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式暖鍋,蘇州人不容錯過的獨家火鍋



說起來,蘇式暖鍋的形式和皇城根兒下的涮鍋有點類似,但它的呈現形式和涮鍋還是略有不同的。

蘇式暖鍋不像火鍋一樣隨燙隨吃,它是將半成品的菜餚放進鍋中,再加入高湯並點燃炭火,既能保溫,又能將食材盡數煮熟,此後才會燙上一點新鮮蔬菜。

老蘇州家裡一定會有一隻銅皮的暖鍋,中間一個煙囪狀的爐膛,專門用來燒炭,爐膛頂上還有可以調節炭火強弱的小蓋子。


蘇式暖鍋,蘇州人不容錯過的獨家火鍋


鍋蓋做得也有意思,中間有個圓洞,穿過煙囪才能蓋住鍋。像這種銅皮爐一般是由黃銅或紫銅敲出來的,但紫銅導熱性要比黃銅來得好,所以價格也相對貴一些。

蘇式暖鍋首先要有一鍋吊好的鮮美湯底,可以是雞肉和豬骨一起大火慢燉,也可以是集雞、鴨、魚、豬骨精華為一鍋熬出來的,具體配方看自家的喜好。


蘇式暖鍋,蘇州人不容錯過的獨家火鍋


這樣一鍋鮮湯無須多加額外的調料,僅以鹽調味,暖鍋鍋底是粉絲和白菜,上面覆著蛋餃、燻魚、肉圓、冬筍、青菜、黃豆芽等,蘇式火鍋和傳統的火鍋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它的所有的食材是來源於家庭的,這些食材並不金貴,卻最是家常,是很有家的味道的。

蘇式暖鍋裡的食材都有各自的寓意,蛋餃形似元寶,寓意財源廣進;肉圓寓意團團圓圓;鹹雞寓意吉祥如意;鹹肉寓意有滋有味;冬筍寓意節節高升;爆魚寓意年年有餘;雞蛋寓意代代相傳;蹄筋寓意錦上添花……

蘇式暖鍋,蘇州人不容錯過的獨家火鍋

蘇式暖鍋,蘇州人不容錯過的獨家火鍋


進入冬天以後,家裡的餐桌上就偶爾有蘇式暖鍋的身影,一旦逢冬至或新年這樣的重大節日,那是一定少不了蘇式暖鍋咕嘟咕嘟的在餐桌中間煮著。在記憶裡,如果今天有家庭聚餐,奶奶會一早就開始準備。

首先去菜場買回這些食物的原材料,然後要開始清洗、切備、裝盤。每次奶奶做蛋餃的時候,孩子們都看得樂此不疲。


蘇式暖鍋,蘇州人不容錯過的獨家火鍋


看著她坐在小板凳上,面前一碗豬油、一碗蛋液、一碗豬肉末,只見左手銅勺,右手筷子,在煤爐躥動著火苗之間,嫻熟的完成一個又一個蛋餃的製作。只一會,盤子裡就疊起了一個一個金黃的蛋餃。

等到奶奶把所有的暖鍋材料都備好後,剩下的工作就是我們的了。要把所有的菜都放進鍋中,擺成一個圓盤。

蘇式暖鍋很有形式感,在一個圓鍋中把所有菜圍成一個圓圈,象徵著團圓

對於這個工作,我們總是樂此不疲,因為可以趁著大人不注意,在放菜的過程中偷偷吃兩個蛋餃,咬兩口燻魚。

蘇式暖鍋,蘇州人不容錯過的獨家火鍋


飛快地拿起一個肉圓,然後塞進嘴裡,假裝什麼都沒發生,旁若無人的繼續擺弄著鍋裡的食物,如果不小心被燙著了,就會使勁用手對著嘴巴扇風,動作幅度一大,有時候就被母親逮了個正著,然後鄭重其事的告知我,不許再吃了。

這樣一份菜色豐盛、寓意吉祥的蘇式暖鍋,雖然準備起來需要費些時間,但這樣自己動手的年節儀式感,卻能暖和起整個冬天

一家人熱熱鬧鬧的聚在一起,笑鬧交談。蘇式暖鍋,不僅熱乎了身體,也讓每個人的心裡,流淌著家人的溫暖。

蘇式暖鍋,蘇州人不容錯過的獨家火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