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郵票市場會變成什麼樣?

米奇as859


十年以後,郵票市場肯定的說會不存在。

先從郵票說起,郵票是為了郵寄信件和物品資費的證明。社會的發展到現在,郵政部門已經判定郵票沒有此作用了,郵票的發行,純粹是為了集郵愛好者裝入收集冊。現在的郵票已經是廢紙一張,既沒有收藏的價值,也沒有使用價值。現在已經是這樣,十年時間的變化,郵票還有什麼存世的需要?我非常想郵票能一票難求,回到郵市火爆的年代,我那二三十萬元的郵票可以賣個好價錢。可是,夕陽西下,風光不在,郵市不在,郵票成紙。


夏天有雨894


最最關鍵的是,用筆墨書寫書信的時代已經過去。郵箱,郵票,信紙,信封幾乎已經喪失了當年的功能。八九歲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郵票是何物,用來幹嘛的?我的孫女上三年級,她翻了一下我的集郵冊,問我:這是你們從前的貼花嗎?!

記得我十多歲就開始集郵,那時候都是孫中山頭像的郵票,印花票加印改為郵票的。有一次到了叔祖父那裡,在他的床下一個竹箱子裡,全是清未到民國初期的舊信件,什麼大龍,小龍,帆船好多好多,我把信封放在水裡,讓郵票掉下來(當然十分愚蠢!無知!),那時候郵票也不值錢。同學相互交換。到了高中,知道上海有積郵社,寄錢去可以買香港和國外的郵票,我也買了一些。我記得,蔣介石就職“總統”的郵票還是姐姐替我從郵局買的。此時已接近解放,從同學那裡已經可以換到、解放區的郵票了。下面我不談了,後來全沒了。現在的郵票也是為了喚起兒時的記憶。但誰知道信息時代進步得這麼快?!

完了!集郵的時代!靠這個賺錢謀生的朋友把眼光放遠點,你手中的這些“貼花”也不會再招孩子們喜歡了!


信敏498


十年之後,郵票市場在,或不存在,現在己顯露倪端。

十年之後,我們的郵齡又增長十歲。很多人徹底退了休,也許,會有新人加入這個隊伍,難道集郵有何種魔力,使人痴心不改。

可以預測,十年後郵票的使用功能徹底失去,不管是否情願,必將走進收藏的隊列。那個時候,估計集郵愛好者人數會減少到一百五十萬,郵票變成小眾收藏。個別老紀特,文革票,編號票和新票第一輪猴票成為珍郵,價格高漲,一票難求。一般的票品和大部分新票滯漲,好像股市中的垃圾股,難有起色。

收藏即投資,郵票已經屬於黃昏產業,對於投資者來說,部分老紀特,文革票已逐漸凸顯出它的升值潛力,它的稀缺性和其文化藝術魅力,深得投資者和收藏家的青睞。預測終歸是預測,現實還是現實。

未來十年,通訊業已沒有郵政的位置了。現在,手機微信,電子郵件,快遞業,方便快捷。5G開始普及,未來還會有6G,7G,科技的發展定會使人們的交往和信息量倍增,更加快捷方便,郵票也會成為歷史,變成古董。

十年之後,集郵市場還在。不過,規模會變小了。集郵的人還在,投資人會多了。喜歡集郵和收藏,是一輩子的事,書信的樂趣也只能存在記憶中了。





米奇as859


感謝米奇147054757友的邀請。十年以後的郵票市場會變成個什麼樣子,說句實話是吾輩人沒辦法看得準或預測得好的。不外乎兩個可能:

1,就像現在一樣,看到郵票市場不景氣了,認為是發行量大了才把市場從牛市轉向熊市,就把郵票的發行量減少,不行再減一點,再減一點。實際上這只是治了一個表象,郵票市場的不景氣發行量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如果仍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表象,那麼十年以後的郵票市場從現在開始一天不如一天,一直到這批老郵人的離世,郵票市場就將徹底無人光顧,郵票市場的結局就不需要用文字再來描述了。


2,郵票市場東山再起,重啟昔日的輝煌。這句話好說但事情卻很難做,需要郵政部門徹底的洗心革面,將郵票發行體制好好的進行一次改變,要改變認識郵票發行部門與集郵者的關係,要真正認識到集郵者是你們的衣食父母,他們是你們的上帝,是他們在養活你們,是他們在為你們作貢獻,而郵政部門是為廣大集郵者服務的,這是一,也是最關健的一點,沒有這一點,要想改變郵市將永遠無望;
第二點也是非常關健的一點,也是燃眉之急。一個不爭的事實一個嚴酷的事實,現在還在苦苦支撐著集郵的人都是些什麼樣的人群,絕大多數都是白髮蒼蒼啊!四十歲以下集郵的人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可堪稱集郵界的“寶貝”了,憂心哪!象筆者這般年紀的老郵者常常只能哀嘆而無能為力。可以說這是郵市極不景氣的又一大致命傷。那麼這也是將來郵政部門必須要想辦法解決的。如發揮各級郵協的作用,開展各種與郵票有關的活動,讓集郵如何進校園,從小培養孩子們的興趣,舉辦各類講座、郵展等。

筆者是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郵市的希望,看到郵市會重振雄風,但我們的郵政部門多年舊習難改非一日之功,非下大力動真格的不可,否則要想十年後郵票市場看到興旺是不可能的。

筆者講的要讓郵票市場重現輝煌只是兩點最大的致命傷,還有諸如郵票分什麼集郵郵票和寄信郵票,還有郵票杜絕打折票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急待解決的問題。解決好了,郵票市場就還有希望,否則我們就只會剩下失望。


不老熊二


你好!我是方寸年華(持續更新文章、視頻分享錢幣和郵票收藏投資價值),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如果喜歡方寸年華請記得點贊、關注我的頭條號!

