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宣公和宋穆公真可謂兄弟情深,都不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宋穆公,子姓,宋氏,名和,是宋武公之子,宋宣公之弟;春秋時期宋國的第十四任君主。


宋宣公和宋穆公真可謂兄弟情深,都不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公元前748年,宋國的第十二任君主宋武公去世,他依照慣例,將君位傳給自己的大兒子公子力,就是宋國的第十三任君主——宋宣公。公元前729年,宋宣公病重,他捨棄自己的兒子太子與夷,讓位給自己的弟弟公子和,同年,宋宣公去世,公子和繼承宋國君位,是為宋穆公。
  

宋宣公和宋穆公真可謂兄弟情深,都不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宋穆公當了八年國君,到了病危之時,他召見大司馬孔父,將與夷託付給他。對他說:“先君捨棄了與夷而立寡人為君,此恩此義,寡人不敢忘記。如果憑藉大夫您的威靈,我得以善終,到了九泉之下,見到先君,他若向我問起與夷,我將如何作答?所以請您侍奉他為社稷之主,寡人雖死,也不會後悔。”孔父聽了穆公這番話,回稟道:“群臣都願意侍奉公子馮(穆公之子)”穆公卻說:“不行,先君認為寡人賢德,讓我主掌社稷,如果我拋棄先君認為的賢德而不讓位給與夷,這有損先君對我的信任,怎麼說能夠做到賢德呢?我用這種方式,將先君美好的德行發揚光大,此事怎可不為?您不要廢棄先君的功德。” 


宋宣公和宋穆公真可謂兄弟情深,都不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於是他讓自己的兒子公子馮出居於鄭國,宋穆公死後,宋宣公的兒子與夷繼承了君位。就是後來的宋殤公。 

 宋宣公將君位讓給了自己的弟弟,最後政權仍然到了自己的兒子手裡。所以後人評價宋宣公,說他有識人之明。確實如此,宋宣公選人唯賢,值得稱道。然而宋穆公的決定,怕只是為了報答哥哥當年傳位給自己的恩情,是從私人的情感出發,沒有考慮其它。而事實也證明,與夷繼位後,非常好戰,百姓苦不堪言,最後死於臣子華督之手。 

 因此,後世君子在評價此事的時候,只說宋宣公“知人”,而對於宋穆公的“報恩”之舉卻不加褒貶。從中可以看出,宋穆公不對與夷的人品德行加以深入考察,就用國家和百姓的命運來報答私人恩義的舉動,是極其不明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