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军

从来没有哪一次事件,可以来得和新型肺炎一样,以最初每天,每半天,到现在每小时、甚至每几分钟的变化频率,来刷新我们的认知。提笔想写点东西,却意识到也许当我完成写作时,大多数信息会变得褪色,甚至阻碍大家的认知。于是我尝试寻找变化中的“不变”来减少心里的失衡感。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军

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在快速变化,我们对某些行政决策从信任到质疑再到迷惑,我们的心情也在明朗和动摇之间不断切换。未知看似远远多于已知。但庆幸的是,还有很多“不变”的事情像定海神针一样牢牢撑着我们,比如钟老爷子亲自挂帅战胜病毒的信心,除夕之夜医者逆行奔赴战场的决心,还有我们普通人齐心齐力选择春节宅家 “六亲不认” 的恒心。这些,足以让我们虽慌却不乱,虽有失望但也有期盼。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让这个“无前例”的新年,多一些可以改变的烙印?

别忘了,我们身边还有一支被忽略的生力军 - 孩子。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能引导孩子做好三件事情,就能为这次防控战役做出贡献。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军

1.

我们小时候,都会在课堂上描述自己的理想。那时,人人都想做“科学家”、“解放军”、“外交官”...。这些职业虽高尚且令人崇敬,却并没有驱动大多数人为学习、为事业变得“永不熄火”,因为小时候的我们对科学家,解放军的理解受限于课本、电视等传统媒介的“统一”话术。可事实上,这些“标准化”人设的宣传,和我们的生活之间存在着一些说不清的距离感和不真实感。多年后的现在,互联网传播的形式和力度早已突破了时空、代沟等带来的障碍,让孩子更容易理解生命的力量就是“破土而出”、“逆流而上”。有了父母的顺势引导,谁说 “80多岁的钟南山” 不能成为 “5岁孩童” 心目中的 “莱德队长” 呢?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军

这是一个引导孩子正确“追星”的机会。在这个流量当道、思考缺失的年代,为孩子挑选一个“适合”的偶像至关重要,因为孩子是最强的模仿者。只不过,他们的模仿方式常常被我们忽略,却又让我们惊喜。

还记得19年国庆天安门阅兵典礼时,我打开电视让孩子观看这一“空前盛况”,并滔滔不绝地为他讲述新中国成立史和奋斗史,但孩子只顾着玩他的一堆玩具。当我感到一丝失望时,孩子竟然用小手指着桌上摆满的玩具,“看,我为中国搭建的军队方阵怎么样?”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军

面对幼小懵懂的孩子,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这一次,汪汪救援队来到了中国的武汉。面对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这样一个由科学家、解放军、医护人员等组成的“中国英雄联盟”。在这个联盟里,“科学家”快速揪出了病毒的幕后真凶,并研制出识别病毒的“神奇”盒子;“解放军”三军集结,义无反顾奔赴疫区;“医护人员”争分夺秒,跟时间赛跑,跟病毒争夺生命......这一条又一条滚烫、鲜活、振奋人心的消息,早已超越我们小时候对科学家和解放军的“二维”认知。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军

我们为什么学习?我们为谁而学习?我们为什么要做科学家和解放军?这些,就是最好的参考答案。“为什么这是你的理想?”比“你的理想是什么?”更重要。

2.

在我的留言后台,家长常有抱怨,孩子饭前不爱洗手,睡前不爱洗漱,就算软硬兼施,也鲜有成效。我反问他们,小猪佩奇最爱的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是 “跳泥坑”。孩子天生与大自然为伍,天为盖,地为床,满地撒欢只是人类最初的本性,因此家长教导孩子养成“爱干净”、“爱整洁”的习惯注定是一个围追堵截、失声失控的过程。

而这次疫情传播,家长若能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就能成为孩子最有效的榜样和教材。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军

生活,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当我们教导孩子注意卫生、保持干净时,我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督促和说教上,而放弃了自我执行和演绎。有多少次,我们玩好手机,一边叫着孩子赶快洗手,一边开始直接用餐。

孩子,是最灵敏的感知者和观察者。也许他们并不知道新型肺炎是什么,但他们能感受到大人洗手更频繁了,出门戴口罩了,外出减少了。虽然他们并不一定完全清楚这个时候勤洗手意味着什么,但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大人的行为,并逐渐让这种行为内化为一种习惯。

3.

孩子的世界,不应该只有童话和鲜花;孩子的世界,不应该只被保护。在我们生存和成长的土地上,既有拯救我们的 “超级英雄”,也有无能为力的 “战败者”。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平安喜乐,但苦难却是人类为了生存和长寿必须付出的代价。谁都不能保证在他们今后的人生里,不会再次遭遇同样事件的回袭,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正确地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并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参与其中。这样的成长方式,才能让他们从备受保护的虚拟环境里勇敢地站出来,成为真正保护这个世界的未来生力军。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军

写在最后

当我真的完成写作时,猛然发现孩子已经在家里整整呆了三天。脑子里正飞速扫描可以外出放风的地点,无意间却瞟到孩子自娱自乐搭建的水陆空交通工具。庆幸着孩子的心情并没有受到不能外出的影响,耳边却传来了他甩给我的一个无比正经的问题。“妈妈,你说我是用警车运送口罩到武汉好,还是用直升机啊?”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军

除第4张和第8张图片,其它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