我先說一下現在這個郵票市場打折情況非常嚴重,從2016年開始郵票進入天量發行時代,也進入了打折時代,郵票打折情況非常嚴重,雖然說2018年開始減量發行,但實際上只是表面工程,減量幅度很小,對於郵票價格的改善並不是很大,不管去年下半年提出2020年郵票將減量百分之三十,但是我從現在公佈的發行量來看並沒有達到減量百分之三十。

前幾年就有人提出停止郵票的發行,但是這個說明完全是不可行的,世界還沒有哪個國家說停止發行流通,雖然說現在這個郵票實用性小,但不代表完全沒有實用性,郵票在一些偏遠地區和發快遞包裹的時候還能夠用郵票的,只是大部分人不會想到去用郵票,但是這個郵票減量是必須的。

如果郵票不加大減量幅度集郵人數會越來越少,郵票打折情況越來越嚴重,如果保持這個情況不減量的話十年之後的話,郵票基本上很少有人知曉了,但還不會停止發行,但離停止發行也不遠了,郵票市場就會和現在的糧票市場,幾乎可以說滅亡了,只有少數幾年老前輩還在收藏糧票,真正年輕人沒有收藏糧票的,甚至說收藏郵票的價格都很低。

現在郵票發行量雖然減量到一千萬一下了,但還是保持在八百萬到一千萬之間,這個發行量還是太大了,首先現在集郵人數雖然說這個集郵協會會員還有幾百萬,但是真正的集郵愛好者又有多少,大家要注意現在我不知道,一千網廳沒有改版的時候,只要在網廳購買郵票了,就給你自動加入協會,這個情況我想就導致很多人稀裡糊塗的加入了協會,如果除去這些人又有多少人呢?

如果想改變郵票現在的狀況,首先就是要減少郵票的發行量,把不是熱門的發行量見到五百萬一下,熱門發行量要減量到八百萬以下,要不然是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還有就是加大違規的處罰,因為打折郵票都是從郵局傳出來的,只要郵局能夠把控好不低於市場價格出售的話,這個打折情況可肯定會好很多。


方寸年華


我收藏著約二百張文革時期的信銷票。都是印著毛主席林副主席毛主席語錄毛主席詩詞圖案的。我相信這些郵票的價值!只要稍微比市場價格低一點,立即就能賣出去。


體制外非著名作家


一,郵票的功能已基本退化,=,集郵隊伍已基本後繼無人,三,發行量大,郵政部門變著法兒增加郵資總額,一切為了掙郵民的錢,還希望市場把郵票當投資股票來炒,這種想法的宗旨是錯誤的,而且從來不肯改變。集郵應該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高尚的誤樂活動,也有利於人們增漲知識,郵局應該培育好市場,為集郵愛好者服務。

按目前形勢看,我並不看好郵市未來,每年訂的新郵將成為廢紙一張。


施先生32


郵票基本已成文物。文物以稀缺為貴。是見證歷史的一小片證據。局現於不好變現。好變現的可以上拍的郵品。不多。玩家心知肚明:比如:文革票。74~82系列J,T票全。配82年前的型張全。第一套生肖方聯帶板名。整板猴票等。老郵迷都懂不在列舉。其他不好賣的留著自己喜歡欣賞。也是人生學習,玩味的一段美好時光記憶。


襄陽士


郵票,作為一名多年的業餘愛好者,我從文革到編號,從TJ到編年,1964年——2018年全部珍藏,傾之所有,為之付出,風雨無阻,一路走來,跌宕起伏,讓我歡喜讓我憂!如今,郵票市場門可羅雀,生意慘淡!十年之後,恐怕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郵市如同太監吶喊——把根留住!!!


小魚兒2067913


在160年前的人類,正式發明了郵票並用於郵寄,其價值在當時也是論分計費,少的讓人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絕大部分人的觀點就和現在大部分人看郵票是一樣的,只是當時是一個新生事物,而現在是一個退役物件,但當時的人絕對想不到一枚黑珍珠的郵票能賣到千萬英鎊。而現在的普通老百姓對郵票觀念視乎和當時的普通老百姓是持有相同看法,並且大部分集郵會因為大眾淡出視線而拋棄或者銷燬,到100年以後,能夠較好的保存下來的,又會讓世人大為驚歎。這就是收藏的市場規律。所以現在的郵票市場,必須要經過4-5代人的洗禮。消耗絕大部分郵票,堅持到最後的,就是英雄。同樣,如果大家都堅持到最後了,那也不會出現英雄。所以10年後的郵票市場,任然是哪些珍稀的郵票品種,大眾物件,只能赫赫。。。。

中國人民解放軍22週年紀念郵票,發行於1949年8月11日,長寬為34*28mm,孔齒12.5,採用膠板印刷,背面無膠。面額為70元,為紀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中國共產黨首次領導工農武裝,開始了新中國的解放運動,最終取得了勝利。圖案整體採用橙色印刷朱德、毛澤東兩位領導人頭像,下面是軍隊舉旗行軍的壯觀圖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