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月河灣絕壁,傅氏家族蒙難記——傅老先生所述故事之二

平川月河灣絕壁:傅氏家族蒙難記

——玉碗泉村傅老先生所述故事之二

(西部黃河文化走筆叢書·筆記雜談卷)

武 永 寶

一、月河晚照盛景難掩悽慘悲劇

這個故事又是傅永存老先生所講述的。

他說,他們傅氏家族,最早是聚族住在月河灣的,那裡才是他們的老家。月河灣裡土地肥沃,而且地土面積也廣袤,這裡曾經有幾大家族世代耕耘、棲息在這裡。據說,幾大家族還在這裡上演了爭奪土地、水源等資源的族群械鬥……靖遠縣衙門裡的官員、衙役,為此多次親自來此,勘驗地界,調解糾紛,處理民事俗務。等等。


平川月河灣絕壁,傅氏家族蒙難記——傅老先生所述故事之二


如今的月河灣,幾經黃河大洪水的沖刷,黃河的改道,目前,早已失去原貌。月河灣的地盤原來相當大的,遠不止今天這點彈丸之地。曾經向河中間方向突出去很多,這裡人口也是相當的密集,是一個靖遠縣沿河少有的大村子……其中,臨河的一段黃河彎地狀若“月牙”,很是奇特,尤其在傍晚時分,這處月牙狀的彎地正好承受著來自夕陽餘暉的映照,一時紅彤彤一片,水光瀲灩,景色瑰麗,令人痴迷,復令人幻思。於此,人們不禁大呼:美哉!壯哉!月河灣……

就這麼,月彎晚照,被文人們反覆吟詠,最後定格成了“靖遠八景”之一。有詩為證:

天機織出赤城霞,煥彩騰光萬樹花。

幾縷紛紛明遠岫,餘輝晚送夕陽斜。

這首詩一說是明代禮部尚書邢玠所做。又一說是明代梁許所做。這個梁許當時任靖虜衛兵糧道。不管怎麼說,這都證明了“月河晚照”作為靖遠地方八大景觀之一,於明代中期就已經形成定型了的。距今已有600年左右的歷史了,可謂久遠矣。

上面的這首古詩,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年月河灣乃是黃河邊的大村子,富足、繁榮,人口眾多。當然,景色之美,之獨特,也是一絕。

可是,後來有一天,這裡被叛亂而起的匪徒攪翻了天……有賊人隊伍進村挨門挨戶殺戮居民,富庶繁華的村莊瞬間變成人家地獄。這次橫行陝甘廣袤區域的十幾年的禍亂,亙古未有,慘烈無比。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同治賊亂”。

平川月河灣絕壁,傅氏家族蒙難記——傅老先生所述故事之二


二、美麗的月河灣村遭到毀滅

話說大清同治五年(1866)左右,賊人自陝西、隴東一帶流竄靖遠境內,由於清政府軍隊此刻全力鎮壓陝西境外的捻軍和太平軍,軍隊外調,地方留守兵力無力對付百萬規模的叛賊,這給叛賊在城鄉間肆意殺戮以可乘之機。

歷史記載,同治五年(1866)三月間,靖遠城被賊人裡應外合攻破之,一時城鄉軍民死傷十餘萬……可謂悽慘無比。其實,賊人圍攻靖遠城經年累月,不克。這期間遂在縣城周邊的鄉村撒野殺戮、放火……美麗的月河灣村,就這樣被賊匪徹底毀滅了,一時成了無人的廢墟。

傅永存老先生講,經歷了這樣的浩劫,月河灣倖存的人們都逼迫離開村子,四散各處逃難。間歇,人們聚集力量迅速在月河灣、徐家灣一帶紅石崖絕壁上修鑿了無數的石洞,也叫石窨子。然後,聚族悄悄躲藏於石窨子裡。因為你說不清賊人什麼時候會殺個回馬槍,會再來這裡禍害黎民百姓。

據歷史記載,賊人叛亂前後12年,走了,來了……來了,又走了。倖存者對此防不勝防。於是,靖遠沿河一帶的鄉村石崖絕壁上,我們的先民們都不辭勞苦,穿鑿了無數的大大小小的石窨子,以防匪患。現在,你如果沿著黃河兩岸逡巡,從平堡、營房、獨石、碾子灣,再到東灣、月河灣、黃灣……這些石壁懸崖上處處都能看到當時鑿刻的石窨子。

