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編者按:紡織是蘭溪的支柱產業,織造發展尤為成熟,萬舟控股集團是全國大型棉坯布生產企業之一,目前擁有2300多臺噴氣織機,配套有近12萬錠純棉緊密紡生產線。2018年萬舟控股集團成立,對當地紡織產業具有引領作用,企業發展駛上快速車道,但是萬舟在行業內行事卻極為低調。萬舟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為集團化大型企業的?企業在發展理念、管理方法上有什麼獨到之處?1月15日,中國紗線網王果剛總編走進萬舟控股集團,採訪姚瑞鵬董事長,探討萬舟的發展之道。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蘭溪紡織突飛猛進,到了90年代蘭溪紡織發展更加迅猛,民營資本大規模涉足紡織業,常見的景象是一家家小小的廠房,幾臺劍桿織機啪嗒啪嗒地響著,靠著這種全民上陣的衝勁,蘭溪紡織硬是闖出了一片天地。


“農村青年”姚瑞鵬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跨入紡織行業,在這之前,姚總面朝黃土背朝天,下過田,做過木工、油漆工,還做過年糕、粉乾和麵條、豆腐,後來轉而去開服裝店,也正是因為開服裝店,讓他對紡織有了初步的概念,為今後創業埋下了伏筆。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最早萬舟是靠有梭織機起步的,“買過杭二棉16臺1515布機,一臺2000元左右”,姚總的話讓王總深有感觸,當年王總是杭二棉的總經理,也許這些布機的售賣合同上就有王總的簽字。


雖然姚總創業初期資金短缺,但是對更新設備一直都捨得大投入。因為姚總有一個理念,“我們在設計廠房的時候,一系列佈局就決定這個工廠能不能賺錢,有人想要我收購工廠,我說你這個工廠,送我也不要,給了我意味著明天就開始虧損,因為(這個)工廠的佈局做的是不科學的,佈局不合理,效率低下,壓縮空氣壓力高出近3公斤相差就很大了,再看氣管佈局、迴風、電力消耗、生產流程和物流,你即使用幾千萬收購他投資兩個億的廠,投入產出比都是不合算的。”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後來劍桿織機出來後,姚總就淘汰了有梭織機。2005年開始上噴氣織機,當時單價近16萬元買了56臺國產布機,開了半年後,因為效率跟不上,又總是出質量問題,就果斷淘汰了。


2012年,創辦浙江蘭棉紡織有限公司;2013年,創辦萬舟紡織;2018年,成立浙江萬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萬舟控股集團的成立,對於缺少集團化紡織產業的蘭溪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目前萬舟擁有三個分廠,布機2300餘臺(第四期項目正在動工),近12萬錠紡紗產能,其中織布產能在全國居於前列。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盡心盡力幹好每件事情


萬舟近年來的發展很快,王總對其發展速度感到驚訝,想要探究萬舟的發展秘訣,萬舟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在發展中有沒有涉足其他產業,比如房地產、金融,成功之後再反哺紡織主業?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姚總說萬舟這麼多年一直只堅持做紡織主業,他用自己發明的“滾雪球理論”深入淺出地分析萬舟的發展歷程,“中國紡織產業在全球都是最有競爭力的產業,我們要把紡織做大做精,萬舟一直在做紡紗織布,一直靠自己滾動發展,雪球慢慢就大起來了,回頭看看是感覺不到的。但是滾雪球也有方法,一個是冬天滾雪球,一個是夏天滾雪球,冬天滾的雪球越來越大,夏天滾雪球肯定是滾不出來的。”姚總的回答透露出企業發展中的智慧:要看清大勢,找準時機,只要大方向對了,再把細節把控好,企業發展就會成功。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萬舟共投資四期項目可以說是大手筆。王總問起姚總投資前是否已經胸有成竹,姚總不無謙虛地說,“我是‘糊里糊塗’在投資,‘糊里糊塗’在發展,但是做每件事情必須盡心盡力去幹好它。”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萬舟集團的企業理念)

說起企業發展核心思想,姚總說:“我們的理念就是做客戶滿意的產品。如何讓客戶滿意,最起碼讓客戶賺到錢,我的理解紡織品解決的是‘即時滿足’的需求,萬舟的產品開發是需求性開發,從市場去了解需求動向,通過不斷試樣生產,客戶滿意了再批量生產,通過為客戶提供市場前沿的產品,配合他們最大化地把握市場。”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產能過剩,企業更需要轉型,促使產品變革

2019年,中美貿易爭端不斷,幾輪加徵關稅搞得人心惶惶。國內紡織企業普遍反映受到不小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19年是這個十年裡最困難的一年。萬舟有沒有受到影響呢?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姚總的回答讓人大出意料,姚總說,他感覺企業發展一年比一年好,完全沒有感覺到2019年的困難。這也側面反映出萬舟的成功之處。


