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否會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你怎麼看?

我係亞妹崽


進入5月份以來,伊朗頻頻利用親伊朗勢力對美國的封鎖進行反制。先是阿聯酋港口的四艘油輪遭到破壞,接著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使用無人機攻擊沙特的石油設施和納賈蘭機場的武器庫,隨後美國駐巴格達使館附近遭遇了一枚火箭襲擊。特朗普警告稱,伊朗或其代理人的任何攻擊都將導致報復。由此看來,美國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的可能性大增。



那麼,美國可能採取怎樣的方式對伊朗實施反擊呢?美國前軍方情報官員邁克爾·普瑞金特(michael pregent)分析了美國可能採取的幾種軍事選項。

普瑞金特指出,伊朗及其盟友和代理人分散部署在在一個巨大的弧形上,從巴布曼德布海峽地區一直到敘利亞和黎巴嫩。在也門,美國的盟友 — — 特別是沙特和阿聯酋 — — 可能會襲擊胡塞。此外,美國或盟友可能會襲擊這些地區的伊斯蘭革命衛隊。



如果美國目標在伊拉克受到襲擊,美國可能會打擊伊朗支持的任何伊拉克什葉派民兵。這些民兵組織包括 “正義聯盟”(Asaib Ahl al-Haq),由曾經被美國人關押的 凱伊斯·卡扎利(Qais Khazali)領導。此外,被美國認定為是恐怖分子的阿布 · 馬赫迪 · 穆漢迪斯 (Abu Mahdi al-Muhandis)領導的 “伊卜真主黨” ,也可能成為打擊目標。哈拉卡特真主黨努賈巴也有可能成為目標。伊拉克宗教政治領袖薩德爾已經開始反對這些組織,許多伊拉克政治人物希望什葉派民兵減少活動。美國大使館附近發生火箭襲擊事件以來,這些組織也試圖與反美聲明保持距離,害怕與美國發生衝突。

如果伊朗破壞阿聯酋附近的霍爾木茲海峽,美國可能會對伊朗海軍目標進行打擊。美國已經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IRGC )指定為恐怖組織,可以想象美國會將目標對準 “恐怖分子 ”的任何目標。



美國還可以破壞伊朗的陸路聯繫通道,包括伊朗支持的伊拉克和敘利亞軍事組織,這些組織將伊朗與其真主黨盟友通過陸路通道聯繫起來。這意味著,美國和以色列可能聯手對抗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

如果伊朗尋求利用其尋求濃縮鈾製造核武器,美國可能對2015年伊朗協議以外的未申報的核設施進行72小時的空中打擊,這將使伊朗的核計劃推遲10年。

目前,美國針對伊朗的“壓力運動”正在發揮作用。伊朗已經很難為聖城旅在敘利亞的行動提供資金,也很難為真主黨提供資金。伊朗在伊拉克的什葉派盟友也正在失去來自伊朗的支持。不僅如此,由於伊朗政府在國外浪費金錢,他們在國內也正在“失去支持”。現在,伊朗最高領導人每天早上都要聽取雞蛋和雞肉價格的彙報,表明伊朗政府擔心基本商品的短缺和價格上漲會導致國內局勢不穩。伊朗也不能在中東地區繼續不受懲罰地採取行動,因為他擔心引發歐洲和其他中東國家的反應。



以色列在對付哈馬斯和真主黨發出的威脅方面處於有利地位,而“美國在應對多個地區的有效襲擊方面處於有利地位。普瑞金特認為,美國發起的任何軍事回應,都應該有一個代理目標和一個 IRGC 目標,會“同時打擊到兩者 ”。

例如,如果美國認定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對5月19日美國使館附近的火箭襲擊負責,美國就可以打擊民兵組織的目標,並在其他地方打擊 IRGC 的顧問或 聯絡點。這可能意味著要統一協調不同地點的多個打擊活動,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進行同時展開襲擊。


