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價,也是我襄汾老家的方言詞

一、引言:

別價,現代漢語規範中的一個方言詞,拼音bié-jiě,意為:不要,不要這樣,是個多地都有說用但卻被認為是外地方言的詞語。如襄汾人現在常說的“嫑zhǎi、嫑這(音zhi)個”,與規範接軌的話就是“別價”。下面通過分析嫑、別、價等字予以說明,同時說明“別價”中的“價”並非“是一個無實際意義的語助詞”。

二、說“嫑”字

嫑,(同孬、甭屬一類字)是個合成字,大約有biáo、báo、biào、bào等音,意思是“不要”,見於不少地方的方言及口語中,襄汾、晉南、乃至全國多地都有說用。

嫑=不要,字的結構為“上不下要”,在方言中表達的意思也正是“不要”,發音也是“不/要”兩字的合音,即bú-yào = biáo(或báo)。句例如:①嫑(biáo)這麼說嘛! ②嫑(biào)這麼弄嘛!③你嫑(biào)這個(樣)嘛!

嫑,方言用字,不登大雅之堂,正規文本資料中無有現身,《辭海》也沒收錄。但在全國多地(如山西河南陝西內蒙雲貴川等)確實都有說用。嫑,寫記時常被寫作“別”,大誤!

三、說“別(指代別/彆兩字)”字

1 “別(彆) ”字

別(彆),拼音biè,本為名詞指(弓)彆子,類似插銷吧,現多用作動詞指卡住、插住、繃住等。如說鬧別(彆)扭、用木棍把門給別(彆)住。別(彆),與本文無干,掠談。

2 “別”字

別,bié,小篆形體的“別”字是一個表示用刀剔骨頭的會意字。本義:分解,分開。現常指分開、分開的、另外的。

《康熙字典》中有:“(別:)必列切,鞭入聲。分解也,分別也,辨也……。又皮列切,避列切,便入聲,離也,解也,訣也”。

從古籍文獻資料、字形結構、字的演變過程看,“別”字本身根本沒有“不要”之意。

《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別,表示禁止或勸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別”字的“不要”意,實為現代編寫詞典時新加的、舊時無此說。或是因為嫑/別兩字發音極近似、編寫時未知有嫑(biáo)字,便把“嫑”的音和義安排給“別”字承擔了。

總上,現實中寫於文本中的表示“不要”意思的“別”字,其實是“嫑”。例舉幾例該“嫑”而“別”了的實用句例:①你別(當為嫑)給老子來這一套。②你別(當為嫑)急,慢慢說……。③你也別(當為嫑)騙我了。

四、說“價”字

(一) “價”字在規範中的解釋

價,現代漢語拼音為jià、jiè。本字是價(jiè,同介);但一般是指價(jià),即價,價格之價)。

1價(價),拼音jià ,名詞,形聲,從人,賈聲。本義:價值,被簡化作了“價”,但保留著價的本音“jia”,詞如說價(價)格、價(價)錢。與本文無干,掠談。

2價(本字),拼音jiè ,音義同“介”,從人從介,義為①:動詞,遞送、傳遞,詞如價來(即遞將過來);②名詞,指被派遣傳送東西或傳達事情的人,詞如中價(介)、媒價(介)。③常出現在某些狀語的後面,被認作是無實際意義的助詞,如說成天價……、一天天價……,等等。

《康熙字典》中有“(價:)古拜切,居拜切,音戒。又佋價。與介同”。是說價、戒同音jiai。

(二) 襄汾方言中本字為“介”的“價”字

1.價,在方言中音中的聲調為“入聲”和“jiǎi”二個,是傳承音。說明如下:

①漢語拼音為jie、方言中音ji-ai的字很多(如介、皆、皆、界、屆、階……),包括“價”;

②含字根“介”的字(如界、階、芥、疥)在方言中都音ji-ai,包括“價”;

③《康熙字典》中記錄了“價”音“jiai(即居拜切)”。

2.價(ji-ǎi),本字為“介”,本意為傳遞、遞送、介連,方言中表“給遞送過來”意。句例如:

①價(ji-ai,入聲,拿來意),給我!

②價(ji-ai,入聲)來,不是說要給我咧嘛,快拿來!

3.價(ji-ai,入聲),亦是“價(ji-ai)來”一詞的合音。句例如:

①價(ji-ai,入聲,價來的合音),給我!

