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杜蘭特那麼瘦,為什麼打的那麼好?

Manny李文輝


事實上杜蘭特並不算瘦,只是因為身材修長才顯得瘦。杜蘭特厲害在於,他在小前鋒位置上,比大多數同位置的球員都高,因此他投籃出手點也高,這樣就很難被對手封蓋和干擾,命中的幾率就變大,所有的外線投籃 幾乎很難有人能封到杜蘭特,高度的優勢很明顯。

除了高度,杜蘭特的運球等等技術,是在大個子球員裡面最出色的之一,很少有他那種身高還能靈活運球過人的,擁有後衛一樣的技術,所以說,比他高的沒他技術好,比他技術好的沒有他高,其實杜蘭特屬於跨時代的籃球運動員,也定義了新生代籃球運動員的超強素質,身體和技術結合的新理念,在比賽關鍵時刻 杜蘭特可以運用自己的單打技術搞定比賽,死神的名聲也應聲而來,連續兩屆蟬聯總決賽mvp,在面對詹姆斯的時候,也並不示弱,甚至在攻防兩端都能消耗詹姆斯,這就是杜蘭特,一個可怕的新生代球星,一個球場上的死神!!,



love兵7


杜蘭特不僅瘦。

在他剛進入聯盟的新秀賽季,體測數據各項都很差。



那時候他的身高還沒有長到現在的2米13(數據為206),體重也僅僅只有97公斤。

他的原地起跳高度只有66釐米。

僅僅比姚明的彈跳高度高出3cm。

從這樣的數據中你怎麼也看不出杜蘭特會成為現如今的頂級巨星。

但杜蘭特就是有這樣的自信,他不會輕易被別人的話所左右。



他曾經這樣說過:“不要在意那些體測數據,臥推次數甚至彈跳高度。只要把籃球給我,你就知道我是怎樣的一個球員。”

錯覺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姚明和奧尼爾是兩位歷史級的中鋒。但他們都是純五號位的球員。



在他們退役之後,感覺彷彿NBA中鋒一瞬間便失去了市場。



小球打法開始盛行。



整個NBA都在逐步的強調移動、配合、跑動以及精準的投射。



所以人們對於現在越來越少的大個子,似乎會有這樣的錯覺:認為他們還是和當年的姚明奧尼爾那樣的純五號位球員要在籃下肉搏。

因此他應該擁有像姚明奧尼爾那樣的體重和身形。才能適應NBA的發展趨勢。否則便無法生存。


可杜蘭特偏偏是一個特例



他是現如今唯一能從一號位打到五號位的球員。

除了他,沒有哪一個身高超過2米10的球員能在場上自如的做出花式運球和連續體前變向的動作。更不要提他極為豐富的得分方式。



可以說他是歷史上技術最全面的球員之一。

如果非要把這個大個子改造成純五號位的球員,那這世界上,就少了一位全面的天才球員。

決定增重



杜蘭特雖然技術全面,但是要想適應現如今的高對抗的NBA比賽。他這樣瘦弱的身板確實是無法適應未來NBA的發展。

2010-2011賽季,羅斯已拿到歷史上最年輕MVP,緊接著詹姆斯也拿到職業生涯的第一個總冠軍。



而杜蘭特就在那個夏天決定增加體重。

當時雷霆主教練布魯克斯建議杜蘭特多打四號位。而就在那個夏天,杜蘭特足足為此增重了25磅。

杜蘭特說:“從我進入聯盟的第一天開始,很多人就說我太瘦了,我明白在這個聯盟裡力量和速度同樣重要,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季後賽裡,假如你沒有足夠的力量與對手進行對抗,你就不可能贏得比賽的勝利。”

但杜蘭特只選擇適當的增加體重,在增加了25磅的體重之後,他打趣的說:“我覺得現在的體重很合適,不會再選擇增重了。”

理由是隊醫的建議:因為增加體重會讓他的肌肉和韌帶變得更強,以此來減少傷病的發生。

杜蘭特的體重

現如今的杜蘭特身高已經長到兩米13,而他的體重也達到了歷史最高的107公斤。

這個體重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字母哥在經歷了四個賽季之後,肌肉量暴漲。體重為109公斤。

而眾所周知,詹姆斯是一位健身達人。如今他的體重也保持在113公斤。左右僅比杜蘭特多出六公斤。



因此,數據面前,杜蘭特實際上並不瘦。

全面的杜蘭特



1.防守

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可以看到杜蘭特可以充分利用它2米25的臂展,在比賽中完成高效的防守。

杜蘭特的封蓋率是全聯盟的第25位,前24位無一例外都是內線球員。

每36分鐘,杜蘭特護框五次,限制對手命中率48.7%,這個數據已經完全接近以防守吃飯的中鋒了。

2.投籃命中率



他也用刻苦的訓練,將投籃穩定性提至最高。

杜蘭特的投籃命中率也從新秀賽季的43%提升到18-19賽季的52.1%!

