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

新大風歌


紅白喜事,是誰也躲不過的坎兒。

在關中農村,家中過紅事,如結婚、嫁女、做滿月、做壽、蓋房上樑、過三週年等,一般提前三天,主兒家要備上四個涼碟、菸酒,宴請族人、鄉鄰、好友,事主須親自帶上香菸,逐一上門邀請,謂之“請執事”。席間推舉執事長,也稱“大總管”,過事一切事宜如接待、迎娶、後勤、賬房、車輛等均由執事長統一安排、調度。過白事則不然,事主在大門外掛白紙幡,門楣分男左女右夾上開張之紙錢,並以哭聲驚動四鄰,鄉鄰一般主動幫忙、弔唁。所謂的“紅事非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實指幫忙的執事,而非祝賀或弔唁的鄉鄰。

為何如此呢?一般紅事可預知,事主提前有計劃、有安排,可以做到事無鉅細、井井有條,倘遽然前去湊熱鬧,可能打亂既定程序,結果事與願違,引發不快。而白事的發生往往具有偶然性,即使是久病之人,何時嚥氣也未可知。偶然疊加悲傷,會使事主亂了方寸,故需要鄉鄰主動幫忙。

總之,紅白喜事幫忙,紅事是錦上添花,時間過了,事亦就過了;白事是雪中送炭,逝者入土為安大於天。


北大屠夫陸步軒


“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裡面有許多學問,下面我為大家分析一下。農村辦喜事也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孩子結婚,又或者是孩子高考成績優秀,這些喜事都會擺一些酒席,請村中的老人以及朋友前來參宴。但是這個喜事的邀請,是非常有講究的,無論是主人和客人,都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定,也是農村的規矩。其實我家也住在農村,有一次剛巧趕到喜事,村東頭老王家的孩子結婚,這個消息在村子裡沸沸揚揚,老人們都七嘴八舌議論著,誇他娶了個好媳婦。只是結婚這件事他並沒有告訴我,雖然我也知道,但是我卻不能參加婚宴。這就是所謂的紅事不請不到,如果我們去參加婚宴,一來太過唐突,二來沒有面子。 主人家沒有通知我們,就去貿然參加婚宴,這於理不符。所以別人家辦喜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接到通知,然後才可以去參加喜宴,否則這是萬萬不能的。因為邀請是一種禮儀,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如果主人家邀請,我們瑣事纏身,無暇去參加婚禮,那麼我們可以將份子找人捎過去,這也算不失禮貌。 白事不請自來理解更加簡單,意思在農村裡,一些老人去世,我們作為晚輩要前去弔唁,這是對逝者的尊重,同時也是為他送行。弔唁的時候我們也會幫忙,

畢竟許多事主人家無暇顧及,所以忙得暈頭轉向,我們作為鄰里相親,要主動前去幫忙。白事和喜事有所不同,喜事裡面充滿禮儀,有許多錯綜複雜的事情,但是白事卻不同,如果你不請自來,別人反而說你重義,有一定的眼力。因為辦白事的人,往往會比較悲傷,極有可能忘了告訴你,作為鄰里鄉親,我們一定要前去幫忙。


蔓莓愛跳舞


過年期間可以說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很多新人都趁著過年大家都有時間而辦喜酒了。而農村老人過年吃多了或者是冷到了都會導致過世,這也造成過年期間是紅白喜事都比較多的。不過在農村就有點“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

大家都知道現在辦喜酒的話,都喜歡多叫點人來參加,只不過很多時候由於對方沒時間或者就是覺得跟你關係不太好,就算是請了都不會來的。當然更多請了就會來,只不過不會出現什麼不請自來的情況。這也造成喜酒來的人都會比預計中的要少一些的。

不過白事卻是相反的,都會出現一些不請自來的客人,既然來了都得讓其就座吃飯的,可以說事先還真的要預計有哪些人會不請自來的。

要說為何會出現紅事不請不來,白事不請自來的情況。有時候還是可以從禮金這個方面說的,要知道結婚這種情況過去就需要給份子錢的,對於很多人來說過年最怕的就是這種紅色炸彈了,都是難躲一次就是一次的。不請當然不會去的,就算是請了也不一定去的,能夠省點錢就省點吧。