另:方言把(在強令別人把東西拿過來時說的)“拿來”一詞發音為“nai(入聲)”。如說:“nai(入聲),給我!”,或“nai(入聲)來,給我!”。

(三) 價(jiai),又是“這個”一詞傳承方言發音的記音字,表“這個”意。

這,現代漢語拼音zhè。傳承的基本音為zhǐ,如現在仍說的這(zhǐ)麼(mèn)、這(zhì)候(hǔ)。

個,現代漢語拼音gè,傳承的基本音為guāi/wāi/hāi。如現在仍說的一個(wāi)、幾個(wài)。

這個,方言現在一般說成zhǐ-gě。但傳承的發音是zhǐ-wāi,合音為zhǎi,因為沒有這個字、有時必須要寫出來,於是便出現近“zhǎi”音的近音字“價”。其實,“價”只記音、不表義。句例如:

①就你長得價(方言音zhǎi,這個的合音)球樣子,人家誰球能看得上你呢?

②你是要價(方言音zhái,這個的合音)、還是要那個(方言音wái)?你定!

③你價(方言音zhǎi,這個的合音)一天天價老坐到家裡還行唵?

④叫我價(方言音zhǎi,這個的合音)我偏不價(方言音zhǎi,這個的合音)!我看他能把我咋了囔?

⑤你咋價(方言音zhǎi,這個的合音)呢?不要價(方言音zhǎi,這個的合音)嘛!

總(一)(二)(三),“價”字本音為“ji-ǎi”,意為傳遞或遞送、中介人;也代“zhǎi(音)”而表“這個”意。這個(zhǎi)是實實在在的客觀存在。

五、“別價”一詞的官方解釋

別價,拼音bié-jie ,方言詞,意“不要,不要這樣”,實際說用中常省“價”而說成“別”。

“別價”一詞中,別,意為“不要”;價,語助詞,附於“別”後僅用來加強否定語氣,無義,輕讀如“介(jie)”。

別價,是在阻止別人(說某個話或進行某個行為)時的說詞。一般說“別價”時都伴有單手或雙手推阻的動作,但假客氣的除外。

別價,是個比較正宗的寫法。但現實中也有寫作別家、別介、別計、甭價、不價的。單從發音上講,這些寫法都對,是不同地域人們對“不要這個(樣)”一語發音的記音詞。

隨附幾個(意為“不要,不要這樣”意思)“別價”的實用句例:

①(勸阻別人:)別價呀,好好兒的日子不過啦?

②(勸阻別人:)別價,咱們還能這麼做啊?

③(勸阻別人:)別價,兄弟!這不罵人嗎?。

④學生們特愛聽李老師講課。多次出現老師欲打住、學生們卻喊“別價!別價!”的場景。

六、本文重點——正解“別價”

前文介說了別、嫑、價、別價等字詞及其在現實中的應用與舉例,都是為了下面正解“別價”做鋪墊的。

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交際中難免遇事要勸阻、要假裝勸阻等。此時尤其少不了說上一句勸阻話。最典型的話則莫過於“不要這個(嘛)”或“不要這個(樣)”了。

不要,拼音為bú-yào,讀快了便是biáo(或báo),寫成字便是“嫑”。現代人寫作了“別”。

這個,拼音為zhǐ-wāi,讀快了便是zhǎi(或jiǎi),但有音無字。現代人寫作了“價(jiě)”。

話語“不要這個(樣)”,在方言中便成了“嫑zhǎi”,被現代人記寫作了“別價(jiě)”。

話語“不要這個(樣)”,襄汾人則說成“嫑zhǎi嘛”、或“不要zhǎi嘛”、或“嫑zhǐ個嘛”。北京人或多說成“嫑jiǎi”。

按說“嫑jiǎi”可以寫成多種近音詞,但為什麼選擇了“別價(jiě)”呢?因為:①多數人是不知嫑這個字及其音義的、現代漢語詞典明確說明了“別,也指不用”、別/嫑又很近音,故“別”字當仁不讓;②從現代漢語拼音看,zhai音字很多(如摘窄)、jiai音字很多(如界皆),但哪個字的字義都很清晰、且都與“嫑jiǎi”中的“jiǎi”義相悖,唯有“價”字含義模糊,只能捨我其誰了。 於是,“嫑jiǎi”的替身“別價”粉墨登場了。

綜上,“別價”是“嫑zhǎi”亦即“不要這個(樣)”的代名詞。其中的“價”,指代的是“這個(樣)”,並非是規範中說的“是無實際意義的語助詞”。價,音,可以發音為jiě,但絕對不能jiǎ。

七、結束語:

襄汾的、晉南的、北方多地的家鄉常語——“不要這個(樣)”早已被老鄉們濃縮成了“嫑zhǎi”、或“嫑jiǎi”、或相近的音了,只是現今被規範成了“別價(jie)”,那就這麼用著吧。雖然如此,還是希望大家在用文字表述“不要這個樣”意思時寫成“嫑價”而非“別價”,以使自己的文字表意更加精準而不出別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