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比如寬恕

江歌這個名字,因為劉鑫改名被再次提起。

對劉鑫和江媽媽來說這三年的時光沒能填平任何傷口,也沒能得到絲毫的解脫。已經無從追溯案件的始末,劉鑫有沒有鎖門,是否提供了虛假證詞,法律層面能解決的一切早已結束,兇手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是對於生者,這一切才只是開始。關於兩人之間的戰火硝煙是非曲直,不同的群體性別年齡社會屬性文化背景的人都充分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其中不乏無端構陷的欲加之罪和道德綁架。

修羅場上,有關於人性的一切。

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比如寬恕

現實中我見過很多劉鑫這樣的人,沒有極端事件發生時她們只是簡單的利己主義,信奉叢林法則鄙視失敗者,習慣於讓周圍人服務自己並且心安理得,格言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如果只是這麼想,似乎也談不上大奸大惡。 直到一樁血案發生,一個無辜的女孩兒死了。

自私的人不會長久的沉浸在自責和愧疚裡,他們迅速說服自己這只是意外,唯一的麻煩是如何從把自己從這裡摘除出去不影響未來的人生。那些指責江媽媽不肯銷聲匿跡的行為是藉此撈錢的人大都是劉鑫的同類,她們的價值觀裡利益是唯一的驅動力,把已知邏輯出發所有的推理和猜測都分析遍了。

自私鬼什麼都懂,除了愛。

旁觀者看來劉鑫和江歌媽媽的和解簡單至極,只要一個真誠懺悔一個寬恕,她們就能得到解脫。人性的複雜在於每一個行為背後都可以有無數種解讀,從來都不按群眾期待的劇本行進,不同的初心和由此引發的後果,還有再之後的情緒轉換和反彈,誰也不知道會如何。除非江媽媽自己願意,我想不出誰有資格讓她放下和原諒,她也不會因為你不想看她就自動消失和閉嘴。劉幾次激怒江媽媽固然是被逼到絕境的強烈反抗,但是這種反抗殺氣太重,憤怒背後是渴望看到江媽媽徹底崩潰的血腥快感。

沉默是最好的表達,她做不到。希望江媽媽單方面發揮神性寬恕劉鑫,是不是有點怪異。每個人面對痛苦的承受能力不一樣,有人能快速遺忘傻樂傻樂開始新生,有人寧願一輩子都活在陰影裡,這和感情濃度內心需求還有情緒處理模式有關,沒有標準答案。要不要原諒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只有受害者自己說了算。圍觀群眾無法自制的代入,以上帝視角讓受害者放下過去還引申出你若無暇怎會有此遭遇的有罪論推斷。

他們看不到自己內心的冷血和殘忍,我看到了。

劉鑫是天生就不太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人,因果善惡完全取決於她的立場,劉鑫的世界裡她自己才是無辜的受害者,毀掉我也不能讓江歌復生。所以事發後她的不安、恐懼和愧疚在江媽媽龍捲風般的靈魂拷問下迅速消耗殆盡,剩下的只有對生活被打擾的不滿和憤怒。

劉鑫的確是受害者。她經歷的一切除了“可怕”已經很難找出第二個詞來形容。那個無私收留她為她出頭的姑娘死於她瘋狂的前男友之手,一切的發生和她只有一門之隔,她幾乎親眼目睹了這場兇殺案。活著就是她的原罪,她成了無數人眼裡那個真正該死又沒有死去的人。群眾的不滿轉化為網絡暴力,無差別攻擊和她有關的所有人。多重打擊下她僅存的愧疚變成了恨繼而開始反擊,她把江媽的悲痛解釋為惺惺作態大肆嘲諷,成了壓垮江媽媽的最後一根稻草。