3.“錯位單打”



而適當增加的體重反而增強了他的韌帶能力,促使他能夠始終保持更出色的移動和彈跳能力。

而他的身高優勢,又幫助他在各個位置都能形成一對一的錯位單打,這也讓他在得分方面顯得更加遊刃有餘。

所以杜蘭特沒有快速猛增的漂亮數據,但是進入聯盟12年,他的各項能力都在穩步的提升。

隨著他順利的拿到兩座總冠軍。



人們才猛然發現,原來這個男人一直是這個星球最會打球的那一個。


一熊先生


杜蘭特確實瘦,但是為什麼打的好呢,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體質不同

杜蘭特確實瘦但是跟周琦這樣的瘦不一樣,杜蘭特身高211cm、228cm的臂展,體重104.3公斤/230磅,在NBA就是瘦高個,但是杜蘭特的身體對抗性不差,而且善於應用自己的身體去製造犯規。

第二:球技高超

他的控球技術異常嫻熟,迅捷的交叉變相,轉身,急停跳投等動作只有在後衛身上能見到,但是身高211cm的杜蘭特也能輕鬆做到;而且他的投籃手感特別好,在球場的任何部位都可以輕鬆命中投籃,再加上他的身體天賦,比他高的沒他靈活,比他壯的腳步慢;比他低的他能幹拔。

第三:球商比較高

他跟哈登的打法有區別,他不會刻意的去尋找身體對抗,他比較擅長幹拔、交叉步的突破,或者快攻的轉換投籃,只有在無法形成輕鬆得分機會的情況下去尋找身體對抗博取罰球或者完成困難的投籃動作。

第四:綜合的身體天賦

中鋒的身高、後衛的運球突破、一定的組織能力、出色的手感


詹韋連線


首先,我們來看看當初杜蘭特選秀時的球探報告:

優點:杜蘭特有著出色的身高和臂展,而且作為高個子杜蘭特有著出色的外線投射,和嫻熟的控球能力,傳球視野好,他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出色得分手。

缺點:身材太薄弱可能會無法適應NBA的對抗強度,這也是杜蘭特唯一的缺點。

通過球探報告可以看出,杜蘭特正如球探所說的那樣,很瘦,無法適應NBA對抗,這個也是他唯一的缺點,杜蘭特在體測的時候,84KG的臥推一次都做不了。

但這個不是致命缺點。瘦,可以通過不斷的訓練,假以時日,一定會強壯起來。當初姚明初入NBA的時候,也是身體單薄,通過NBA的訓練,以及比賽的不斷磨練,可以看出姚明身體出現了明顯的變化,肌肉,力量都上升了一大截,在和奧尼爾對抗中完全不處於下風。所以當杜蘭特進入NBA以後,通過訓練,比賽的磨練,已經從初入NBA時的97公斤,增加到現在的109公斤,比之前足足增加了12公斤,體型變化還是挺明顯的,而且在以後的比賽中,也沒有覺得杜蘭特在對抗中吃多大虧,其實大家看周琦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進NBA兩年,肌肉長了不少。


既然瘦不是大問題,那麼為什麼能打這麼好,從球探報告優點裡面能找到答案。

1,出色的身高,臂展。在NBA,杜蘭特有著迷一般的身高,為什麼,因為有人說他2.06米,有人說2.11米,和考辛斯站一起就知道杜蘭特的確很高,再加上臂展能達到2.28米,所以和杜蘭特對位的時候,他起跳後一般沒人能蓋得到,所以投籃被幹擾的幾率也很小。當然,防守更不用說了,估計很少有人能攻破他的防守。

2,擁有出色的身高和臂展,卻打的小前鋒的位置,這和杜蘭特出色的外線投射,嫻熟的控球能力,傳球視野有很大關係。實事證明,杜蘭特的投球幾乎無解,太精準了,21歲就創造最年輕得分王的記錄,四次獲得得分王,連續六個賽季投籃命中率在50%以上就說了問題,我經常玩最強NBA這款手遊,我是玩中鋒的,每次只要匹配到杜蘭特只要玩得不是太爛就感覺取勝幾率超過一半,遊戲裡杜蘭特不需要花哨的技巧過人,直接頂著防守投球基本上100%命中,從遊戲裡的專屬技能就可以看出杜蘭特在NBA那就是這樣的存在。

今日的杜蘭特已經不是初入NBA的榜眼秀,身體就已經強壯了不少,在如今的比賽對抗中也絲毫不落下風,打得好是不斷努力訓練換來的結果,每次看他的比賽,即便落後,也覺得只要有他在,就有贏的希望。加油,杜蘭特!!!!


