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書法中那些難寫的字(三)

 
深入解析書法中那些難寫的字(三)

國此字之所以難寫,是因為這個字的外框。寫好“□"需 要較強的功力和必要的技法知識。首先,凡是遇到有外框“□” 的字,整個字身不可大,要有意識地寫得略小一點,有格子時,

不可以漲滿格子;其次,凡是“□”,筆畫不可以粗,要相對的細 一點;裡邊的“或”既不可寫得太大,復不可過小,要大小適中,

更要把握住一條一“或”在“口”裡要稍微靠向左上方;在寫最 後一橫筆封口時,既不可以和“或”發生粘連,也不可以空缺太 多,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要“分間布白、疏密得當”。

深入解析書法中那些難寫的字(三)

下此字應該說不難寫,但在實踐中,許多初學者因其筆閫 較少輕視了它的法度,造成此字不得法而流於俗。首先說橫筆必 須拉長(其實橫筆應該比豎筆稍長),而且莊重有力,起筆收筆以 方筆為好;其次,豎筆必須使用垂露收筆,絕不可使用懸針;點 筆的位置是全字的關鍵,也是最具特色、展示風采的一筆,此點 “三角一肚”必須準確,而且它的位罝必須靠上,絕不可以靠下,

靠下必俗!

深入解析書法中那些難寫的字(三)

布這個字之所以許多朋友寫不好,其原因就是不知道它的 正確的筆順。正確的筆順就是先寫撇,後寫橫,無論楷書、行書、 隸書,均是如此。在書法中,任何一個字只要筆順錯了,其他一 切均免談。“布”字的結體技法有如下幾點需要初學者注意:1. 橫筆不可短,撇筆不可長; 2. “巾”的“門”要癟,不可以寫高;

3. “巾”的豎筆最好使用垂露豎,並務必注意,“1”筆起筆時 要對準撇筆的起筆處,不要粗,要垂直。

深入解析書法中那些難寫的字(三)

李坦率地說,這個字應該是個名副其實的難寫的字,不僅 初學者,即使造詣很深的書家,每每碰到這個字,恐也深感棘手,

甚或無能為力。上至歐陽詢,下至當代許多名家,在歐楷方面, 我未見能將此字寫好者。當然,元代的趙孟頫、民國時期的李學 曾,都把這個字處理得非常好,可惜都是行書,於歐楷沒有太多 的借鑑。下面我們嘗試著對“李”字的結體技法作出些許研究: 因為該字有兩橫,按照結體規律,不可以兩橫均長、兩橫均短, 必須是一長一短,所以我們只能是上橫短,下橫長;又因為下橫 要長,所以上面的撇捺不宜伸展,要適當地收縮,捺筆應寫為反 捺;“子”的“弧彎鉤”要遒勁挺拔、圓潤舒展,不可以寫得太 直、太催、太大;“子"的橫筆要略微靠上為好。

深入解析書法中那些難寫的字(三)

有“有”字是一個有其特殊法則的字,綜觀歷史上那些書 法大家,無論楷書行書,幾乎都有其相同而特定的結體法則,都 有其特殊的一種“味道”。有一位書法研究者說,“評價一個人慷 不懂書法,讓他寫一個‘有’字便知分曉。”此語雖然說得有些絕 對,但也不無道理。在筆順上,“有”與“布”的筆順都是先寫 撇後寫橫。首撇則應略有彎度,但不可過長;下面的“月”不能 寬,也不能太窄,所在位置,應是撇、橫交匯的正下方;“月”

的左撇要寫成左垂露豎,不可寫為撇筆。

深入解析書法中那些難寫的字(三)

也“也”字要注意以下幾點:1. “橫撇鉤”的橫要大扛肩,

不可以趨於平勢; 2.第二筆要寫成豎撇,起筆處不可低,必須高 揚,不可以寫成一豎筆; 3. “L”要低起筆,筆畫勿粗,橫畫部 分要大膽拉長,不可以寫得短促而沉悶。綜上所述,“也”字三 筆的要點分別是: “1” 要大扛肩,“丨”要髙揚,“L”要拉 長。

深入解析書法中那些難寫的字(三)

飢此字不甚難寫,主要把最後一筆的“橫折彎鉤”寫好, 就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了。在歐楷中,這一筆的折彎是個活彎,不 可以寫為死彎,不可以寫成“九"字、“乙”字的彎,在折彎中 要有收斂。

需要說明的是,當前簡化字中,“飢"與“饑”的簡化都是 “飢”。但“飢”與“饑”在字義上卻並不完全是一個字,根據字 義,不是所有的“飢”都可以寫為“饑”,就好比“雲”和“雲”、

“餘”和“餘”、“裡”和“褻”的關係一樣。當我們在寫岳飛 《滿江紅》詞的時候,裡邊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的“飢”,根據 詞義,繁體便不可以寫為“饑”字,只能寫成“飢”。

深入解析書法中那些難寫的字(三)

間(閒)依照筆者現在的寫法,此字在字義和讀音上同兩 個字,一是“間”,二是“閒”。當我們在古碑帖上見到這個字時, 務必要謹慎,一定要看好上下文,以便確定它到底是哪個字。在 我們書法寫作中,這種寫法將其看做是“間”、“閒”都不算錯。

在偏旁部首中,“門”部算是一個很吃功夫的字,它的難點在於 寬窄適度,高矮適度,筆順也務須正確。基本要求是:左豎不可 懸針,右部的 “1” 要略微右斜,鉤挑要飽滿有力,全字的幾個 豎筆在間距上要求基本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