江媽媽把女兒的死全面歸咎於劉鑫而不是陳世峰,我女兒因為你死了,你要麼陪葬要麼守孝。掘地三尺窺探和劉鑫有關的一切,一張微笑的照片都能點燃她的怒火。

劉鑫是這場悲劇裡的倖存者,只是遇上江媽媽,這種倖存就不太能稱之為幸運。她為自己活著付出代價,未來多半也不會得到安寧。江媽媽的女兒沒有了,她要活下去復仇就是唯一的動力,只要沒放下心裡的恨,終其一生她都不太可能放過劉鑫。

劉鑫最大的不幸是她遇到兩個同類,陳世峰和江媽媽,他們三個都一樣固執自我睚眥必報戰鬥力驚人,比江歌更像一家人。

江歌是真正的天使。

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比如寬恕

我對這件事特別有感觸是因為多年前看過的一部韓國電影,名字叫做《密陽》,關於仇恨和寬恕。

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比如寬恕

這部電影之前我從來沒想過,這種公然挑釁宗教的電影題材能出現在大銀幕上。

有句話是怎麼說的?這一次,韓國電影將魔掌伸向了上帝。

故事不復雜,申愛是個年輕漂亮的女人,丈夫意外去世後她帶著孩子回到丈夫生前的故鄉密陽,想要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她以為自己已經充分了解和適應了這個小地方。出於莫名的虛榮心她炫耀自己沒有的財富,導致兒子被綁架撕票。

申愛的人生像一個詛咒,每當她想開始新的生活,現實就在快要癒合的傷疤上再補一刀。

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比如寬恕

申愛痛不欲生,一次自殘後她意識到救贖自己才能活下去。她加入了教會。祈禱和祝福加上教友的安慰令她得到了片刻的寧靜,表面的平靜。

沉浸在因為信仰而堅不可摧幻境中的申愛決定去寬恕兇手。

她期望中的畫面應該是大約是她表達憐憫,說你是個可憐又可悲的人,我以神的旨意寬恕你。接下來應該是兇手痛哭懺悔祈求她的原諒,說我每一天都遭受良心的譴責無法入睡。然後她憐憫的看著這個可憐蟲,寬恕他貪婪和殘忍的罪行。

只是當她去到監獄時,愕然發現兇手也信了教,且自行得道超脫。面對前來探視的申愛,兇手一臉喜悅說神已經寬恕了他的罪行,所以他也寬恕申愛心中的恨。

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比如寬恕

申愛完全沒想到信仰還有這樣一種可能,壞人只要信了神就能上天堂,而她內心無法平息的痛苦和仇恨是原罪。她更理解不了的是,我還沒有原諒他,上帝怎麼可能就先原諒他了。

申愛不願意承認她的信仰並不是為了救贖,而是得到審判的權利。神沒有滿足她的需求,信仰在這一刻灰飛煙滅。

在這一切發生之前,申愛心裡有愛有恨,有寬容也有狹隘,有人性的弱點也有秘密的陽光。

不幸發生後她開始懷疑世界的心腸一點點變硬直至冷血麻木,恨意蓋過了一切。如果心裡有愛,她就不會在開車看到仇人女兒被性侵時,冷眼看著那個遭受侮辱的可憐的姑娘祈求的目光,無視離開。

如何在痛苦和陰霾中找到活下去的勇氣電影沒有給出答案,現實中江媽媽和劉鑫也沒有答案。這也不等於她們就是無可救藥的壞人,這一刻的冷漠在下一刻人性復甦時,她們也許會為自己的麻木自責,也許不會。


末法時期不要尋找天堂,在這個成倍加蓋的地獄裡,淺層次的地獄就是天堂了。

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比如寬恕

作為一個泛神論,我相信不同信仰帶給人的強大的愛和解脫是同一回事,佛教說一切有情眾生都是前世父母未來諸佛大約也是同一個意思。真正的寬恕和愛是發自內心的平靜和無私,不以對象人性是否值得寬恕來區別對待。這種高尚的品質太過稀有,能做到只有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