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喜劇人6》越來越波瀾不驚了,“雞肋”的味道不是那麼好

上週因為燒餅與孫建弘的“硬槓”,引來很多網友的熱議,觀眾十分期待這一期燒餅、曹鶴陽的作品究竟如何,如何扭轉乾坤。不過從本期整體的作品效果來看,平淡成為了最大特點,而在這平淡無奇的背後是演員們對文化的欠缺。


《歡樂喜劇人6》越來越波瀾不驚了,“雞肋”的味道不是那麼好

這周燒餅、曹鶴陽表演的小品《愛是一道光》穩紮穩打,另有燒餅團隊的周九楠、尚九熙助陣,小型群口相聲的笑點還可以,演員表現並不如第一期自由主題時放得開,由於是團隊淘汰賽,他二人也是把節奏控制到了中等強度,總體呈現效果還說得過去。不過,上期燒餅的“發怒”,摔話筒,在這期表演完了之後發現: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他的作品與孫建弘的作品並不衝突,燒餅說的是自己在德雲社工作時,與妻子、孩子聚少離多的事情,孫建弘的作品說的更多是批評渣男,根本算不上“刨活”,這樣看來,上期的“發火”應該是被安排的“特效”​。


《歡樂喜劇人6》越來越波瀾不驚了,“雞肋”的味道不是那麼好

本期最大的看點就是當時全場最高分的白凱南。那期,白凱南把小品喜劇中融入了國粹京劇的元素,並結合現在火熱的網絡代購,贏在了“創新”+“情懷”的模式,他自己也是私下學習了一些京劇的基本功,這份認真給他加分不少。不料,這期作品卻沒能大放異彩,他採用了“鬧劇”+“情懷”的模式,即使節目最後白凱南道出了喜劇人的心酸冷暖,昇華了主題,但是,他不要忘記,作品的整體性出現斷裂,前面“鬧人”,後面“感人”,如果說是“畫龍點睛”需要最後那一筆的話,白凱南作品的前部分只能算是畫了“一隻蟲”。網友“苦笑無名”表示:“前面那幾個男男女女太鬧了,作品含金量太低了!”本以為白凱南能給觀眾帶來“新”的作品,最後,觀眾只能“一聲嘆息”了。


《歡樂喜劇人6》越來越波瀾不驚了,“雞肋”的味道不是那麼好


說道張浩,在《歡樂喜劇人6》的比賽中,他與白凱南算是一對“冤家”了,上次的作品輸給了白凱南,張浩在屏幕前始終表示“不服”。看了白凱南的作品之後,張浩非常自信,因為這次他想採取新的模式,舞臺上很少呈現的方式,“旁觀者彈幕”的引入。雖然,他最終贏了白凱南,但是,他的“新”模式成了他作品的敗筆。引入新形式的做法值得讚賞,不過,從整個作品來看,這個“人物彈幕”設置尷尬,沒有成為笑點,卻成為了“冷點”,完全可以沒有,所以,張浩分數雖然超過了白凱南,但是始終沒有突破400分。


《歡樂喜劇人6》越來越波瀾不驚了,“雞肋”的味道不是那麼好


後面,白鴿的節目可真是“淡如溪水”,“輕如落葉”,很順利地完成了,網友“美顏寶寶”說:“這個作品叫《卡住人》,看完之後,我真的卡住了!”最終,張霜劍的默劇《一念之間》給了觀眾很大驚喜,巧妙設計“出”與“入”,靈活運用“轉”與“變”,“真假手”的這段表演真見功底,而且立意深刻,不必刻意點出,作品完成,其意自顯,說真的,默劇一派確實有它存在的資本。


《歡樂喜劇人6》越來越波瀾不驚了,“雞肋”的味道不是那麼好


多位演員、喜劇人、老藝術家都表示過:“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除了有紮實的基本功之外,比拼的核心是——文化”。確實,在《歡樂喜劇人6》的舞臺上,總體呈現出來的效果是:笑點匱乏、搬運居多、創新乏力,這些瑕疵的背後凸顯了“文化”元素的欠缺,它體現在了演員本身,演員一旦成名,再去學點新東西十分困難,因為,各大活動都在邀約,演員們的時間全用在了趕通告上,靜下來時,只想休息,學習的動力根本沒有……另外,背後的經紀團隊、工作人員也需要養家餬口,賺錢、保持熱度就成為了演員們“兩座大山”。


《歡樂喜劇人6》越來越波瀾不驚了,“雞肋”的味道不是那麼好


誠然,觀眾想看到節目是新穎的、好笑的、接地氣的,然而,喜劇演員要想滿足觀眾這幾點要求,私下裡他們要付出無數個日日夜夜,知識不夠多,文化不夠廣,時間不夠多等等因素交織在一起,成就的作品自然得不到認可。這樣的密集地敢通告賺錢的方式需要質變,演員要適當停下來休息,擴充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知識,這樣才能為觀眾帶來更好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