那一抹紫那一縷紅


1.杜蘭特瘦嗎?

杜蘭特,官方數據身高206cm,體重106公斤,實際身高211cm。考辛斯官方數據身高211cm,體重123公斤,兩個人身高一樣,差了17公斤,而美國隊集訓時,兩個人站在一起,杜蘭特看起來比考神還要高。

所以和同等身高的大前鋒中鋒比確實瘦,杜蘭特看起來瘦長型。

2.杜蘭特為什麼那麼能打?

杜蘭特,死神,不是一般人,當今籃球前三的運動員,受了重傷,依然能拿頂薪的球員,類比一下考辛斯,就能看出不一樣了,同樣是神(死神和考神),同樣是大傷,一個頂薪,一個差不多底薪了。

杜蘭特能打,很能打,太能打了。

首先,杜蘭特瘦,但是力量不差,一般矮壯內線頂不動他,所以他打力量型也是不吃虧。保證了穩定性。

其次,天賦異稟,身高211,靈活性好,能投能突破能背打,可以說全能。

最後,技術一流,身高這麼高,三分球,罰球,中投,急停跳投,接球跳投,背身後仰跳投,投籃技術臻至化境。運球好,大個小個都能突破。還能支配球,傳球助攻。

杜蘭特看起來瘦,力量不差,技術好,天賦高,所以就是那麼能打。


佬哥看籃球


杜蘭特並不瘦,按照BMI方法計算體重身高比,杜蘭特106公斤,211CM,BMI值為23.81,離超重的BMI數值24僅差了0.19。所以,只是我們以為杜蘭特瘦而已,他看起來比較瘦長而已。人家是其實是合理的標準體重,而且已經最大限度地增肥了。記得杜蘭特剛入聯盟的時候,那才真叫一個瘦,有時我都擔心他這小身板咋經得起碰撞。

事實證明我的擔憂完全是多慮了。杜蘭特有著優異的彈跳,令人豔羨的協調性,卓越的運球能力和超級準的投射能力,各種花樣的進攻技術,驚人的速度,同等對位下佔盡優勢的身高以及高人一等的籃球視野,這一切讓他在新秀賽季就砍分如切菜,很快就讓原來NBA形象代言人雷阿倫捲鋪蓋走人,自己則成為雷霆當時的希望,未來的建隊基石。如果說詹姆斯是組織型小前鋒,杜蘭特則是純純的進攻型小前鋒。如果說詹姆斯是推土機碾壓式進攻的典範,杜蘭特則是手術刀切割般的殺神。

當然,杜蘭特看上去瘦長的體型,也確實成為他的一個優點。一是減少了傷病發生的幾率。這裡主要指的是體重帶給身體的壓迫,特別是對關節、跟腱、骨頭等部門的壓迫。姚明為了增強對抗性而增重,在增強了對抗的同時,也造成了應力性骨折的不利後果,最終導致早早提前待遇。二是促成了其閃轉騰挪、見縫插針的靈活技法。

總之,杜蘭特打得好,絕不是因為他瘦,儘管他並不瘦。杜蘭特打的好,除了天賦,根本的原因還在於他日復一日紮實的努力和堅持,在於他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而且似乎還在不停地磨鍊和進步中。


無謂嘚瑟


杜蘭特不愧是“死神”杜蘭特,擁有絕佳的身體天賦,211cm的身高及228cm的臂展,杜蘭特的手臂每個賽季都在變粗,已經不懼怕任何身體對抗了,並且常常在身體失去平衡的情況下命中投籃或是上籃,有時甚至隔著7尺大個完成扣籃。

杜蘭特並不是我們普通人所說的瘦,相對於nba裡面的人來說 他雖然肌肉沒有那麼發達,但是卻有足夠的身體對抗能力,而且他還是一個投手,作為投手很重要的就是手感,為保持一定的手感身體的機能參數就不能有太大的變化,因此不可以有過於發達的肌肉,那樣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在就是他的身體素質實在是太好了,超長的臂展,足夠的身高令他可以無視大部分的蓋帽,他出手又很果決,所以得分也很爆炸

2007年NBA選秀,凱文·杜蘭特在首輪第二順位被西雅圖超音速隊(現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隊)選中,2008年隨球隊搬遷到俄克拉何馬州,2014年同時榮膺NBA得分王與常規賽MVP。

2016年7月4日,杜蘭特加盟金州勇士隊。2017年6月13日,勇士總比分4-1擊敗騎士,奪得2016-17賽季NBA總冠軍,杜蘭特收穫生涯首冠,並榮膺FMVP。2018年4月,2018年6月9日,杜蘭特隨勇士隊再次奪得NBA總冠軍並再次榮膺2017-18賽季總決賽MVP,2017-18賽季榮獲年度社區貢獻獎,2019年2月,杜蘭特第二次奪得NBA全明星MVP,併入選2018-19賽季NBA最佳陣容二陣。

