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玉林這位婦女編織出美麗人生,成為工藝美術大師

許多人也許見過或買過

她設計的精美編織品

然而,你卻不瞭解她的故事

......

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婦女

經歷了生活的跌宕起伏

靠自己的雙手

編織出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

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朱國琳

竹編盒籮是鄉村人家常用的生活器具,有手提式的,有挑擔式,它以結實、美觀、耐用成為人們生活中裝載物品的必備器皿。直到現在,塑料用品在我們生活中佔據了絕大多數;但是,在鄉村的裡回孃家、走親戚的姑娘裡,竹編盒籮還是常見的 。

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廣西雙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產品。

傳承三代的盒籮

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朱國琳幸福的一家。

在位於北流市北流鎮的廣西雙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陳列室裡,柔和的燈光下,只見展架上擺設著琳琅滿目的竹編藝術品,據公司董事長朱國琳介紹,這些展品有的是她親自設計的作品,有的是她收藏的民間老藝人編織的作品。

一個編織精美、有著久遠歲月痕跡的老式竹編帶蓋竹籃,被擺放在顯要的位置,看得出主人對它的珍視。“這個老物件是我外婆陪嫁時用的盒籮。”朱國琳雙手把籃子拿下來,一仔細審視著,一邊回憶著往事。“我母親當年回孃家,也喜歡用這盒籮裝東西,每次從外婆家回來都裝滿了外婆養的土雞下的蛋……一晃就幾十年啦!”

朱國琳說,2002年因丈夫病故,她被迫辭掉在醫院的公職,接手雙田公司。公司當時處於負債的境地。公司主要的業務就是竹編生活用品,各式各樣的竹籃、大大小小的籮框、品種多樣的盒籮、功能各異的簸箕……這些產品對朱國琳來說再熟悉不過的,公司是她夫妻倆一手創辦的,從小的生活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竹編用品。

為了讓公司扭虧為盈,產品更具競爭力,剛接手公司朱國琳便跑遍了博白各鄉鎮,誠心向老藝人學習編織工藝。“我母親告訴我,外婆傳下來的那個盒籮就是博白民間藝人編織的,讓我去博白好好學習。”朱國琳說那一年她已40多歲,而且完全是一個竹編小白,但她知道自己必須儘快融入這一行業中。“那時的幹勁全是生活所迫而來的!”

她憑著學生年代喜歡美術自學的功底,對於傳統竹編工藝吸收得很快。幾個月後,她憑著聰明才智和勤學苦練,已能針對公司現有產品進行改良。一年後,公司的業務遞增,也扭轉了公司虧本的局面。

轉變觀念尋出路

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朱國琳(左二)。

面對利好的局面,朱國琳並未就此滿足。2003年,當她從廣西外貿進出口公司的老總韓霜那裡獲悉竹編在歐洲有良好的市場時,從未出過國的她帶上自己的幾件產品,便跟隨韓霜到歐洲尋找銷路。

那時歐洲對於她來說是一無所知的陌生世界,“語言不通,客戶沒有,還差一點流浪意大利街頭回不來。”原來一次談業務回來時,翻譯有急事,就把她送到地鐵後告別了。朱國琳不懂意大利文,結果坐過了站。在她孤苦無助坐在地鐵站痛哭時,一位懂一點點中文的意大利市民好心幫助了她,並送她回到了所在酒店。“自從那一次經歷後,我決心學英語。”

意大利之行對她的觀念衝擊很大,“竹編生活器具在全世界競爭很激烈,不但玉林各縣(市、區)有編織的傳統,廣西各地、湖南、廣東、江浙、福建一帶都是傳統的編織大省。在歐洲我更是看到來自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南亞的國家也是編織出口來源地。那裡的成本比起我們來說更低!”朱國琳說剛從歐洲回來時,整個人就像剛剛被一盆冷水澆透全身。“公司的出路在那裡?”

就在她苦苦冥想不得其解時,她再次看到了擺在家裡外婆用過的那個盒籮。她把盒籮捧在手裡,輕輕地轉動、觀察著,這麼好的工藝品,它是我們祖輩的智慧結晶,它能讓我們到現在都那麼喜愛,我們如何傳承發揚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它的密碼在那裡?……

“呀!我真笨!這不就是我尋覓的嘛!”一次。朱國琳把盒籮蓋子打開了又蓋上,打開了又蓋上,重複了多次後,突然靈光一閃。那裡她在意大利的一些商店、酒館裡看到的燈飾讓她與眼前手中的竹編聯繫了起來。東方側重實用主義、西方側重裝飾主義;何不把重實用的竹編設計成裝飾的燈具呢?

2005年,她全新的竹編燈飾產品出現在廣交會上。“我把傳統編織的功夫融合到了歐洲人喜歡的燈飾方面。”這些做工細緻、設計新穎的竹編燈飾吸引著大批的歐洲客戶前來洽談,這一年,大批的訂單如雪花般飛來,從竹編到藤編、芒編都有,後來還發展到了鐵線工藝。“我的產品,只是多了一條電線,一個燈泡,路子就寬了。”她的成功,還帶動了博白傳統一大批芒編工廠轉移到燈飾上來。

梅花香自苦寒來

2014年,朱國琳被評為廣西工藝美術大師,廣交會上兩次拿到陳列獎,公司成為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從一個跨界的中年女士到編織行業的自治區級工藝美術大師;從一個專門從事製造加工的公司到非遺傳承示範基地;這一路走來諸多榮譽的背後,是朱國琳不為人知的艱辛付出。

成功後的朱國琳並未止步,她深知在她的設計作品中,歐洲藝術對她影響很大。“盧浮宮等歐洲的博物館是我設計靈感的來源地,雙田的產品面對歐洲,就必須瞭解他們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她對歐洲藝術的研究,讓她的作品贏得好評如潮。目前,她的產品也主要銷往法國、意大利等國。

嚐到學習甜頭的朱國琳成立了玉林市工藝美術協會,她希望玉林的傳統工藝美術師們多出去走走。“玉林工藝美術協會先後組織會員,前往景德鎮桃溪川文創基地、北海珍珠工藝生產基地、欽州泥興陶生產基地等地考究、交流,借鑑提升本土的工藝美術門類。”朱國琳不無期待地表示,其實玉林除了編織工藝,像傳統的羽毛畫、陶瓷等都很有潛力。景德鎮桃溪川文創基地就很好地啟發我們,傳統工藝美術通過傳承、創新都是能有所突破的。

“你看這隻盒籮,它的編織紋樣、結構、工藝,那一樣不是很考究且精美的?” 面對記者採訪的朱國琳,一邊品茶,一邊若有所思地看著擺放在桌子上外婆留下的竹編盒籮,暢想著玉林工藝美術的未來。

看完朱國琳的故事

不知道您是否和小微一樣被感動了

除了感動,更多的還有勵志

歲月從不敗美人

但小微想說,歲月從不敗有夢的人

年齡、性別從來不是失敗的藉口

成功要靠雙手打拼

願每一位您在2020年都能追夢成功!

採寫:邱臨

主編:宋建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