高尚濤


美伊兩國之間的矛盾成為了全世界關心的話題,就兩軍是否會發生衝突,各大媒體紛紛做出了分析。澳媒體曾報道過美方會在8月份對其進行攻打,但是兩方已經進行了糾正。而目前美軍是否會攻打已經成了一個謎,但是兩方的口水戰確實非常激烈。

特朗普是個商人,治國如同做商,當然希望美國能以最少的損失獲取利益最大化,但是伊朗跟鐵棍一樣硬,一副絕不會妥協的樣子。死磕只怕到時候伊朗就變成了爛國,而美國並不需要這樣的伊朗,它需要的是一個聽話的伊朗。看看伊朗現在的軍力,目前在役有五十多萬軍人,預備軍還有十幾萬人。其陸軍佔了部隊的主體,人數達到35萬。更是一個導彈大國,擁有近千多發中近程導彈,其中射程覆蓋80公里到2000公里。雖然這個射程無法達到美國本土,但是能夠打擊到其在中東地區部署的軍事基地。

另外除了導彈,地面武裝力量也不可小覷,主戰坦克數量在1500左右,型號都十分先進,中國的99式也在其中,其地面裝甲力量更是以“佐勒菲卡爾”系列坦克為核心。此外,空軍約有5萬人,海軍力量也在不斷髮展,有五個海軍軍事基地,兵力約有2萬人。美國雖然有核武器,但是敢使用嗎?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一場損失浩大的戰役,牽一髮而動全身 。最終其是否進行軍事打擊,我們就只能靜觀其變了。


思遠防務


如果伊朗膽敢偷襲美軍的航母或軍事基地?則美國可能就會用核鑽地導彈對伊朗指揮中心及核導基地進行點穴式的核打擊?失去宗教領袖的伊朗可能就會選擇談判求和了吧?或者美國人會留下伊朗的“天皇”來宣佈無條件投降的決定?

特朗普任重而道遠……美國民眾還不瞭解特朗普的良苦用心。

伊朗,德國,日本,沙特,土耳其等國都有一個擁核夢。因為核武器也是一個真正大國的象徵。

目前默克爾和安倍一樣,不想永遠充當美國人的小弟。德國想拉攏歐盟各國一起對美國人說不,而日本今後可能會拉攏我們中國一起對抗美國?

另外,據說伊斯蘭教計劃在三百年內徹底征服全世界?並在世界各國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目前看來只有特朗普和普京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特朗普隨時都有被彈劾的危險,故而已是束手無策,只好眼睜睜的看著伊朗逐步擁核成功。沙特土耳其等國也是蠢蠢欲動準備繼巴基斯坦伊朗之後也擁核成功,然後極端宗教恐怖組織就會“偷盜”一些核武器並拿到巴黎,華盛頓,紐約,莫斯科這些異教徒國家的大城市去引爆?讓全世界敵視他們宗教的敵人膽戰心驚,不戰而降……以色列及美軍也將被迫撤離中東,畢竟穿鞋的肯定會懼怕一大群赤腳的。

近些年來中東大肆向歐盟各國輸出穆斯林難民,歐洲各國在三百年內斯坦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德國的新納粹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特朗普的當務之急當然就是千方百計阻止伊朗擁核成功,但又找不到藉口對伊朗的核武器研發基地進行核打擊(用核鑽地導彈),所以,特朗普在和談無望的情況下,也就只有“期望”著伊朗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開第一槍了。伊朗的軍方領導人也曾經暗示美軍的航母艦隊將會成為伊朗“核武器試驗”的活靶子……看來特朗普的苦肉計即將導演成功了?

大敵當前就會團結一致,估計中美俄三國最終還是會走到一起來的?