如果說結婚可能還有幾次的話,白事一人只有一次了,這個時候只要認識的那真的不能夠省錢了,還是得去給點禮金幫幫家裡人的,相信在這種白事上面,也是捨得出錢的吧。

可以說白事的話一個人一生都只有一次,農村都講究死者為大,可以說以前有再大的矛盾,這個時候人過世了都會消了,去看看也是正常的。很多人也就是不請自來了,畢竟對於主人家來說,以前跟老人鬧過矛盾的人自然不會主動去請的,只有不請自來的情況。

總之,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辦白事的話都會有很多不請自來的人的,這點都是很正常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種情況呢,都說說吧。


深山老農民


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

農村的紅白喜事,可以說是每個農民一生中的大事。因此,也特別受到農民的重視。自古以來,農村人辦事情就有“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之說。雖然沒有什麼書面上的約定,卻早己成為農民朋友之間為人處事的不成文的規矩。那具體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

其實,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說農村辦紅白喜事時,同村的鄉親去幫忙的問題。

咱們先說“紅事不請不到”。農民在辦喜事時,大多提前一兩個月甚至半年以前就開始準備。各方面都準備充分,防止遺漏。就連辦事時需要誰幫忙,人家心裡早就有了合適的人選。如果有誰冒然前去幫忙,而人家卻早己有了安排,你出於好意去了,又不能說不用。雙方難免有些尷尬。因此,人家不親自請你去幫忙,千萬別主動前去,以免到時候產生誤會。

再說“白事不請自來”。一般農村家庭有人去世,不管是老年人還是歲數不大的,都屬於意外情況,是許也無法預料的事情。因此,許多人因為事發突然,都會覺得手足無措,任何事情都來不及安排,一時間亂了分寸。而這時做為左鄰右舍、鄉里鄉親前去幫忙,給出出主意,幫助各方面照看照看,屬於替主人分擔悲傷和勞累。主人也會非常感動,無形之間,更加深了鄉里鄉親的感情。

因比,凡是誰家辦事情,該去的別等人家請,不該去的也千萬別瞎去,以免相互之間產生誤會,甚至傷了鄉親之間的感情,到時侯可就得不償失了。





雷子三農新視角


在前些年,農村有種說法就是人一生兩件大事,一是紅事,也就是結婚,二是白事,也就是去世,就這兩件事稱之為大事,也就是一生只有一次,而現在不同了,也許紅事有N多次,結婚生子,壽喜滿月,高升喬遷都歸為紅事。

為啥有紅事不請不到的說法呢,隨著生話提高,人們總想大凡小事辦幾桌,把親朋鄰居聚在一起高興高興,遇到這些事如果你不請自來,就有人背後說你巴結人,更有甚者為了辦酒席圈點錢用,這種人就更沒有人說不請自到,也許就算請了也不會去,就說離我家不遠一戶人家,他家本來就是做鄉廚的,自己辦酒席花不了多少錢,同樣的標準他給別人做一桌五百,輪到自己做可能就三百,我們這裡有這規矩,小孩滿一歲,三歲,六歲,十二歲都請客過生,他自己兩個小孩,從我知道從他結婚,大孩滿月,一歲,三歲,六歲,小孩滿月,一歲,三歲,光他家為小孩都請客八次,現在隨禮少了拿不出手,多了自己承受不起,慢慢就有人避而遠之了。

白事就不一樣了,人一輩子終究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一旦那家有人去世,親朋好友,團方地鄰都會自發的去幫忙,說白了幫人就是幫自己,在遇到白事時,自己家人都處在悲傷中,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那怕平時有點小矛盾,也會不計前嫌,更別說請了。


羌山老馬


你好,

農村的紅白喜事,可以說是每個農民一生中的大事。因此,也特別受到農民的重視。自古以來,農村人辦事情就有“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之說。雖然沒有什麼書面上的約定,卻早己成為農民朋友之間為人處事的不成文的規矩。那具體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

