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界吹牛者很多,一旦不慎,你就被忽悠了

各位書友,大家好!

到目前為止,「孫過庭《書譜》全解」已解讀大半,感謝在這期間來信提出寶貴意見的書友。

接下來,開始今天的文章——《書譜》第二十一講:書法界吹牛者很多,一旦不慎,你就被忽悠了!

同習一體而結果迥異的例子很多。比方說,宋代米友仁和吳琚同習米芾,而最終的學習成果則是一瘦一肥;王羲之的追隨者很多,卻並無一人和王羲之寫的一樣,也無兩個相同的。當然,在學習時觀察仔細,追求相似是非常有必要的。

書法界吹牛者很多,一旦不慎,你就被忽悠了

《書譜》原文:“況擬不能似,察不能精,分佈猶疏,形骸未檢;躍泉之態,未睹其妍,窺井之談,已聞其醜。縱慾唐突羲獻,誣罔鍾張,安能掩當年之目,杜將來之口!”

通讀這段文字,我發現孫過庭和我一樣,都是“憤青”,唯獨不一樣的是,對待不平我喜歡直接罵,而老孫則是文縐縐的罵。我們來看看他是怎們罵的。

大意是說,有些人觀察與臨習字帖時,往往一掃而過,根本沒有用心學習,在還不知書法為何物或剛學到一二的情況下,便開始大談書法,這樣的人就是井底之蛙,甚至他們使用貶低二王父子,汙衊鍾繇張芝的手段來掩蓋自己的無知。

書法界吹牛者很多,一旦不慎,你就被忽悠了

老孫口中無知之人,古代有,其實當代亦有。他們雖然嘴上說學習書法數十年,但不過都是走馬觀花,根本沒有用心臨摹。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吹”。而這個“吹”字最有意思,一旦不慎,你就被忽悠了。

我記得廣西有一位王姓的“書法家”,他就冠以吹牛為主,書法根本談不上水平。“我與王羲之齊名、我的藝術成就僅排在畢加索之後、我是世界級書畫大師”。這些吹噓還不算,為了證明自己的水平,製作廣告宣傳牌,舉辦個人書展。別說,竟然真的有人前去買字,你說氣人不。

書法界吹牛者很多,一旦不慎,你就被忽悠了

前不久,有一位熱心網友給我發來一則消息,說的是上海一位“名頭”很大的書法老師招生的事。一張招生啟事上密密麻麻全是文字,什麼“國際書協主席”,什麼“世界書院院長”,什麼“宇宙畫院院士”等頭銜,看後可真把我嚇得不輕。

對於吹噓,孫過庭可謂深惡痛絕,其實他在這段話中還說了另外一種人——聽信吹噓的人。最後他又說:“慕習之輩,尤宜慎諸。”奉勸在意書法的人,要慎重鑑別,不要被忽悠了。

結束語:書法學習沒有捷徑,也沒有秘笈,所謂的捷徑和秘笈,不過是吹噓之人編造用來忽悠的把戲而已!我們決不能做把戲裡的工具,因為把戲只是把戲。

書法界吹牛者很多,一旦不慎,你就被忽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