普天行


紙老虎已經暴露了,美國目前根本無力也不願意發動對伊朗的戰爭。自前幾天從一架美軍全球鷹無人機被伊朗擊落之後,美國對此的反應只能用“虛張聲勢”這個成語來形容了。從特朗普在關鍵時刻叫停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那一刻起,就註定了特朗普根本就不敢在中東干一仗的結果。儘管美國隨後對伊朗展開網絡攻擊、同時還啟動新的制裁措施,看似氣勢洶洶,據澎湃新聞最新報道稱,美空軍參謀長戈德費因日前表示,美國將繼續展開無人機的行動,繼續飛到我們需要去的地方。

當然,中東的國際空域美國的無人機可以任意飛翔,但千萬別靠近或者進入伊朗的領空,否則就只有被擊落的結果。因為伊朗的防空系統已經枕戈待旦,隨時對侵犯該國領空的美軍無人機進行攻擊。據路透社日前援引伊朗議會發言人拉里賈尼的警告稱,擊落美國無人機對他們來說就是一次不錯的教訓,如果他們再次侵犯伊朗邊界,遭到的反擊將會更加猛烈。

實際上,美國近期在中東反覆無常的對伊政策,等於就是將其紙老虎本質暴露在伊朗的面前,尤其是在美國終止發動戰爭的那一刻起,更進一步增強伊朗對抗美國軍事威脅的底氣。當然,伊朗在面對美國軍事威脅的情況下,表現出如此的硬氣,絕非是心血來潮在拿自己國家的命運進行賭博,而是早就斷定美國不敢、也沒有能力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

歐洲和亞太的絕大多數盟友不願意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組成對抗伊朗的軍事聯盟,讓白宮在中東的軍事行動變得孤立無援。此外,俄羅斯一名高級外交官日前警告稱“如果美國決定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伊朗是不會孤軍奮戰的”。很顯然,俄羅斯就是在向美國發出明確信號:一旦美國膽敢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俄羅斯是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美國在中東的軍事行動,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與俄羅斯直接衝突的風險。

但上述的一系列問題僅僅只是制約美國對伊動武的外部因素,美國本身所存在的內在因素同樣也是制約白宮在中東軍事行動的另外一種因素。據《參考消息》最新援引美國《防務新聞》週刊網站的報道稱,美國防部日前“悄然”公佈的一份年度“工業能力”報告顯示,對保護美軍免遭化武襲擊至關重要的部件產量無法滿足要求、飛機零部件的關鍵供應商頻臨破產、更荒唐的是,一家導彈部件關鍵製造商倒閉了兩年才被五角大樓發現。對此,該報道發出警告稱“這種結果已經影響美國發動戰爭的能力了”。

除此之外,美國眾議院的民主黨人正考慮在日前通過的7500億美元軍費草案中,加入阻撓對伊朗動武的條款,讓特朗普政府在未來的對伊朗軍事行動中,有可能面臨沒錢可用的窘境。另據美國《戰區》網站日前援引美空軍最新公佈的數據報道稱,美空軍各種戰鬥機的整體妥善率僅為59%,最新的F-35和F-22戰鬥機的妥善率分別是54%和49%。

別看白宮近期將最新的F-22和F-35戰鬥機大量部署中東,但由於美國軍隊奉行的是全球部署戰略,美國目前僅有一半多一點堪用的空中戰力,除了在其他熱點地區有必要的部署外,最終能用於中東打擊伊朗的還能剩下多少呢?

這就意味著,一旦發生戰爭,特朗普政府不但會面臨沒錢可用的困境,而美國空軍接近一半的戰鬥機將因為無法執行作戰任務,將導致沒能獲得盟友支持、並且還要面對與俄羅斯發生直接對抗風險的特朗普政府,未來在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中將無法有效獲得至關重要的制空權,從而對整個的中東戰局所造成的不利影響,本身就是特朗普政府來所無法承受的結果,這也就是美國之所以不敢輕易對伊朗動手的最主要因素了。