說到出口和國內市場,姚總說沒必要過度迷信出口,中國有14億人口,比整個發達體的人口總數還多,人均GDP達到1萬美金,是一箇中等收入的國家了。現在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大家放著眼前這麼大的市場不去發掘,刻意盯著國外幹嘛。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姚總認為現在有些企業自身競爭力不夠,國際環境一出現風吹草動,生意不好做,就把責任推到中美貿易這個“大籮筐”裡;換個說法,即使沒有特朗普,那些經營不善的企業前途也是不明朗的。他舉了個例子,即使2020年中國紡織企業不開工,所有的衣服、坯布,也是賣不完的,這說明了國內存在紡織產能過剩的問題,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企業更需要轉型,促使產品變革,通過一個個創新,讓客戶更加需要你。

可流血,可流汗,但不要讓他流淚

萬舟現在有2700多位員工,紡紗廠90%的員工是本地人。姚總的理念是“謀員工幸福生活”,他認為首先要管好員工的“吃住行”,員工大部分時間在公司,只有讓員工住的舒服了,才能幹得好工作。萬舟辦公大樓寬敞明亮,配套齊全。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員工餐廳與辦公室同在一棟大樓,就餐環境溫馨整潔,光照充足,菜品豐富,筆者和姚總一起在員工餐廳就餐,體驗了一把,午餐五葷五素一湯,菜品完全自助,菜餚可口。就餐後還可以進入寬敞的活動室進行娛樂活動,打檯球、玩桌遊等,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員工之間氣氛輕鬆,和睦友好,另外還配套了健身房。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現在的80、90後選擇一份工作,薪資已經不是唯一注重的因素,年輕人更加註重工作和生活環境等軟條件,健身房既鍛鍊了員工的體魄,還可以紓解壓力。即使是放在互聯網行業,萬舟的這些配套設施都不落後。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薪資方面,布廠擋車工到手收入6000多元,另外,還有養老保險,醫保等保障,加起來這方面一個員工得付出8000元左右的人工成本;員工薪資每年漲幅7~8%。


創業之初,姚總只有一個樸素的想法,就是填飽肚子,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姚總認識到企業自身還有社會責任,辦企業就是為社會做貢獻,對於跟隨自己的員工,他說“可流血、可流汗、但不要讓他流淚。”這也是姚總為員工謀幸福生活的初心,不忘初心,永葆企業長青。


萬舟的發展速度很快,待四期項目建成投產,公司擁有布機將達3000餘臺。但是隨著規模擴大,管理上就有些跟不上來,企業也意識到這個問題。2019年開始投入精力提升管理團隊的能力,2019年,耗資800多萬搞企業培訓,姚總堅持讓每位員工每個月上一堂課,課程時長為一天,培訓分為內訓和外訓,內訓範圍基本是技術技能、生產操作,規範化管理,安全培訓等;外訓請的外面的老師,主要講人生觀。為何執著於培訓,因為姚總創業之初,員工大多來自農村,現在企業發展了,就希望給大家更多學習的機會來提升自己,通過培訓,讓員工懂得感恩社會、感恩企業、感恩家庭,他相信,如果一個人沒有感恩之心,是做不出好產品的。姚總認為企業文化的灌輸就好比吃鹽,鹽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但沒人會直接抓一把鹽來吃,它需要通過有效的載體進入人體。企業文化也一樣,需要結合人的工作、生活去推進,融入到人的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去。這樣,每個人都會更好地吸收企業文化。


姚總還擁有通達的金錢觀。萬舟控股集團成立前,內部股份分配時,標準不是創業之初個人的出資比例,而是大家平均分股,姚總投資最多,但是他也和別人拿的差不多,這與姚總淡泊的人生觀一脈相承。姚總認為,做事不要想那麼多,如果鑽到錢眼裡去,人與人之間的誠心就會失去,事情就難做好了。

“糊里糊塗”投資,“糊里糊塗”發展,萬舟集團成功之道解密

對於當前紡織行業面臨的二代接班問題,姚總並無擔心,企業內部有很多優秀的年輕人可以培養擔此大任,自己的孩子,現在正在做老師,他認為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有自己的事業,父母不要去阻攔他們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採訪結束了,筆者認為其實萬舟在姚總的帶領下,發展理念一點也不糊塗!相信萬舟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中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由中國紗線網與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棉紡織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青島環球-江蘇展東杯”第八屆全國紡紗技術創新研討會定於2020年3月5-7日在浙江金華舉辦,會議期間,將組織企業走進“完整紡織產業鏈”基地浙江蘭溪市,參觀代表性行業領軍企業萬舟控股集團。歡迎大家蒞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