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餃子,凍掉耳朵

不吃餃子,凍掉耳朵

「不吃餃子,凍掉耳朵」這是老人們時常說的一句話。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飲食文化中影響深遠,就算是連續吃了好幾天餃子,等離家那一刻,也會想念老媽包的那盤餃子.....

美味餃子知多少


捧上一杯熱飲,去不了往日扎堆的火鍋店,選擇在家刷一部電影,包幾個餃子,買點米醋和黃酒,走在回去包餃子的路上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十分浪漫的事。


說說大家最常包的幾味餡。

葷素搭配的餡料,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搭,在家輪流著做,過足嘴癮哦~


不吃餃子,凍掉耳朵


三鮮水餃


豬肉 250克 / 蝦仁 200克 / 木耳按喜好放

香菇 7朵 /雞蛋 4個/ 韭菜 50克

料酒1勺 / 生抽3勺 / 蠔油2勺 / 鹽4克

蔥末 / 少許 薑末 / 少許

芝麻香油1勺 / 植物油 30克

麵粉 500克 / 水 250克


不吃餃子,凍掉耳朵


1.首先把面揉好,待用。500g高筋麵粉或者餃子粉,加入250g溫水,攪拌揉光滑,蓋上蓋子待用,我們利用醒面的時間做餡。

2.首先,豬肉餡250g,加入料酒1勺、生抽3勺、蠔油2勺、蔥薑末、鹽4g、芝麻香油1勺攪拌均勻,由於肉餡比較瘦,可以再倒入30g植物油,增加餃子的口感。


不吃餃子,凍掉耳朵


3.把泡發的幹香菇切成碎末,四個雞蛋,放在油鍋中不停攪拌,雞蛋剛剛凝固就出鍋(不要時間長,口感不好),韭菜少放,一小把大概1兩就夠了,切成末。

4.泡發的木耳剁碎。

5.蝦仁200g切成段兒放少許料酒,可去腥。個人感覺不要剁碎,每個餃子裡面有一兩顆,咬上一口看見蝦仁段,幸福感滿滿,口感更好。

6.幾種食材放在一起攪拌均勻,餃子餡就算做好了。


薺菜餃子


薺菜500g / 肉餡300g / 生薑1小塊

大蔥1棵 / 十三香8g / 鹽12g

雞精3g / 醬油8g / 香油8g / 蠔油8g

土雞蛋1個 / 餃子皮600g / 食用油適量


不吃餃子,凍掉耳朵


1.薺菜摘好洗乾淨。

2.鍋內放水燒開,下入薺菜,加一點鹽和食用油再次燒開焯水,焯好的薺菜撈出晾涼備用。

3.準備好肉餡,放上剁碎的生薑和大蔥,十三香,炒鍋內倒適量的食用油燒熱,澆在十三香上面,攪拌均勻,讓肉餡靜置一會兒備用。

4.晾涼的薺菜攥去多餘的水分剁碎,和肉餡放在一起,攪拌均勻。

5.加入鹽、雞精、醬油、香油和蠔油,打入一個土雞蛋攪拌均勻,香噴噴的薺菜大肉餡做好了。


以上的餃子餡相信大傢伙都經常在吃,那你吃過“地黃瓜”餡餃子嗎?


打住!地黃瓜可不是你心中所想的那個黃瓜!


不吃餃子,凍掉耳朵


它的學名叫做“紫花地丁”,因遍佈的範圍極廣,在民間還有著堇菜、鏵頭草、光瓣堇菜、堇菜、箭頭草、地丁、羊角子、獨行虎、地丁草等俗稱。


紫花地丁在我國可是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在《詩經》中就有記載:“周原朊朊,堇荼如飴”,意思是周原之肥沃連苦菜都能生長得如糖那麼甜,書中的苦菜並非是我們現在說的苦菜,而是代指堇菜。


不吃餃子,凍掉耳朵


在古代的時候,農民們都很喜歡堇菜,並且還這麼一句話流傳至今:“這一年紫花地丁花開得好,長勢旺盛,那麼這一年的收成一定不會很差。”


想要吃紫花地丁的話,必須用水焯一遍,不然吃起來很苦,而焯過水之後,不僅不苦,吃起來還會有一股清香味。


不吃餃子,凍掉耳朵


鄉親們一致認為,紫花地丁最好吃的做法,是用它來做餡包餃子、包包子,味道堪稱一絕。餃子蒸數後會有一股淡淡的黃瓜味,吃起來也十分的爽口,如果你是第一次嘗試的話,可千萬記得適量,別把肚皮給撐破了。


敲重點,只有在農村野外生長的那些野生的紫花地丁才能吃哦,來雲裡鄉親探險,順道我讓鄉親們包地黃瓜餃子給大家品嚐品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