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古代為何會頻繁出現“流民”現象?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上面的這幾句歌詞,特別適合我們今天所說的話題——“流民”。那麼所謂的“流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在古代,它的涵義有這麼三個方面:

1. 喪失土地而無所依歸的農民;

2. 因饑荒年歲或躲避戰亂而流亡他鄉的農民;

3. 四出乞討的農民;

一、為什麼流民現象在古代被視為一種“病態”?

在古代中國,流民現象一向被視為社會“病態”。原因似乎很簡單,原來,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的傳統文化“五穀文化”就深深根植於這塊“鄉土”之中。五穀文化的特點是世代定居,就是“安土重遷”,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流動是病態。

流民現象,與古代中國安土重遷的文化傳統背道而馳,理所當然是“病態”。這樣說來,顯得過於粗率。我們不妨沿著歷史的軌跡,去尋尋“根”。

學過中國古代史的人都知道,從奴隸制時代的中、後期起,中國的生產方式就由“遷移農業”逐步轉變為定耕農業。人們結束了漂泊不定的遷移流動生涯而定居下來,從事農業生產。

進入封建社會,遷移農業差不多成了歷史的陳跡,定耕農業佔據了絕對優勢,人們也隨之在一個地方永久性地居住下來。這一轉變的完成,首先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其次也由於人口的增殖和人口密度的加大。

隨著地理空間越來越充分地被人們佔有,“遷移農業”賴以進行的自然基礎也就不復存在了。伴隨著這種種變化,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主要形態也由西周時期以井田制為基礎的領主經濟轉變為戰國以後以土地私人佔有和自由買賣為基礎的地主經濟,在這種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個體小生產農業成為中國古代基本的生產方式

在這種生產方式下,土地成了社會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土,吐含萬物”,農民各種生活所需,直接、間接都要從土地上獲得,這是他們安身立命之本。同時,土地與其他財富不一樣,它用不著擔心被搶劫、偷盜、焚燬和損壞,既可生利,又容易保管,是一種最可靠的財富,併成為各種財富的最後歸宿。

“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古代為何會頻繁出現“流民”現象?

個體小生產農業成為中國古代基本的生產方式

土地對農民如此重要,農民和土地之間自然存在著特有的“親緣關係”。人從土裡出生,食物取之於土,瀉物還之於土;一生結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週而復始,靠著這個自然循環,中國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

“有土斯有財”。沒有土地,農民將無以為生。正因為如此,農民對土地有著深深的依戀之情。對一個農民來說,沒有比喪失土地的打擊更嚴重的了。那塊生養他的土地,無論是多麼貧瘠荒涼,在他們的心目中總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神聖的地方;只要有一線生機,他們絕不會離開。有些人寧願餓死,也不願拋別故土。

人和土地,或者說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如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在其他生產方式下是少見的。正是這種“戀土”,還有“重農抑商”的政策,強化中國農民“安土重遷”的特性。“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於斯”,就是這種特性的絕妙註腳。

中國古代農民是屬於土的,土生土長,長出了中國歷史,也長出了中國傳統文化。

在民間神靈的崇拜中,“土地神”因此成了農民心目中最親切的神。往昔在漢族聚居的地方,幾乎找不到沒有土地廟的村落。廟裡的偶像,衣冠簡樸,成雙成對,以至家室齊全,老幼滿堂。這些塑像,正象徵著農民執著地紮根於鄉土的心態。

對統治者而言,農民能“安居”、“樂業”,當然有利於他的統治。於是“無曠土”(沒有荒廢的土地)、“無閒民”(沒有流民)成了盛世的象徵。

然而事實上,農民和土地的“親緣關係”經常被割斷,於是流民現象發生了。

“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古代為何會頻繁出現“流民”現象?

農民和土地的“親緣關係”經常被割斷,於是流民現象發生了

二、流民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

流民問題是古代中國的老大難問題。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經孕育了多少流民,誰也無法精確統計,但“數萬”、“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等籠而統之的記載,卻不絕於史籍。

如唐末政散民流,戶部版籍(戶籍),僅存虛名;元代,流民常達全體居民的1/3以上;明代,在全國的6000萬在籍人口中,至少約有600萬人成為流民。流民問題的嚴重性可以想見。

農民和土地,或者說勞動者和勞動對象的分離,完全出於無奈。無奈之民,流離逃亡,奔走異鄉,當然有不得已之由,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土地兼併。這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無法治癒的一個痼疾。只要土地私有制存在,土地兼併的狂潮就無法遏制。如西漢成帝時,地主官僚大佔良田,丞相張禹就掠買田地達400頃;商人秦楊田甲一州。佛寺、道觀也廣佔田地,侵損百姓,如唐代有“十分天下之財而佛有七八”之語。地主、官僚、貴族、商人、高利貸者相互勾結,肆行兼併,以致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大量農民破產失業,要麼淪為佃戶,要麼背井離鄉,“富戶侵佔民田,以致貧者流離轉徙”,就揭示了土地兼併與農民遠走他鄉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古代為何會頻繁出現“流民”現象?