科羅廖夫


先談一下個人觀點:美國並不想搞垮伊朗,伊朗跨臺並不符合美國戰略利益。

美國儘管和伊朗是一對40年的宿敵,但美國發動戰爭消滅伊朗,這並不是這40年沒有機會消滅伊朗。 當然伊朗在中東地區一直屬於強國之列,在兩伊戰爭中和鼎盛時期的伊朗克打的也是難分高下。 但伊朗確實比伊拉克難打,從地理位置來說,霍爾木茲海峽易守難攻,美國大型戰艦發揮不了作用,國內山地丘陵沙漠地形多樣,不像伊拉克一馬平川。從軍隊戰鬥力來說有比較完備的軍工體系,可以生產多型號彈道導彈,戰鬥力整體不弱。

但美國不消滅伊朗,不是因為實力不夠,而是出於中東的戰略平衡考慮。 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在懟特朗普時也說,和伊朗開戰是一切戰爭之母。中東很複雜,各種歷史恩怨、教派矛盾、領土糾紛、民族仇恨、利益衝突相對集中,加上中東是大國世界格局的必爭之地,各種矛盾更加錯綜複雜。

所以美國在中東軍事上的代理人是以色列,美國全面武裝以色列,甚至為以色列退出人權理事會和世界科教文組織。在中東經濟上的代理人是沙特,控制中東石油話語權。 怎樣讓以色列、沙特效忠美國,讓美國有在中東長期存在的合理合法性。自然要有以色列、沙特的宿敵伊朗才行,沒有了敵人。美國在以色列、沙特也失去了保護傘的角色,美國會被慢慢邊緣化。

美國製裁伊朗是不至於讓伊朗過於強大,而失去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平衡,當然也不希望完全消滅伊朗,因為美國在中東也需要一個攪局者!


西布刀客


我是“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就目前局勢看,美國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的可能性極小,因為美國既沒有藉口也沒有必要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

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首先要有充分的理由,目前美國找不到理由。畢竟是美國自己退出了伊核協議,而伊朗仍然在執行伊核協議,且得到了歐盟和俄羅斯的支持,美國這時發動對伊朗軍事打擊,必然遭到歐洲各國和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美國曆來在發動軍事打擊時,都會拉上北約盟國一起行動,以獲得道義上的支持,而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因為理由並不充分,最後只有英國一個參加戰爭。

現在軍事打擊伊朗,連英國都不會支持,因為英、法、德三國都是支持伊核協議的,美國最多能夠得到以色列的支持,這對於美國來說十分不利。

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目的不是要發動軍事行動,而是要和伊朗重新談判,談出一個令美國滿意的新伊核協議,軍事打擊伊朗就把事情鬧大了。

伊朗不是利比亞、敘利亞這樣沒有還手之力的國家,是中東地區軍力最強的國家之一,其彈道導彈最遠射程達兩千公里,覆蓋整個中東地區所有的美軍基地,且伊朗可以自己生產彈道導彈、岸基反艦導彈,因此,一旦伊朗遭到軍事打擊,將會猛烈打擊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基地。

俄羅斯絕不會坐視伊朗被打敗,通過裡海可以輕易增援伊朗軍用物資,使得美伊戰爭變成長期化,這將極大消耗美國的國力,使得伊朗成為美國的放血點,加速美國的衰落。

所以,特朗普不會那麼傻,輕易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

關注“麻辣戰爭”頭條號,關注世界軍事分析。


麻辣戰爭


伊朗不同於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其所處特殊的地理位置、國家軍工實力以及目前的國際形勢,我認為美國不會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

伊朗位於西亞,屬於中東強國,國土面積略小於我國的新疆,為1648195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十八位。

伊朗掌控著霍爾木茲海峽,是連接中東地區重要石油產地波斯灣和阿曼灣的狹長海峽,也是阿拉伯海進入波斯灣的維一水道,亦是西方國家的能源生命線,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石油和天然氣海上航道,以伊朗的軍事實力完全有能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繼爾影響世界貿易。

伊朗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國,世界許多國家都有從伊朗進口石油,在伊朗有投資,有生意往來,如中俄印,包括美國盟友歐盟、日本和韓國,其中,不排除他國為了捍衛本國的合法權力,力挺伊朗,與伊朗共同抵抗美國。

