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的權謀術——剪除後金“四貝勒共同執政”

公元1626年,後金天命十一年,後金創業人老漢努爾哈赤病逝。努爾哈赤原意想立長子褚英,只是褚英心高氣傲,貽誤戰機,後焚香詛咒“五大臣”最後被努爾哈赤處死。

皇太極的權謀術——剪除後金“四貝勒共同執政”


因努爾哈赤生前沒有指定接班人,在滿族傳統“家族議會制”推舉皇太極承襲了汗位,成為後金汗國新一代領導。

在皇太極繼位後當的很是不爽,原因是在他努爾哈赤死前下詔要四大貝勒共同執政,簡單說就是坐在高堂之上的不僅僅只是皇太極一人,而是四人並坐,同時又因為皇太極年齡最小,“四大貝勒”排名老四,皇太極雖身為大汗但是還要向三位兄長行禮

皇太極的權謀術——剪除後金“四貝勒共同執政”

另三大貝勒自恃功高,並不太尊重皇太極,而朝中大臣們也與三大貝勒結黨營私,形成與皇太極對抗的三股強大實力。所以皇太極便時時刻刻盤算著將這三人趕下臺。



  • 囚禁二貝勒
皇太極的權謀術——剪除後金“四貝勒共同執政”


天聰四年,皇太極先是“收拾”了剛愎自用的阿敏。

阿敏曾皇太極提出“我與諸貝勒立爾為主,爾即位後,使我出居外藩也可。

二貝勒阿敏買征戰一生幾乎沒有敗績,阿敏本就對父母被殺的事耿耿於懷。

皇太極繼位後,他更是不滿,經常不太聽皇太極的諭令。擅自屠殺歸降的百姓、劫掠財產、棄城而逃,破壞了皇太極“懷柔”政策。

皇太極震怒不已,便下令蒐羅阿敏罪狀,給阿敏定下16條罪狀,最後阿敏伏法被皇太極囚禁,削去二貝勒爵位,十年後阿敏死於囚所。

  • 御前露刃革三貝勒
皇太極的權謀術——剪除後金“四貝勒共同執政”


據《清史稿·莽古爾泰傳》記載,天聰五年,大淩河之戰期間由於明軍強勢,莽古爾泰進攻不力與皇太極理論。

皇太極責備莽古爾泰部將不聽從調遣。

“聞爾所部兵每有違誤

莽古爾泰與皇太極爭吵時,並將手放在了佩刀上。

皇太極見後諷刺他當年殺掉自己母親向努爾哈赤邀寵的事情。

是固嘗弒其母以邀寵者!

魯莽之下拔刀相向,幸得其弟將他拉出帳外。

事後莽古爾泰向皇太極請罪,皇太極豈會錯過如此大好機會,便以“御前露刃”的罪名,革除了莽古爾泰三貝勒之爵,不久之後莽古爾泰抑鬱而終。

  • 嚇走大貝勒
皇太極的權謀術——剪除後金“四貝勒共同執政”


大貝勒代善在朝中德高望重,又懂得隱忍退是個聰明人,他看到昔日的“三大貝勒”已經被皇太極整垮了倆,知道自己會成為下一個目標,惶惶不可終日,於是在天聰六年年初,

主動不再與皇太極一起接受群臣朝拜,從此皇太極開始了獨自面南,大權獨攬。

皇太極的權謀術——剪除後金“四貝勒共同執政”


皇太極在集權道路上採取分頭瓦解、各個擊破的手段,打擊、削弱分權勢力,提高汗權,他是四大貝勒裡最大的人生贏家,其他三大貝勒可以說都是他加強中央集權的犧牲品。為了集權皇太極也是不擇手段,可見政治鬥爭的殘酷

(參考史料:《清太宗實錄》《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