人們躲藏在這樣的石窨子裡,相對安全多了。石窨子裡面儲藏了足夠的糧食。也有石缸,從河邊弄來足夠的水,儲存於石缸裡。那麼,人們一旦聞警,就可以用繩索爬上去,在裡面躲避好久的。賊人上不來石崖,明知上面有人躲藏,那也沒辦法。

三、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應該說,這些無數的石窨子對於防止叛賊禍害百姓,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這是老百姓無奈之下,發揮聰明才智,所採取的一種自衛手段吧。

可是,這種辦法也不是絕對的安全。小股的叛賊來犯,還有用,因為他們人少,一般攻不上來。執意要攻打,那就要造很高大的雲梯之類,費時、費力。成功一次,成本太大。

再說,石窨子裡的人也不會束手就擒的,他們會拼死抵抗的。有時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石窨子易守難攻,對賊人不利。即使叛賊費盡氣力得手了,攻進石窨子裡面去,除了殺戮裡面的人外,而要掠取裡面的存糧,幾乎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因為存糧有限啊,遠遠不足夠大隊伍需要的。

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故事,叛賊在石崖底下千般萬般誘騙人們主動下來,說好了不殺戮,云云。結果,人們上當被哄騙下來,則一股腦兒殺戮殆盡。可見,叛賊是多麼喪盡天良,泯滅人性啊……

話說叛賊,專事屠戮、搶掠,不事農業生產,這樣得逞一時尚可,可是曠日持久下去,四野空空,已無人可殺,無物可搶,連他們自己都無飯可吃了……賊人陷入空前的絕境。這都是他們自己瘋狂殺戮造成的惡果,這也是老天給他們的報應。

在這樣的情況下,賊人為了苟延殘喘,苟活性命,於是,就盯上了那些難啃的“雞肋”,也就是那些懸崖絕壁上的石窨子。因為,裡面多少會有些存糧的,先搞到手,以延續狗命。

四、絕壁石窨子家族蒙難

同治賊亂到了後期,賊勢日蹇,滅亡已成定局。賊人不甘心覆亡命運,於是便有了最後的瘋狂舉動。

他們後來動用大部隊一個一個攻陷石窨子,以獲取救命的糧食。顯然,石窨子,面對大隊叛賊的來襲,那真是不值一掃的……人家人多勢眾,又是窮途末路之劇寇。他們三下五除二就製作好了雲梯,然後仗著人多,蜂擁殺入石窨子,這下子,裡面的避難者,可是在劫難逃了……藏於此地的避難者被屠戮殆盡,然後,搶劫糧食,揚長而去……

傅永存老先生所說的,他們傅家整個家族於月河灣石崖絕壁上石窨子的蒙難,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據傅老先生說,賊人用雲梯爬上石窨子,裡面的壯丁比較多,人們用土槍、長矛堅決反擊,殺賊無數。被刺殺的賊人像墜地的麥捆子一般,紛紛從懸崖掉落……賊人一時不能入內。

賊人有些惱羞成怒,遂停止進攻,以謀良策。許久,終於想出了“火攻”之法,以應對之。這回,賊人改變強攻策略,他們將麥草之類引燃,仗著人多勢眾,用木棒叉耙之類強行塞進石窨子裡面……更為可怖者,裡面拌和了辣子面,還有,拌和著狼糞,賊人又於此在洞外鼓起風箱,向洞內拼命鼓風、吹煙……這刺激之極的煙火竄入洞內,耗盡了石窨子裡面有限的氧氣,人們遂被悉數燻死了……

此次蒙難者有上百口之眾,傅氏家族幾乎絕嗣。僅有傅永存先生的曾祖母帶幼小的爺爺碰巧外出,躲過一劫。這根獨苗,成為周邊傅氏家族其後的始祖。傅氏家族本來是小姓,族群成員不多的。經歷這次浩劫,族眾更加稀少……

講述完這個150多年前的家族悲劇故事,傅老先生和我默默對望許久,彼此心情都有些沉重。因為,我的家鄉碾子灣村曾遭遇過類似的慘劇,我的家族和村民們也是曾被屠戮一空,僅剩下我的祖祖太爺(即曾祖父的父親)武葆青,年僅八歲,臨變,被大人偷藏於炕眼洞裡,才僥倖苟活下來。這一細節在我的中篇小說《虎豹口》裡,就有描述……


平川月河灣絕壁,傅氏家族蒙難記——傅老先生所述故事之二


記述這些的目的,不是為了傳播仇恨,而是勿忘歷史,謹記教訓,警惕和防止類似悲劇的再發生,才是重中之重。

2019年11月28日寫於隴上平川陋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