大家都知道現在辦喜酒的話,都喜歡多叫點人來參加,只不過很多時候由於對方沒時間或者就是覺得跟你關係不太好,就算是請了都不會來的。當然更多請了就會來,只不過不會出現什麼不請自來的情況。這也造成喜酒來的人都會比預計中的要少一些的。

因為在農村海又叫死者為大,死者為敬。這個時候鄉里鄉親或者同一個村的,只要知道哪家有這個白喜事或者是親戚關係度比較高的哈,這種親戚朋友他會主動過來了,這叫不請自到為什麼?是講究的是對這個死者的尊重。大家也知道人走了,家裡面缺人手,要去幫忙要出兵是吧?要放煙花要守夜,要搞吃的要招待客戶,他中間這個事情還不少,家庭的人又處於一種悲痛之中,那所以說這個時候大家都是不請自來紅事白事涉及到的講究也是非常多的,所謂“遠親不如近鄰”也正是如此,但是我們既然明白“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意思,我們也要認清該幫不該幫的忙,需要我們幫助的我們定要積極參與,而不需要我們也不要前去,以免造成尷尬局面。不知大家對“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持什麼樣的看法和態度!

因此說,這句老話其實只是說出了農村紅白之事上的各自特點不同,一般對於後來人如果不懂得婚喪嫁娶之事上的一些規矩時,這句話就可以很好的詮釋人們在紅白事上應該要注意哪些講究,以免參與不當而當眾出醜、丟面子就不好了!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對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歡迎留言互動!



靜1442675


在我們這裡,紅事大家都是口口相傳或者是聽到那家人播放的歌曲,一般結婚不都是放個大音響讓大家都知道😊他們家有喜事了。我們這裡主人是不通知的,都是知道以後回家看看自己家的賬簿上有沒有帳(就是自家孩子結婚別人花錢了沒有)如果有就去,沒有的話一般不會隨份子。我說的這是普通的街坊鄰居,如果是親戚那是必須要去家裡提前告知下喜帖的,不然別人知道也不去,在農村這些都很有講究的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很注重這些細節。

再說說白事,一般家裡如果有去世街坊鄰居都會主動來幫幾天忙,在我們這裡出殯那天幾乎附近的鄰居每家都會有一個或者兩個人來公事上幫忙,人越多說明主家平時為人處世做的好大家都願意給他幫忙。其實根本用不了多少人的,還有一種情況是明知道去了也幫不上啥忙可還得去,不然別人去了我不去那家主人該生氣了。再就是如果別人有事我不去、那我家有事別人也不會來幫忙的對吧!我們村曾經有戶人家處理的鄰里關係不好,結果他們家有事竟然沒人幫忙,最後還是花錢僱人來的,這就成了別人口中的笑柄!


愛做飯的小愛


我是明哥暢談!關注農村人,關注農村事!歡迎大家點贊關注,謝謝大家!


我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從小就對農村風俗“耳聞目染”,加上農村“長輩”們的言傳身教,成長為本家族“頂家立業”的“純爺們”。對於農村“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個問題,來說一說我的見解。

一,,農村人好“面子”,人與人之間有攀比心理,對“別人”家的“喜事”除了羨慕,還有嫉妒。大夥之間聊天時,某人說到自己的兒子年薪多高、女兒多會讀書……,馬上就會有人回“懟”你,說道他家的兒子怎麼這麼厲害……。在農村,人與人之間稱呼非常講究輩分,即使比你年長几歲的村裡人,他輩分高,稱呼時也要在名字後加個“叔叔或嬸嬸”什麼的;如遇到村中的老者,輩分再比你小,也要喚做“老哥、老姐”。家中如有“喜事”,一定要帶著誠意才能請到別人來“幫忙”,如“隨便招呼”,人家會認為對他不夠尊敬(尊重);如果不請,人家更會覺得“你家的喜事關我啥事”,一定不會過來幫忙的。



