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首詩錢起《歸雁》,羨慕大雁,不開心能夠飛走

瀟湘何事等閒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絃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唐代:錢起《歸雁》


讀一首詩錢起《歸雁》,羨慕大雁,不開心能夠飛走


多麼羨慕鳥兒能夠自由飛翔,鳥兒不順心時,則能展翅飛走。同樣為著稻粱謀,人不能夠那般自由。人生境遇,往往身不由己。天地雖寬,只侷促於一隅。歡樂時常少,悲傷時常多,不適意時也只能隱忍。


讀一首詩錢起《歸雁》,羨慕大雁,不開心能夠飛走


秋天時,大雁南飛,到了春天,則又會歸來。這本是候鳥自然的行為,尋常人見著,並不會置意,但是對於心中有所鬱積的人都見了,則會生出特有的感慨來。詩人錢起就是見了大雁歸來,生出諸多感慨的人。他見了大雁,不禁生出疑問:"南方佳地,你們為什麼仍要選擇離開,不辭千里費力地飛回北方呢?"


讀一首詩錢起《歸雁》,羨慕大雁,不開心能夠飛走


瀟湘是瀟水湘江,在湖南。古人認為大雁過冬時飛到湖南境內就不再南去,所以錢起認為大雁從瀟湘歸來。瀟湘那裡風景秀麗,水草豐富,大雁究竟為什麼仍要離開呢?詩人經過一番思索,得出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是大雁不能承受那裡的清怨。

說到瀟湘的清怨,則不能不說起湘夫人的傳說。傳說舜外出南巡時,死於途中,舜之二妃,娥皇與女英,追尋到瀟湘那裡,傷心而死,死後成了湘水之神,或稱作湘靈。湘靈善鼓瑟,瑟原有五十弦,上帝以為其音過悲,故破為二,止存二十五絃,故又稱二十五絃。必然是湘靈瑟中的悲傷之音,使那裡的大雁不能忍受其中的清怨,所以一旦冬天過去,就急急忙忙回到北方來了。


讀一首詩錢起《歸雁》,羨慕大雁,不開心能夠飛走


大雁不能忍受悲傷之音,則能飛走,一飛可以是幾千裡。想到此處,詩人則不禁生出哀傷來。自己處之此地,忍受著悲傷愁苦,忍受著有家不能歸,只能忍受著這樣的命運,無法脫離。羨慕天空中飛翔的大雁,發出內心無盡的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