沒譜。;(居委會)居委會,街道辦,作為二字沒看見。;(管理模式)你千句,他萬句,背離國情不可取。


石子151


物業公司確實是現在社會的弱勢群體,業主現在獲得信息渠道很多,維權意識也很強,物業費國家之前限價太低,隨著人員工資,物品成本的增加,業主要求也日趨較多,業主想用最少的金錢獲得最大的享受感,這本身就是矛盾體,其實現在物業的職能特別多,有政府職能要求的工作,小區業主覺得交了物業費什麼事情都需要你管,還有現在媒體報道的傾向性,物業工作確實現在不好乾,從事物業工作10年,現在的物業公司是不計成本的為業主服務,業主不認可還無止盡的提要求,乾的太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