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齊家教子經典對聯賞析

(一)

上聯:富貴如浮雲,休言子弟登龍虎;

下聯:金錢身外物,莫代兒孫作馬牛。

這是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燮的贈金國元聯。

上聯的“富貴如浮雲”,化用《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意思是說,幹不正當的事而得來的富貴,在我看來好像浮雲。後因以“富貴浮雲”指富貴利祿變幻無常,不足看重。“登龍虎”,即科舉得中。唐貞元八年,歐陽詹與韓愈、李絳等23人聯第,時稱龍虎榜。後因謂會試中選為登龍虎榜。“榮華花上露,富貴草頭霜。”上聯是說,富貴利祿變幻無常,不必把子弟幹名要利、升官發財看得過重。

下聯的“身外物”,指名譽、地位、財產等都是個人身體以外的東西。唐·杜甫《絕句漫興》之四:“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魯迅《熱風·知識即罪惡》也說:“大約錢是身外之物,帶不到陰間的。”“莫代兒孫作馬牛”,謂子孫自有他們的福分,長輩不必操勞、擔憂。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

(二)

上聯:言易招尤,對人須少談幾句;

下聯:書能明理,教子宜多讀兩章。

選自清·石成金《傳家寶·聯瑾》。

“招尤”,即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明人陳繼儒《巖棲幽事》雲:“多讀兩句書,少說一句話。”此聯由此衍化而來。《舊唐書》卷94《徐彥伯傳》談到慎言時說:“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志之端也,身之文也,即可以濟身,亦可以覆身。”故清·朱用純《治家格言》有“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的格言。民間亦有“言多語失,食多傷心”的諺語。多言除易招尤以外,“多言最使人心志流蕩,而氣亦損。少言不惟養得德深,又養得氣完,而夢寐亦安。”(明·宋《古今藥石》)所以從慎言和尊重朋友的角度講,“對人須少談幾句”還是可取的。這正是“風流不在談鋒盛,袖手無言味最長。”(宋·黃升《鷓鴣天》)顏之推《顏氏家訓》說:“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正因為書能明理、利行,變人氣質,養人精神,所以下聯教兒孫多讀兩章,是十分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