他的控球技術也是非常嫻熟的,迅捷的交叉變相,轉身,急停跳投等動作只有在後衛身上能見到,投籃手感柔和,可以在場地任何地方得分,沒有人能夠封蓋他的跳投,控衛級別的組織能力和傳球意識,能夠一人盤活全隊進攻,籃板拼搶積極,特別是進攻籃板,控球能力在這個身高絕屬罕見,杜蘭特最突出的技術就是他穩定的中投能力,無論從投籃動作還是命中率上他都無可挑剔。他的罰球也是他的一個強項。


籃球部落123


杜蘭特,這個現役NBA的“死神”。看上去他很瘦,其實不然。在NBA訓練中都有著一套專業的訓練方案。像杜蘭特這種超級巨星更是有著自己獨立的訓練師。首先,他個人技術比較全面,尤其是那無解的中投,和他同位置的球員都無法去防守他那大長胳膊的。另外,他的身體脂肪率低,能有效的橫移防守,鋒線上對位也不吃虧。最後就是他的速度,由於身體偏瘦,能夠有效的下快攻,迅速得分。所以說。杜蘭特看上很瘦,其實不瘦,最主要的是個人技術比較全面,防守,快攻得分,自主持球進攻均能發揮的很好。


憤怒的籃球


杜蘭特確實在NBA是特殊的例子,但是對待杜蘭特你不能只簡單的說他消瘦,我認為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綜合分析:

1.技術特點:杜蘭特的特點是跳投,運球過人,準度高,技術全面;所以他並不像別的小前鋒一樣純粹運用身體對抗後形成投籃空間,而是以自己的技術,要麼後撤步,要麼一不過掉你來形成投籃空間

2.防守:杜蘭特在比賽經常會對位到小前鋒或者後衛位置的球員,這些球員要麼沒有杜蘭特高,要麼沒有杜蘭特腳步快,所以杜蘭特經常會有成功的防守

3.力量:其實杜蘭特的核心力量並不是我們看到那樣像他身體一樣單薄,只要不是長時間對抗,他的力量還是可以的

其次是現代籃球更加模糊的位置感,要求球員能打多個位置,其實杜蘭特就是這樣的球員,他的技術完全支撐他出現在得分後衛的位置上,只是身高把他擠到了小前鋒的位置上;再說一點杜蘭特的不足,那就是他的耐力不好,力量算是過了及格線吧,但是耐力真的還有待提高,如果這點做的更好的話,那杜蘭特真就無敵了😂


King少年SSS


除了瘦一點,其他方面杜蘭特的條件可以說是無與倫比,修長的小腿,出色的臂展。在小前鋒位置上的身高優勢不言而喻。他的身高甚至可以打中鋒了。所以在面對防守者的時候,特別是出手時,對手的干擾十分的有限。

出色的控球能力,杜蘭特運球出色,特別是左右手的大幅度變相,非常容易迷惑到對手。修長的小腿,步幅初衷。正常的防守者在面對對手進攻時,都是跟防,然後憑藉爆發力和快速的移動跟上進攻者,正常來說進攻方都會比防守者快那麼零點幾拍,杜蘭特在領先零點幾拍的前提下憑藉步幅的優勢,可以比對手快半拍,這樣防守者就會更加拼命的追防,容易打亂自身節奏的同時還容易被杜蘭特的下一個變相摔開至無法控制中心。

然後就是杜蘭特柔和的手感,這就是當年麥迪的翻版,無解的幹拔。無論對手如何防守,就是可以將球投進。當年杜蘭特剛剛進入聯盟的選秀模板就是麥迪。兩人同樣是有著與生俱來的手感天賦。麥迪的第一步突破號稱聯盟頂尖,杜蘭特的第一步雖然不及麥迪,但是杜蘭特身材上的優勢用步幅來彌補第一步的速度。杜蘭特的急停跳投,也是無解的存在。

但是纖細的身材,也存在著一定的隱患,缺少了強有力的肌肉保護韌帶、半月板等軟組織,容易引起疲勞性的傷病。麥迪生涯後期就飽受各種傷病的困擾 。杜蘭特在近兩個賽季開始也傷病也狀況頻出,能否回到巔峰,還要畫個問號。

總結一下杜蘭特雖然瘦,但是拼接身體上的優勢加上與生俱來的手感,在進攻方面幾乎無解。但是缺少肌肉的保護,生涯中後期可能遇到傷病的概率較大,巔峰的事情可能會比較短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