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食•味

閒來小店沽酒,

初火新煙烹肉。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遊走在唐山,絕對不能錯過這裡的美食。逛一逛飲食文化博物館,徜徉在美食的海洋,一邊欣賞評劇、皮影演出,一邊品嚐舌尖上的唐山味道,在遵化餎餷、棋子燒餅、蜂蜜麻糖的精緻美味中領略唐山深厚的烹飪文化。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煨肘子、餎餷、蜂蜜麻糖、河豚魚、東陵糕點、棋子燒餅、郝家火燒、灤州花生、京東板栗、萬里香燒雞、蛤蟆吞蜜、八帶魚燉肉、東陵糕點......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唐寶在這準備了幾道美食,各位就細細品......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蜂蜜麻糖

蜂蜜麻糖已經有400多年曆史,起源於明朝萬曆年間,麻糖形似團花,薄如蟬翼,有的乳白、有的淡黃,鬆軟酥碎,香甜適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棋子燒餅

棋子燒餅因形狀似棋子而得名,棋子燒餅製作時,用油、水和麵,經過揉制、包酥、開酥、卷條、下劑、包餡成型,粘勻芝麻,慢火烤制,然後形如小鼓,個如棋子,色澤金黃,外焦裡嫩,酥鬆起層,內含肉香,別具風格,遠近馳名,歷久不衰。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郝家火燒

郝家火燒是灤州傳統的漢族名吃。始創於民國十年(1921),正宗傳入郝志敏先生繼承祖業,運用現代及祖傳工藝,採用上等麵粉,幾十種調味品,幾十道工序,潛心製作。因其工藝精細,配料講究,外形美觀,外焦裡嫩,香而不膩,回味悠長的特點,開闢了叉子火燒美味的先河。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蛤蟆吞密

相傳乾隆皇帝微服出訪,深夜感到飢餓,便命人準備夜宵,當地廚師便將烤好的燒餅切開,塞入燉好的豬肉,然後放到炭火上加熱後,給乾隆呈上,乾隆一吃之後,香酥可口,便問這是什麼食品,侍者和廚師都回答不上來,恰逢這時,室外蛙聲一片,乾隆便御賜“蛤蟆吞密”的美名。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東陵糕點

東陵糕點俗稱東陵大餑餑,是滿族人的傳統美食,也是遵化地方特色名吃,迄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其外皮色澤以紅、白為主,但所有餡料及裝飾不同:除“十八件”外,還有“小八件”及蟠龍酥、蓮花酥、佛手、菊花、柿花、二龍吐須等多種式樣,

造型別致,色澤美觀,口感酥脆,綿軟酥鬆,味道有香甜、鹹、酸諸味。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松酥可口

FRESH SMELL


餎餷

餎餷是唐山的一個名食,也是唐山百姓過年過節,婚喪嫁娶,桌上必備的一道地方主菜。在唐山還有“不吃餎餷宴,不算到唐山”的說法。據說,餎餷這道菜還是慈禧老佛爺賜的菜名。當時的慈禧太后吃飯有個習慣,端上來的菜最多隻夾兩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溜餎餷,她一看沒有吃過,問了聲:“這是什麼菜呀?”太監趕忙回答:“還沒起名字呢,請老佛爺賜個名吧。”慈禧太后一邊聽一邊吃了兩口,太監就忙著往下撤。誰知,慈禧太后還沒有吃夠,說了句“擱著”吧。太監以為這是太后還沒有吃夠,說了句“擱著”吧。太監以為這是太后賜的菜名,馬上傳下去:“老佛爺賜此菜名為'餎餷'”。餎餷與擱著諧音,從此以後,餎餷的叫法在民間流傳至今。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海參扒肘子

海參扒肘子是唐山一道代表性菜餚,是十大小吃之一。其特點是香醇濃厚,質感糯軟,造型美觀。菜品烹調完成後,肘子紅亮爛軟,香而不膩,海參黑亮軟糯,鮮香可口。這道菜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對於滋補身體有很大的功效。

這道菜脂肪含量較少,所以適量食用對健康無害,不會引起肥胖。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我在唐山就好,何必羨慕北上廣

在繁忙城市的一隅,卸下一天的疲憊。喝喝小酒,吃吃小菜。酸甜苦辣的食物,最適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談天說地。不管是否情願,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們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裡,哪裡就會燃起灶火。藉助明朝詩人袁凱的話:“看花吃酒唱歌去,如此風流有幾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