二,農村人更重感情,在“大事”面前有“家義”。在農村,如遇到哪家有人“生病住院”的困難事,鄰里會自發的組織去看望,其家裡的牲畜和莊稼大家更會輪流幫忙照看;如遇到哪家有親人不幸“過世”,全村人會在“第一時間”向你表示安慰,遠在他鄉打工的同村人甚至請假都不惜趕過來幫忙 ,這一刻!幫忙成了每個人的義務。

農村人雖有城裡人的“勾心鬥角”,但人與人之間更有“人情味”,往往能在困難之中見真情。


明哥暢談三農


這個題目本來出的就是有問題的。俗話說:出門三五里,各處一鄉風。這種說話是不能代表所有的,下面我就說說我們這裡的禮節習慣。

所謂紅白事,“紅”就代表喜事,而“白”自然就代表憂事了。雖然也大體尊徇“不接就不送禮或不送禮就不接”的原則,但這裡有非常大的不同。

先說兒子結婚,主親也就是父母的兄弟姐妹和老一輩留下來還有禮尚往來的老親,是必須要事先登門接請才會送禮,如果其中有一家不請,那就意味著這家親戚從此就斷了。這一類還包括考學以及生小孩都是如此。

可嫁姑娘卻不同,名義上遵詢“不送不接”的原則的,可又怎麼才能讓親戚知道出嫁的曰子呢?這樣就出了一個“送日子”的玩意,就是女方計算出自家有多少家親戚,再讓男方預備好多少份小禮物,再由女方送到各親戚,告知女兒什麼時候要出嫁了,記住此時絕對不能說是接親戚,要一直等親戚送來禮了才能再去正式接的。

白事對於親戚卻是嚴格遵徇“先接後送”原則。孝子不能去,就派村裡人各家“把信”。

最後,至於所有的朋友以及左鄰右舍,不管“紅”事還是“白”事,都一律是“先送後接”,他們就只能靠各種相互傳遞得到消息了。

在這裡,我不想解釋我們這裡為什麼要是這樣禮節的理由,其實“存在就是理由”,各處一鄉風罷了。


望月H


農村紅白喜事氛圍濃厚,熱鬧。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裡指的是鄰里相親同村裡熟悉的關係。喜事比如誰家年輕人訂婚結婚,需要隨份子錢的,這如同城裡人下請貼給你,去參加婚禮,你得給紅包隨份子。其實農村人倒不是太在意份子錢紅包之類的,主要是人結婚沒請你,說明你們的關係沒好到那種程度。如果不是親戚關係,除非是那種關係很好的朋友,喜事才會對你說幾月幾號在哪舉行婚禮,等於給你下了請貼。主人家不請你,也可能是覺得請你吧,你得給紅包,關係沒到那程度,所以大家都心知肚明,當然了這種關係也只是同村或是普通朋友。還有一種情況,A家喜事你沒請B,B家喜歡當然也就不請A了。

農村白事,也是誰家有人去世,一般情況只要不是出遠門的,鄰里相親包括同村的都會自覺的去逝者家悼念一下。對逝者的尊重,同齡人也許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年輕人也許是逝者看著長大的。所以只要在家的都會去看望最後一回。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逝者的家人心情悲痛,一般都顧不上待人接物,都是同村幹部或是當地有威望的人在同主人家商量的情況下主持操辦。我的家鄉是安徽農村的,記得三年前奶奶去世,同村在家的基本都是當天去我們家拜忌一下。然後生產隊長主持操辦,包括給家裡親戚通知,我們那叫把信。這一點是有講究的,以前把信都是通知的人要到主人親戚家上門通知,現在都是打電話。主人親戚得到通知後,會給把信的人一包香菸。這也許是我們那的特有風俗吧。記得奶奶去世,村裡有安排專人接受親朋好友送來的香紙香菸鞭炮等。安排兩三人專門上街買菜,村裡婦女都會主動到後廚幫忙做飯搞伙食,一般後廚也會安排幾個負責人,各司其職。包括燒開水泡茶的,散香菸的。這些事都有專人操辦。逝者的家人全程不用去管。也許這些就是農村人的特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