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還有通訊死角即盲區嗎?

李識丁


5G一定有通信死角,就像太陽光無法照到每一處角落一樣,信號覆蓋不到的地方肯定就是盲區,沒有無線信號的地方自然無法通信。

移動通信是利用電磁波傳遞信號的,電磁波在空氣中傳播是會有損耗,有遮擋物的話損耗就更加嚴重了。陸地公眾通信系統,都是需要依靠於基站的。手機必須和基站完成雙向的信號交互,才可以正常使用。有光的地方就有黑暗,無線信號是不可能覆蓋到每一處角落的,有遮擋物就有盲區。

5G 和其他幾G一樣,都是用電磁波來運送信息。但是 5G 信號的波長比其他信號的波長更短,屬於毫米級。波長短了,天線就短,天線短了,一個設備就能同時放進很多根天線。這就能保證 5G 設備同時發出和接收很多組信號。這叫做大規模多進多出技術(massive MIMO)。

由於 5G 信號的波長變短,它必須把基站建得很密。可以想象成路燈,路燈之間距離不會很遠,你走在路上時刻都處在最亮的地方(信號最好的地方)。這樣一來,每個手機附近總會有一個基站。手機和基站離得近了,它們說話時就不用使勁喊,交流更順暢,還更加省電。

總而言之,無法避免出現信號死角,只能說通過建設大量的基站來減少盲區的存在,永遠不可能消除盲區。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JN技能管家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5G不能解決"通信死角"的問題,5G也一定有信號盲區。

現在我們說的5G,是一種陸地公眾通信系統。

就移動通信技術而言,一直是由兩部分組成,一種是衛星通信系統,一種是陸地公眾通信系統。

我們說的1G到5G,其實都是陸地公眾通信系統,都是需要依靠於基站的。手機必須和基站完成雙向的信號交互,才可以正常使用。

換句話說,如果該區域缺少基站覆蓋,通信就無法進行。

衛星通信系統雖然可以做到野外、海洋、沙漠、草原等偏遠地區的移動通信支持,但是衛星通信的盲區更多,也無法做到信號無死角。

衛星通信也是需要手機和衛星之間雙向交互的,而且整套衛星通信系統也不單單是有衛星,還需要建設大量的地面站,數據的大量交互其實也是在地面完成的。

5G和其他制式相比,由於目前低頻主要被2/3/4G,而且5G性能更高,所以使用的無線頻譜更高一些,相比而言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

我們目前使用的無線通信技術都可以說是基於香農定理的。

信道的容量取決於收益的信道帶寬,而現在的低頻過於零散化,被各種制式佔用,所以需要使用更高的無線頻譜才能獲得更寬的連續的無線頻譜資源。

無線頻譜資源是寶貴的,而且也是非常有限的,以往的各種通信制式佔據了低頻頻率,很多都在現網使用之中,也很難給運營商分配比較連續的無線頻譜了。


另外,5G引入的關鍵技術Massive MIMO,低頻的波長大,而我們使用的天線陣子的尺寸基本上是1/2或者是1/4波長,頻譜越低的天線陣子也就越大,很難塞到一面天線之中。

由於5G的無線頻譜更高,即使是引入了Massive MIMO和上下行解耦技術,依然需要建設比現在的4G更多的基站才能滿足5G的性能要求。

目前中國現網和在建的4G基站,三大運營商一共有500多萬座,而5G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5G的覆蓋都不可能建設到現在的4G水平。

現在4G也有盲區,5G也無法避免有盲區了。

5G裡將會建設更多的小基站,這些小基站將是室內覆蓋的主力。

5G的無線頻譜高,繞射能力就差,依靠宏基站覆蓋室內的難度太大。為了滿足5G的室內覆蓋要求,在整個的5G組網之中,將會大量的引入小基站。

其實小基站在3G時代就已經有了,在4G時代之中,運營商也建設了不少小基站,只不過普及化並不高,主要是選址太費勁,說服用戶同意小基站進入建築物太費勁。不過,在5G時代,不建設也不行了,這塊估計是運營商5G組網最大的難點之一了。

通過大量的小基站的建設,將可以減少室內室外的5G信號盲區,不過這也需要時間,5G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比4G建設的時間線長的多。

總而言之,5G同樣也是陸地公眾通信系統,無法避免出現信號死角,只能通過大量的基站宏基站和小基站來減少盲區的存在了。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從技術上來說,5G網絡相比於4G更容易出現盲區。

5G網絡一般部署在sub3G或者更高頻率,相比於4G通信的低頻段來說,5G信號穿透力更差、空間衰減更大。

在大城市內,高樓林立,電磁環境複雜,5G在空間傳輸上的挑戰很大,單個站點的覆蓋範圍相比4G更小,網優的難度加大,這個時候就更容易出現盲區了。另外,高頻信號的雨衰效應明顯,在下雨時和天晴時信號衰減有差別,這時網優難度也很大。

綜合來說5G覆蓋更容易出現盲區。




昊昊雷他爸


嚴格意義上說,只要沒有5G基站覆蓋的區域都是盲區。

第二個地方,室內或者地下室區域網絡也很難穿透。

第三個地方,深海里也很難覆蓋。

第四個區域,山林中等複雜的地形地貌區域。

第五個地方,被主觀屏蔽的區域。

第六,局部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