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並非孩子“沒出息”,而是家長這3句話的原因

有很多孩子都會受到欺負,可孩子卻不敢還手也不敢跟家長說,甚至家長問孩子都不想說。

英國倫敦大學歌穗史密斯學院的彼得·史密斯教授提出,欺負是力量較強的一方對力量較弱的一方所實施的攻擊,通常表現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眾欺寡。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並非孩子“沒出息”,而是家長這3句話的原因

古人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對於成年人來講,我們在跟他人爭執、對峙甚至要動手的情況下,是不是也要衡量一下:對方塊兒頭跟自己相比如何?對方几人,我方几人?

為什麼孩子捱打不敢還手,原因並不是孩子“沒出息”,而是父母的這3句話!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並非孩子“沒出息”,而是家長這3句話的原因

1、任何時候,打人都是不對的

“打人”是很多孩子發展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父母引導得當,孩子的行為會控制,而且還會教會孩子如何和人友好,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最糟糕的方式就是用暴力來解決暴力:打人和被打的孩子兩方的大人吵起來。

認可孩子的情緒,所有的情緒都是可以的,生氣、難過、煩躁所有的情緒都可以有,但不是所有的行為都可以。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並非孩子“沒出息”,而是家長這3句話的原因

告訴孩子,我知道你被擋住了路很生氣,我知道這個危險的東西不能碰讓你很生氣,我知道玩具倒了讓你很不高興,但是任何時候,打人都是不對的。

2、為什麼又打架,就不能讓我省點心!

家長經常這樣說,不分青紅皂白就先指責孩子的不對,這會讓孩子因為不敢惹爸爸媽媽生氣而失去自衛的機會。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並非孩子“沒出息”,而是家長這3句話的原因

父母需要做的是處理自己的情緒,從覺察情緒,接納情緒,學習情緒,放下情緒。只有當父母放下情緒,平和的和孩子溝通,才有機會發現孩子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動機,進而引導孩子改變打人的習慣。

3、沒關係,只是鬧了點矛盾,會沒事的

孩子受到欺負了,第一時間想的肯定是找爸爸媽媽,被欺負的孩子總是希望這時候爸爸媽媽像一個“超級英雄”一樣,能夠為自己主持正義。

但是這個時候,父母的腰桿子卻不硬,把孩子被打當成“小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沒有給孩子有力的後臺支撐,讓寶寶陷入了被動的局面,他會覺得孤立無援,就更加不敢動手還擊了。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並非孩子“沒出息”,而是家長這3句話的原因

這些都是讓孩子不敢還手也不想還手的原因,所以家長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家長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是要跟孩子溝通,都說沒有溝通解決不了的事。

找出孩子受欺負的原因:來自環境中的模仿、學習。我們的生活環境充滿暴力,小朋友打架,父母打孩子,電視中的打鬥場面等等,這都是孩子模仿打架的對象。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並非孩子“沒出息”,而是家長這3句話的原因

孩子打架的目的又是什麼,他需要通過攻擊搶玩具,讓其他小朋友服從他,聽他支配,受到挫折時負面情緒的發洩,打其他小朋友是他吸引人注意的一種手段。

給孩子立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就是一棵成長的小樹苗,他需要家長通過一些規矩去約束,才會成長為更好的人。

鼓勵和表揚強化孩子好的行為:孩子在平時生活裡,有好的行為習慣,家長可以積極和熱情地去表揚孩子,強化這些美好的行為,鼓勵他們表現出這些正面的情緒,促使他們向上發展。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並非孩子“沒出息”,而是家長這3句話的原因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一出生下來,父母就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語言文字學習、心理思想態度、行為舉止習慣的養成都受到父母的薰陶和感染,其影響作用是非常大的。

所以給父母推薦這本書《父母這樣教 孩子性格好 有教養 學習棒》,這本書主要是對孩子壞習慣的矯正,越早糾正他們的不良習慣,孩子才能越健康地成長!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並非孩子“沒出息”,而是家長這3句話的原因

及時矯正可以讓孩子養成高效做事和珍惜時間的習慣,對於孩子一生的成長都有幫助。

依賴是獨立的反義詞,越早告別依賴,孩子會越早走向獨立,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機會,讓他成為有獨立思想和習慣的人。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並非孩子“沒出息”,而是家長這3句話的原因

這本書只需要33元

,也就是一頓飯的錢,就可以改掉孩子的壞習慣,家長的教育也起到了作用,對孩子家長都是很不錯的一本書。

點擊下面卡片,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