土地兼併。這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無法治癒的一個痼疾

其二,沉重的賦役負擔。中國古代農民的負擔一般很重,如西漢賦稅就田租一項而言,還是比較輕的,但人口稅相當重,小農地少人多,往往力不能勝。至於徭役,更使農民不堪重負。

據估計,五口之家,起碼有兩人須服徭役。服役的地方,近的數千裡,遠的過萬里,農桑失時,迫使自耕農破產流亡。唐後期,法令不一,賦斂不時;元朝科差、稅糧、雜泛等項,壓得農民透不過氣來,在這種情況下,全家與其重迫而死,還不如逃往他鄉。

然而在部分自耕農民破產流亡後,歷代統治者為確保其經濟利益,往往採取“攤逃”政策,即將流亡農民的賦役負擔轉嫁到尚未破產逃亡者身上。農民不堪重負,未逃亡的農民也被迫走上逃亡之路。於是,流民愈多則自耕農負擔愈重,自耕農負擔愈重則流民愈眾,流民問題愈嚴重,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其三,天災人禍。中國的農家經濟本來極其脆弱,經不起天災人禍的打擊,然而,古代中國偏偏是一個災荒頻仍、戰亂紛起的國度。

以災害論,水、旱、蟲、風、雪、霜、雷、雹、地震等自然災害,重複摧殘脆弱的農家經濟,每遇災荒,農民流離死散,形成一股又一股的流民潮。自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元年)起,至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止,一千八百五十年間重災年份竟有一千二百四十二年之多。天災可以說是古代中國農民“流散道路”的強勁推力。

至於人禍,特別是兵燹代代有之,年復一年,戰火不息。為逃避戰亂,農民不得不流離四散。如西晉末年因永嘉、五胡之亂,大批流民湧向遼東、西北、江南地區;東晉蘇峻之亂,農民流離四散;唐末連年征戰,農民“比屋流散”。類似記載,摭拾可得。戰火燒焦了土地,打亂了農業生產的時序,農民非死即徙。

“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古代為何會頻繁出現“流民”現象?

中國歷史上大小規模的戰亂數百次,每次戰亂莫不把無數無奈之民強行推向無所依歸的無極之路。

中國歷史上大小規模的戰亂數百次,每次戰亂莫不把無數無奈之民強行推向無所依歸的無極之路。

這些無奈之民,有的在飽嘗流離之苦後返歸原鄉,有的則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

一是成為“流庸”,即遠離家鄉為人耕作,他們又被稱為“客戶”。

一是流向邊遠地區種山墾殖,如明代荊襄地區,界連數省,川陵蔓延,山林深險,土地肥沃,曾吸引四川、陝西、山西、河南等省大批流民進入該地區。

一是淪為無業遊民,寄生社會,擾亂社會,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一是“亡逃山林”,轉化為與官府對抗的力量。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暴動不絕如縷,差不多都與流民經常的大量的存在有著密切的關係。

“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古代為何會頻繁出現“流民”現象?

這些無奈之民,有的在飽嘗流離之苦後返歸原鄉,有的則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

三、古代解決流民問題的辦法

流民問題是困擾古代中國的一大社會問題。流民問題的嚴重程度歷來是世之盛衰的一杆標尺。

加強農民與土地的結合

對封建統治者來說,要使王朝長治久安,必須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使之“安居”“樂業”,維持農民和土地之間的必要聯繫。一旦聯繫中斷,農民喪失了土地,不僅使朝廷賦役無著,而且大量流民勢必走上“嘯聚山林”、“鋌而走險”的道路,成為王朝更迭的重要力量。

為了維持封建統治,歷代統治者均採取相應的經濟政策,進行調節、控制。其中,行之數世的均田制即由此而興。

還在西漢哀帝時,有人就提出“限田”主張,以限制豪強地主對土地的兼併,雖然切中時弊,但因遭到貴族官僚的反對而未得實行。

北魏建立後,針對豪強地主肆意霸佔田產、農民困飢流散的時弊,大臣李安世上奏魏高祖,建議施行“均田制”,計口授田,平均分配。這個建議得到朝廷的首肯和支持。

15歲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畝,桑田20畝,婦人受露田20畝,露田年滿70還給官府,桑田永為世業;土質不宜種桑的地方,男子給麻田10畝,婦女減半;露田不得買賣;土地不足之處,居民可以向空荒處遷移,力所能及借用封建國家的土地,但不許從賦役重處遷往賦役輕處。 ——北魏均田制

均田行數世,著有成效,唐朝極盛一時,與均田制的推行極有關係。

除均田限田而外,重農抑商、遷徙富豪、法定平分遺產等,也都著眼於農民與土地的結合,以期長治久安。

“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古代為何會頻繁出現“流民”現象?

加強農民與土地的結合

納入官吏政績考核

由於流民問題是困擾古代中國的一大社會問題,統治者甚至把招集流民的多寡作為考察官吏政績和升遷的重要依據,這是中國古代政治史上的一大特色。

如西漢宣帝,以膠東相王成安輯流民很多,給予特殊恩賞,賜爵關東侯,俸祿加兩級。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初,就“逃戶復業”問題,令中書省招貼榜文,明設賞格。清康熙初年,明確規定,地方官招集流民1萬名者,紀錄一次;又詔告天下,文武大小各官,有能捐資遷四川流民歸籍,每100家以上者紀錄一次,400家以上者加一級,500家以上者加二級,600家以上者加三級,700家以上者加官。足見統治者對流民問題的關注。

其他

此外,救荒措施、強制遣返、寬賦減租等,也是歷史上常見的解決流民問題的辦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漢武帝時,制定有《流民法》,具體內容已不得而知,但“以禁重賦”,讓流民“復業”是其宗旨。

結語:儘管統治者為解決流民問題煞費苦心,儘管統治者諸多舉措能夠收效於一時,但是造成流民問題的根源在於封建的剝削制度,歷代統治者無論賢與不肖,都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封建社會與生俱來的痼疾。

“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古代為何會頻繁出現“流民”現象?

造成流民問題的根源在於封建的剝削制度

更多精彩請點擊“關注”,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敬請留言,必定認真回覆!謝謝!

文中圖片均來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