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這些“毛病”一目瞭然,不糾正會吃大虧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自己的孩子怎麼看都喜歡,自然有所期望,希望孩子能有所成就。但是我們還有一句老話叫做“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長大後有沒有出息,其實小時候就能看出個一二三來。

孩子有了“小毛病”不糾正,長大後更難改。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這些“毛病”一目瞭然,不糾正會吃大虧

▶▶要想孩子長大有出息,小毛病不能慣,否則孩子以後恨父母一輩子

前幾天幾個朋友一起聚了聚,幾個孩子也都認識了,很快就玩在了一起。但是突然聽見一聲巨響,原來是書房裡的花瓶被摔碎了。

“不是我打碎的。”當時房間裡只有兩個孩子在,六歲的童童搶先回答道,但童童的這句話讓另一個孩子月月的處境立刻變得尷尬起來。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這些“毛病”一目瞭然,不糾正會吃大虧

“月月你咋回事?是不是你打碎的?你快跟叔叔阿姨道歉!”月月媽一聽童童的話後立刻就出聲指責了月月。

“我沒有,不是我。”月月小聲地解釋道。

“不是你是誰,這房間裡就你倆,做錯事不可怕,重要的是怎麼處理。”月月媽教育道。

“我倆鬧著玩,不小心碰著櫃子,它自己掉下來的,不是我也不是童童打碎的。”月月這話一出,月月媽和童童媽一時間都很尷尬。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這些“毛病”一目瞭然,不糾正會吃大虧

“到底怎麼回事,童童?”童童媽一問,童童才說了真話,原來這是爺爺很喜歡的花瓶,童童怕受到責罰才這麼說的,想著月月是客人,童童才先開口說“不是自己”。

最後童童當然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不過原因卻並不是因為他打爛了花瓶,而是耍小聰明和推卸責任,這下也算是長了記性,估計童童以後再也不敢耍小聰明瞭。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這些“毛病”一目瞭然,不糾正會吃大虧

▶▶有這些“小毛病”的孩子長大難有大出息,家長糾正要及時,避免孩子吃大虧

1)愛耍小聰明

不得不說,愛耍小聰明的孩子會給人一種機靈的印象,但長久來說,孩子最好還是別有這樣的習慣。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這些“毛病”一目瞭然,不糾正會吃大虧

愛耍小聰明的孩子不僅容易養成自負的性格,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聰明以外,還很喜歡抱著僥倖心理和機會主義,總想著不勞而獲。這樣的孩子雖然腦子聰明,但是長大了卻難有大出息。孩子機靈,腦子靈光原本是好事,但一定要用在正道上。

2)缺乏餐桌禮儀

有不少家長都說自家孩子跟個“小餓死鬼”投胎似的,每次吃飯都搶著動筷子不說,吃相也十分“豪放”。平時在家裡不太注意還行,但要是到了外面或者同長輩就餐時仍忍不住第一個動筷子和狼吞虎嚥的心,家長們可就要注意了。這樣急性子,等不得,只看見自己眼前“利益”的孩子長大後最容易吃虧。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這些“毛病”一目瞭然,不糾正會吃大虧

3)沒有物權意識

相信不少家長都聽過孩子說過“這是我的”,“你玩(吃)你自己的”這樣的話,其實這就是孩子初期物權意識覺醒的表現。所以當孩子長到一定歲數,仍喜歡“順手牽羊”或者故意搶奪時,多半就意味著孩子沒有明確的,或者堅定的物權意識。

這樣的孩子多是從小被溺愛的孩子,自我感覺比較特殊,習慣了“霸佔”,或者是比較愛貪小便宜,自控能力比較差。前者長大後很容易被人們所疏遠,後者長大後也很容易被人們背後嫌棄。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這些“毛病”一目瞭然,不糾正會吃大虧

孩子小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重要的不是不出現問題,而是家長是否能及時發現這些問題並有效地對孩子進行糾正。只要糾正得當,孩子身上的小毛病也可以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