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饺子,冻掉耳朵

不吃饺子,冻掉耳朵

「不吃饺子,冻掉耳朵」这是老人们时常说的一句话。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影响深远,就算是连续吃了好几天饺子,等离家那一刻,也会想念老妈包的那盘饺子.....

美味饺子知多少


捧上一杯热饮,去不了往日扎堆的火锅店,选择在家刷一部电影,包几个饺子,买点米醋和黄酒,走在回去包饺子的路上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十分浪漫的事。


说说大家最常包的几味馅。

荤素搭配的馅料,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搭,在家轮流着做,过足嘴瘾哦~


不吃饺子,冻掉耳朵


三鲜水饺


猪肉 250克 / 虾仁 200克 / 木耳按喜好放

香菇 7朵 /鸡蛋 4个/ 韭菜 50克

料酒1勺 / 生抽3勺 / 蚝油2勺 / 盐4克

葱末 / 少许 姜末 / 少许

芝麻香油1勺 / 植物油 30克

面粉 500克 / 水 250克


不吃饺子,冻掉耳朵


1.首先把面揉好,待用。500g高筋面粉或者饺子粉,加入250g温水,搅拌揉光滑,盖上盖子待用,我们利用醒面的时间做馅。

2.首先,猪肉馅250g,加入料酒1勺、生抽3勺、蚝油2勺、葱姜末、盐4g、芝麻香油1勺搅拌均匀,由于肉馅比较瘦,可以再倒入30g植物油,增加饺子的口感。


不吃饺子,冻掉耳朵


3.把泡发的干香菇切成碎末,四个鸡蛋,放在油锅中不停搅拌,鸡蛋刚刚凝固就出锅(不要时间长,口感不好),韭菜少放,一小把大概1两就够了,切成末。

4.泡发的木耳剁碎。

5.虾仁200g切成段儿放少许料酒,可去腥。个人感觉不要剁碎,每个饺子里面有一两颗,咬上一口看见虾仁段,幸福感满满,口感更好。

6.几种食材放在一起搅拌均匀,饺子馅就算做好了。


荠菜饺子


荠菜500g / 肉馅300g / 生姜1小块

大葱1棵 / 十三香8g / 盐12g

鸡精3g / 酱油8g / 香油8g / 蚝油8g

土鸡蛋1个 / 饺子皮600g / 食用油适量


不吃饺子,冻掉耳朵


1.荠菜摘好洗干净。

2.锅内放水烧开,下入荠菜,加一点盐和食用油再次烧开焯水,焯好的荠菜捞出晾凉备用。

3.准备好肉馅,放上剁碎的生姜和大葱,十三香,炒锅内倒适量的食用油烧热,浇在十三香上面,搅拌均匀,让肉馅静置一会儿备用。

4.晾凉的荠菜攥去多余的水分剁碎,和肉馅放在一起,搅拌均匀。

5.加入盐、鸡精、酱油、香油和蚝油,打入一个土鸡蛋搅拌均匀,香喷喷的荠菜大肉馅做好了。


以上的饺子馅相信大家伙都经常在吃,那你吃过“地黄瓜”馅饺子吗?


打住!地黄瓜可不是你心中所想的那个黄瓜!


不吃饺子,冻掉耳朵


它的学名叫做“紫花地丁”,因遍布的范围极广,在民间还有着堇菜、铧头草、光瓣堇菜、堇菜、箭头草、地丁、羊角子、独行虎、地丁草等俗称。


紫花地丁在我国可是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周原朊朊,堇荼如饴”,意思是周原之肥沃连苦菜都能生长得如糖那么甜,书中的苦菜并非是我们现在说的苦菜,而是代指堇菜。


不吃饺子,冻掉耳朵


在古代的时候,农民们都很喜欢堇菜,并且还这么一句话流传至今:“这一年紫花地丁花开得好,长势旺盛,那么这一年的收成一定不会很差。”


想要吃紫花地丁的话,必须用水焯一遍,不然吃起来很苦,而焯过水之后,不仅不苦,吃起来还会有一股清香味。


不吃饺子,冻掉耳朵


乡亲们一致认为,紫花地丁最好吃的做法,是用它来做馅包饺子、包包子,味道堪称一绝。饺子蒸数后会有一股淡淡的黄瓜味,吃起来也十分的爽口,如果你是第一次尝试的话,可千万记得适量,别把肚皮给撑破了。


敲重点,只有在农村野外生长的那些野生的紫花地丁才能吃哦,来云里乡亲探险,顺道我让乡亲们包地黄瓜饺子给大家品尝品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