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外出打工不幸離世,5歲兒子的哭喊讓人揪心:媽媽,帶我走

人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所以,珍惜當下,珍惜你身邊的人。

小王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常年和丈夫在外打工,孩子就留在鄉下由爺爺奶奶照顧,和孩子聚少離多,一年下來只有過年的時候或者暑假時一家才能見上一面團聚,但心裡都想念著彼此,日夜無比的思念。

這天,小王在外出的時候,不幸發生了意外,一場交通事故奪去了她寶貴的生命,但是,她還有一個5歲的孩子呢。這場意外,使過年馬上就要見面的母子陰陽兩隔,再也沒有了見面的機會,孩子再也不可能被媽媽抱,再也不可能在媽媽的膝下歡樂、撒嬌。

寶媽外出打工不幸離世,5歲兒子的哭喊讓人揪心:媽媽,帶我走

當小王的遺體被運回家,發生了讓人心酸難受的一幕,在喪禮現場,小王的孩子趴在她的水晶棺材上一動不動,髒兮兮的臉蛋上掛著兩行淚,嘴裡還唸叨著:媽媽,你醒醒啊,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帶我一起走,好不好?媽媽,我想你了,你醒來和我說說話好不好?”

孩子一直注視著水晶棺材裡母親的容顏,目光沒有一刻離開媽媽的臉,看到這個場景的人,都在默默地擦拭著自己的眼淚,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這個年僅5歲的小孩子。

小男孩的樣子非常的難受和無助,同時又讓人無比的心疼。

當生活中的不幸突然降臨時,孩子的內心該有多麼的無助啊,人的生命如此的脆弱,那麼家長應如何引導孩子認識死亡教育呢?

寶媽外出打工不幸離世,5歲兒子的哭喊讓人揪心:媽媽,帶我走

一、通過講故事或觀看動畫片引導孩子

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的經歷,年幼的孩子對於死亡的認知少之又少,他們知道愛、知道喜歡,當失去某樣的東西也會難受會流淚。

孩子不可能一直在家長的庇護下,不可能一直做溫室的花朵,也需要通過歷練通過經歷才能成長。

家長對於孩子的死亡教育不容忽視,可以通過選擇具有死亡教育意義的故事或者動畫片來教育孩子,讓孩子逐步的認識到失去和死亡的意義,由淺入深的教育孩子,引導孩子。

二、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例教育孩子

現在很多家庭都會養寵物狗或者貓之類的,那麼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可以說寵物和孩子是很親密的,他們見證了彼此的成長,寵物和孩子的感情非同一般的深厚。

寶媽外出打工不幸離世,5歲兒子的哭喊讓人揪心:媽媽,帶我走

那麼當因為意外導致寵物丟失或者死亡時,家長要格外注意孩子的感情流露,當孩子所表現出難過、痛苦時,家長要及時的引導、教育孩子,通過這個事例讓孩子認識到死亡的真正意義,可以和孩子一起把他最愛的寵物埋起來,通過鄭重的儀式等讓孩子更深層面的認識死亡、接受死亡。

三、通過大自然的變化或者遊戲引導孩子

春夏秋冬,四季變化,萬物復甦,花開花謝,大自然的異曲同工之妙就在此處。從綠到黃再到孤零零的白,家長可以通過大自然的變化讓孩子意識到死亡。從種子到花苞到花朵再到枯萎衰敗凋落,這就是花的歷程,孩子要在家長的引領教育下才能懂的自然變化的意義,也更能理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家長還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玩遊戲讓孩子認識到死亡,在遊戲中:勝利方就是生,失敗方則就是死。

你是如何看待5歲的小男孩隔著水晶棺呼喚媽媽的?你認為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認識死亡教育?歡迎分享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