伊朗是中東軍事強國,擁有較為完善的軍工體系,能夠生產製造各種導彈、作戰艦艇等,伊朗經歷過兩伊戰爭,伊朗軍隊作戰經驗豐富和兇猛。美國若真的對伊朗動武,俄羅斯、敘利亞等國家為了捍衛自已的利益,不會做視美國打擊伊朗。

現今的國際形勢,美國出爾反爾,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招致歐盟及世界各國的譴責。

其次,特朗普政府單邊貿易主義,在世界掀起貿易戰,不遵守世貿協定,讓世界各國認清美國的醜惡嘴臉。

美國在世界製造混亂,顛覆他國政權,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大批難民湧入歐洲,美國是造成了世界動盪之根本。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不再是一呼百應,在沒有盟友的支持,以及支持伊朗國家的聯合抵抗下,美國是不會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的。







大風起兮雲飛揚y


美國是否會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根據目前的形勢來看,儒道之主認為: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大,美伊爆發戰爭的幾率接近於零。在美伊這場較量中,美國擁有絕對的實力,始終處於主導地位,然而現在的形勢,對美國來說卻是極為不利,美國可選的措施似乎只剩下了軍事打擊。

美國已經重啟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特朗普在推特上還讓世界各國“選邊站”:要麼與伊朗同流合汙,要麼跟著美國。毫無疑問,特朗普還是希望歐盟等國能夠站到美國這一邊,共同對伊朗進行制裁,迫使伊朗屈服,接受美國的條件——重籤一份新的伊核協議。也就是說,特朗普根本就沒打算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打壓伊朗是特朗普想要的,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不在特朗普的選項之內。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實際上早就明確了美國的對伊政策:打壓伊朗,而不是打伊朗。7月27日,美國國防部新聞發佈會上,馬蒂斯駁斥了澳大利亞ABC的報道,重申了美國對伊政策。特朗普一面對伊制裁,一面向伊朗釋放可以談判的信號。實際上,這已經表明了特朗普的態度:對伊朗的“極限施壓”,為的是讓伊朗讓步,隨時準備與伊朗進行重新談判。特朗普雖然嘴上說的是“不設前提”,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特朗普的談判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伊朗“服軟”,部分或者是全部接受美國開出的條件。



之所以會說“美國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對伊動武)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美國對伊動武的條件、時機並不成熟,換句話說就是,現在打伊朗還沒到時候。第二,對伊動武能否獲得美國國會、民眾的支持,特朗普必須先把國內擺平。第三,對伊動武后果難料,美國是否願意付出這個代價也是個問題。第四,對伊朗實施精準打擊無法實現特朗普的戰略目標。之前的問答中已經多次說過這些問題,這裡不再細說。


對伊朗發動戰爭,可不像空襲敘利亞那麼簡單,美國剛從伊拉克戰爭中的陰影走出來,阿富汗戰爭尚未結束,再與伊朗開戰?其它的都沒問題,美國民眾的反對就是個大問題——犧牲民意支持去打場仗,特朗普肯定是不會這麼做。阿富汗戰爭打了這麼多年,美國正尋求與阿富汗塔利班進行談判,雙方已經進行過接觸。特朗普顯然是不願意在阿富汗繼續這麼耗下去,承認塔利班是一支政治勢力,實際上就是特朗普向阿富汗塔利班做出的妥協。


空襲敘利亞也是特朗普的一場政治“煙火秀”,這些動作都表現出特朗普並不希望或者說是不願意打仗。特朗普更願意打“貿易戰”、“口水仗”,這不需要什麼太大的代價,而戰爭需要付出的代價可不是貿易戰、口水仗能比的,尤其是大規模戰爭(對伊朗實施精準打擊,到最後也得變成大規模戰爭)。特朗普要的是“讓美國獲得更大的利益”,而不是讓美國付出更大的代價——特朗普更注重的是眼前的利益,對於這種“花錢未必能撈到好處”的生意,特朗普絕不會做。


