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夾司馬巷”的由來


金山樵夫
在太平路太平橋頭有條上水門街,上水門街有條小巷名叫“夾司馬巷”,只住二戶半人家(因巷前段是上水門街住戶的後門,少有出入,故稱半戶)。


“夾司馬巷”何時得此名?據祖輩若干代人留下來的口碑資料是這樣的:那是在抗元名將馬發殉國之後,潮州府城內百姓感念馬發滿門忠烈,就龍樹巷(現三山學舍地方)西側的一座廟宇,設“馬公”靈位,並擇定每年農曆六月廿三日為拜祭日。
元亡明立,潮州路改為潮州府。百姓安居樂業,政通人和。洪武某年,大明皇帝,聞悉潮州馬發一門壯烈殉國,即下旨封馬發為“英烈王”其牌位“皇封英烈王馬公發牌位”並塑王袍加身坐像。由此潮州府城百姓大談:“北有杭州嶽王廟,南有潮州馬王廟。”香火不斷。
某年農曆六月廿三日馬公祭典之日,清早到處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爆竹震天響,人潮向四圍後撤,就在這時,忽聞有人高聲覓人:“司馬大人何在?”“司馬先生何在?”原來,這位司馬先生在人群后撤時被衝散退入這條二戶半巷地方,進不得(人群后撤)退不能(上水門街人群擁擠密實)。等到安定之後,這位司馬先生已是氣喘吁吁,汗水淋漓像只落湯雞。他被其隨行人員找到後,參謁了馬公像。事後,回返宿地上水門街紅學宮。
這位司馬先生何許人也?他就是在福建崇安縣(今武夷山市)的司馬大人。據說是奉朝廷之命,到武夷山辦學的朝廷官員。

這條小巷因司馬大人被夾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