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系列二--未來發展(1)

上次課我們回顧了一下央行數字貨幣的歷史。這節課我們講講央行數字貨幣的趨勢。

上節課過後,有朋友提問比特幣為什麼不能成為數字貨幣。

從區塊鏈技術誕生起,用區塊鏈來發行數字貨幣的聲音就有了。一開始比特幣的野心就很大,號稱比特幣就是未來的數字貨幣。發展到現在,比特幣已經改口稱自己為數字黃金了,不再稱數字貨幣了。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比特幣的價格實在太不穩定,如果用比特幣來當貨幣用,在日常經濟生活中會有大麻煩。這裡有個段子,有個人去商店買一把錘子,第一次問價的時候是10塊錢一把,商家還價的時候是9塊5一把,最後經過一個小時的討價還價,這個人高興的付了13塊買走了錘子。

第二個原因是比特幣的併發數小太,平均每秒只能支持7比交易,並且比特幣的交易確認需要經過6個區塊,大約要1小時才能確認交易。這樣的併發和交易確認速度在日常經濟生活中是不可能忍受的,這也決定了比特幣不可能執行一個數字貨幣的功能。

總結比特幣的缺陷,我們可以認為,真正要成為一個數字貨幣,流動性、穩定性,便捷性三者是必要條件。所以央行的數字貨幣從來沒有正眼看一下比特幣,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

好了,回過來繼續講央行數字貨幣。

上一講中,我們講到,央行數字貨幣的推進工作好像在2018年四季度停滯了。理論功底深厚的姚所長調到中證登去工作,市場上從此就沒啥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消息了。如果沒有啥意外,相信正如某些央行領導說的,5年內不考慮央行數字貨幣

到2019年2季度,意外發生了。Facebook的小扎同志放出了蓄謀已久的Libra。本來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只是一個國內事務,所以各種權衡利弊下,領導們認為時機還沒成熟,可以暫時擱置。Libra出來後,央行數字貨幣立刻有了世界霸權爭奪的屬性,上升到了國際競爭的層面。小扎同志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說的很明白:美國的金融制度太成熟,不支持美國做一套類似支付寶一樣的移動支付系統出來,這導致了美國在支付領域的落後;要想彎道超車,只有藉助於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藉助Facebook覆蓋全球的用戶,Libra可以把美國在文化方面的軟實力轉變為金融實力。

相信央行的領導會用各種手段關注小扎的聽證會。Libra的白皮書也會被央行的研究員翻爛。當領導們聽到小扎說出以上這些話,相信領導們心裡自然會泛起歷史使命感,被彎道超車和閉關鎖國,誰都承擔不起這個歷史責任。從Libra公佈後,央行明顯轉變了對數字貨幣的態度,開始在媒體上露出和曝光,加速央行數字貨幣工作的推進。

站在2020年1季度,央行具體的推進工作計劃還沒有公佈,我們只能夠通過一些明的暗的,公開的私下的信息去推測央行數字貨幣的一些情況,我個人做出以下不負責任的預測:

預測一: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架構還沒定,所以現在說央行數字貨幣是基於區塊鏈發行的,還為時尚早。從各種信息來判斷,央行數字貨幣的架構會和Libra一樣,會是混合架構。

預測二:央行數字貨幣會在2020年3季度,開始落地推廣。前期推廣會有包括商業銀行和三大運營商在內的九家機構負責。這九家機構可以自己去尋找和研發相應技術,誰推廣的好,誰就在未來的總體大盤子裡有更多話語權。

預測三:等3季度數字貨幣開始推廣的時候,主要是尋找一些場景,試圖替代一部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支付功能,測試一下數字貨幣從理論到技術的各種準備工作。大規模的推廣會在明年。

預測四:央行數字貨幣的海外推廣工作,會根據Libra的情況,踩剎車或者踩油門。踩油門的概率相對高一些,因為小扎同志在加快向現實妥協,向美國政府和華爾街勢力出讓更多的權力。

預測五:大家關注一下央行數字貨幣交易所下面的一家子公司,叫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會在未來的央行數字貨幣推廣中,起到重要作用。這方面,如果聽眾朋友裡有做區塊鏈相關業務的企業,又想佈局未來的央行數字貨幣衍生業務,可以跟我聯繫一下,先佈局一些閒子,等3季度看是否有參與央行數字貨幣項目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