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廟會之風非常盛行,在眾多廟會之中,最具影響的要數東嶽廟會

淮安廟會之風非常盛行,在眾多廟會之中,最具影響的要數東嶽廟會

歷史上淮安廟會之風非常盛行,每年都有各種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廟會10多個,在眾多廟會之中,最具影響的要數淮安區東嶽廟會。周恩來在1960年4月24日晚接見時任淮安縣委書記劉秉衡詢問淮安古城情況時,首先便問“淮安城的東嶽廟還在不在?有沒有修過?”
淮安東嶽廟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相傳為程知節所建,每年農曆五月初一為東嶽廟會日。東嶽廟會也始於唐代,盛於明清。廟會上除了有大量信眾敬香求神、東嶽大帝出巡外,還有好多民間藝術表演,諸如踩高蹺、打花鼓、跳判(又稱跳鍾馗)、打風鈴、轉大傘等等,而參加表演的人數最多要數“十番”樂隊,有10個樂隊,每隊有40多人。“十番”也就是現在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十番鑼鼓。
十番鑼鼓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據淮安十番鑼鼓傳承人周寶洪講:十番鑼鼓是在清道光年間,著名作曲家孫育卿對當時流行的崑曲進行改造,加入鑼鼓打擊樂器、各種管絃樂器,並插入詩詞詠唱。有班鼓、板、堂鼓、大鑼、皮叉、小鑼、木魚、碰鈴、糖鑼、號筒等10多種打擊樂器交替打擊各種鑼鼓點子,因而被稱為十番鑼鼓。解放前,淮安城有錢人家辦喜事也會請“十番”樂隊演奏,不過演奏的都是喜慶曲目,各行各業開年會也有“十番”樂隊表演。


從1934年就進淮安東嶽廟做道士、1996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重新對外開放後擔任淮安東嶽廟道長的陸步奎說:參加淮安東嶽廟會演奏的“十番”樂隊都是各行各業組織的。歷史上淮安城百業興旺,商賈雲集,為便於行業自律,商家們自行組織行業會。每業以“某安勝會”區別它業,如織布業“普安”,錢業的“文安”,雜貨業的“敬安”,糧食業的“食安”,鞋業的“履安”,廚業的“燧安”等幾十個安會,大多數安會都有自己的“十番”樂隊。每年農曆五月初一的前5天,也就是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六,各安會的“十番”樂隊來到東嶽廟大戲臺上演奏,演奏前每個“十番”樂隊領頭人都到廟內各爐口、殿堂內各神像前明燭敬香叩拜。“十番”樂隊演奏員都穿戴類似道士的服飾,30多支“十番”樂隊輪流上臺,每支“十番”樂隊演奏規定曲目2個小時,由各隊領隊、香頭(又稱香領,給人看邪病的人)和東嶽廟道長、會吹奏的道士共同評判,前10名“十番”樂隊伴隨東嶽大帝出巡隊伍隨行演奏。演奏從早上9時開始到晚上9時結束,臺上演的起勁,臺下看的人津津樂道,因為此時有許多遠鄉的人提前來廟敬香,再加上多位香頭帶信徒來廟參與忙廟會,看演奏的人非常多,有些城內喜歡看“十番”表演的老者早就佔著座位,連看幾天都不離場。

東嶽廟會在當日上午10時,由道長“申黃表”請示東嶽大帝出巡後,發炮三響,擊鼓三次,有8名班轎手把東嶽大帝神像連同坐轎從內宮(供奉東嶽太太房間)內抬出繞淮安城主要街道出巡,後出北門、越夾城、進河下、到蓮花街的神壇“祭壇”。隨巡隊伍中就有評出的前10名“十番”樂隊。每支“十番”樂隊,由八人抬著一個長方形的“十番”架子,架子四角有4根立柱、4根站腿。4根立柱是雕龍畫鳳,栩栩如生,4根站腿雕刻是老虎,形象逼真,架子四周彩旗迎風飄展,擋板和頂篷也雕刻著各類花紋,髹漆華麗。演奏樂手有的走在“十番”架子前面,有的站在架子裡邊,另有備抬手跟著,40多人組成一支整體的“十番”樂隊。10支“十番”樂隊400多人,結成一串,由1名指揮者站在最前面的“十番”架子上,手握指揮棒指揮“十番”樂隊邊行走邊演奏,演奏的曲目有《朝天子》、《春來到》、《歸衣》、《陽告》等眾多曲目,10支“十番”樂隊同奏曲,聲調悠揚,韻味十足,給人以美的享受。
1939年春日本侵略者侵佔淮安城,東嶽廟被日本鬼子搶佔,道士們被趕走,廟會也停止,再加上日偽軍在淮安城搶奪掠佔,致使城內各行各業蕭條,各“安會”解散,“十番”樂隊也就隨之散夥。好在淮安這一獨特文化,在1993年春被已是83歲的陳寶富用古代工尺譜記譜的手抄本傳給周寶洪,經周寶洪挖掘並演奏,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