儒道之主


不會。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曾報道,美國或在8月對伊朗核設施進行轟炸,被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斷然否決,稱美國正準備轟炸伊朗核設施的報道“純屬虛構”。

美國蘭德公司對伊朗動武所需兵力的評估是:4個航母戰鬥群,包括所有的軍艦,然後21個空軍中隊,8個海軍航空兵中隊,5個轟炸機中隊,12艘攻擊性核潛艇,以這種兵力規模,才能夠達到一擊制勝。而之前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規定打擊伊朗必須通過國會。

動用如此龐大的兵力打擊伊朗,伊拉克戰爭的陰影使美國的政府、軍方和國會堅決反對在中東再發動一場代價高昂的戰爭。因為即便是一擊制勝,也無法佔領伊朗。伊朗特殊的地形結構和全民反美心裡令美國十分忌憚。正如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蘇菜馬尼聲稱:“伊朗在該地區的力量以及伊朗在不對稱戰爭中的能力不容小覷”,他還說:“我們是殉教國家,你們來吧!我們都準備好了”。

從特朗普退出核協議本身也不是想對伊朗動武,是想通過制裁逼迫伊朗簽署一個令美國滿意的核協議。採取一步步高壓,迫使伊朗妥協就範。當魯哈尼和伊朗軍方將領強硬回懟特朗普時,特朗普突然不設任何條件要求與伊朗領導人會面。當伊朗回應重回伊朗核協議後,特朗普開始實施第一階段非能源制裁。從特朗普先要求談判,然後再製裁,基本就排除了對伊朗動武的可能。特朗普也許認為通過第一階段制裁,伊朗的經濟就會遭到重大打擊,就會使伊朗重新回到談判桌上或者使伊朗政權更跌。

如果伊朗在經濟遭到重創的情況下,能夠扛過去第一階段制裁,那麼美國能不能實施第二階段對能源的制裁?這對於伊朗來說是致命的,有三種因素美國不得不考慮:一是伊朗牽涉歐盟尤其俄羅斯的利益;二是伊朗重啟核計劃;三是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三種情況對於美國是非常棘手的,後兩項對於伊朗是萬不得己的,伊朗將會遭到來自聯合國和整個中東石油大國及以色列的強大壓力。既然美國不能對伊朗動武,從特朗普一貫是先硬後軟、見好就收的作法來看,極有可能再次要求與伊朗領導人會面,並在核協議上做些讓步。而伊朗就會仔細斟酌是否同意特朗普的要求,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美國要讓伊朗石油出口降為零是不可能達到的。不過特朗普不確定性到11月4日到底還會發生什麼事情還真是難以確定。





適情雅趣


這個看伊朗怎麼應對了,一般情況下不會 。對美國來說軍事方面不是個事(參考美伊和兩伊戰爭)。問題是打完怎麼收場,中東地區宗教民族部落實在複雜。製造又一個伊拉克?還是像敘利亞又一個難民集散地?即使什葉派真主黨那樣的武裝因為沒有伊朗支持而消亡,海灣地區新的權力真空也不可能由美國或以色列填補(原因不贅),要麼由Is那樣的極端舜尼派填補,要麼由其地區大國填補,更有可能陷入一片內戰的混亂。那樣是不符合美國利益的,所以歷屆美國政府雖然和伊朗不對付,但從沒有軍事打擊的打算。但是特蘭譜和以前歷屆美國政府又不同,他的對外政策追求不可預測性。如果和美膩放不下真主的身段讓特朗普下不來臺,那很難說,宣戰國會估計不會同意,找個藉口空中打擊是有可能。就算以後中東一地雞毛,以特朗普的尿性也根本不會考慮,因為中東沒有他的選票!空中打擊不會死很多美國人,國內也不會反對更凸顯他跟作敢為和奧巴馬優柔寡斷形成鮮明對比,估計至少他自己會這麼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