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许多人也许见过或买过

她设计的精美编织品

然而,你却不了解她的故事

......

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妇女

经历了生活的跌宕起伏

靠自己的双手

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朱国琳

竹编盒箩是乡村人家常用的生活器具,有手提式的,有挑担式,它以结实、美观、耐用成为人们生活中装载物品的必备器皿。直到现在,塑料用品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但是,在乡村的里回娘家、走亲戚的姑娘里,竹编盒箩还是常见的 。

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广西双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产品。

传承三代的盒箩

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朱国琳幸福的一家。

在位于北流市北流镇的广西双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陈列室里,柔和的灯光下,只见展架上摆设着琳琅满目的竹编艺术品,据公司董事长朱国琳介绍,这些展品有的是她亲自设计的作品,有的是她收藏的民间老艺人编织的作品。

一个编织精美、有着久远岁月痕迹的老式竹编带盖竹篮,被摆放在显要的位置,看得出主人对它的珍视。“这个老物件是我外婆陪嫁时用的盒箩。”朱国琳双手把篮子拿下来,一仔细审视着,一边回忆着往事。“我母亲当年回娘家,也喜欢用这盒箩装东西,每次从外婆家回来都装满了外婆养的土鸡下的蛋……一晃就几十年啦!”

朱国琳说,2002年因丈夫病故,她被迫辞掉在医院的公职,接手双田公司。公司当时处于负债的境地。公司主要的业务就是竹编生活用品,各式各样的竹篮、大大小小的箩框、品种多样的盒箩、功能各异的簸箕……这些产品对朱国琳来说再熟悉不过的,公司是她夫妻俩一手创办的,从小的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竹编用品。

为了让公司扭亏为盈,产品更具竞争力,刚接手公司朱国琳便跑遍了博白各乡镇,诚心向老艺人学习编织工艺。“我母亲告诉我,外婆传下来的那个盒箩就是博白民间艺人编织的,让我去博白好好学习。”朱国琳说那一年她已40多岁,而且完全是一个竹编小白,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融入这一行业中。“那时的干劲全是生活所迫而来的!”

她凭着学生年代喜欢美术自学的功底,对于传统竹编工艺吸收得很快。几个月后,她凭着聪明才智和勤学苦练,已能针对公司现有产品进行改良。一年后,公司的业务递增,也扭转了公司亏本的局面。

转变观念寻出路

励志!玉林这位妇女编织出美丽人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朱国琳(左二)。

面对利好的局面,朱国琳并未就此满足。2003年,当她从广西外贸进出口公司的老总韩霜那里获悉竹编在欧洲有良好的市场时,从未出过国的她带上自己的几件产品,便跟随韩霜到欧洲寻找销路。

那时欧洲对于她来说是一无所知的陌生世界,“语言不通,客户没有,还差一点流浪意大利街头回不来。”原来一次谈业务回来时,翻译有急事,就把她送到地铁后告别了。朱国琳不懂意大利文,结果坐过了站。在她孤苦无助坐在地铁站痛哭时,一位懂一点点中文的意大利市民好心帮助了她,并送她回到了所在酒店。“自从那一次经历后,我决心学英语。”

意大利之行对她的观念冲击很大,“竹编生活器具在全世界竞争很激烈,不但玉林各县(市、区)有编织的传统,广西各地、湖南、广东、江浙、福建一带都是传统的编织大省。在欧洲我更是看到来自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南亚的国家也是编织出口来源地。那里的成本比起我们来说更低!”朱国琳说刚从欧洲回来时,整个人就像刚刚被一盆冷水浇透全身。“公司的出路在那里?”

就在她苦苦冥想不得其解时,她再次看到了摆在家里外婆用过的那个盒箩。她把盒箩捧在手里,轻轻地转动、观察着,这么好的工艺品,它是我们祖辈的智慧结晶,它能让我们到现在都那么喜爱,我们如何传承发扬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它的密码在那里?……

“呀!我真笨!这不就是我寻觅的嘛!”一次。朱国琳把盒箩盖子打开了又盖上,打开了又盖上,重复了多次后,突然灵光一闪。那里她在意大利的一些商店、酒馆里看到的灯饰让她与眼前手中的竹编联系了起来。东方侧重实用主义、西方侧重装饰主义;何不把重实用的竹编设计成装饰的灯具呢?

2005年,她全新的竹编灯饰产品出现在广交会上。“我把传统编织的功夫融合到了欧洲人喜欢的灯饰方面。”这些做工细致、设计新颖的竹编灯饰吸引着大批的欧洲客户前来洽谈,这一年,大批的订单如雪花般飞来,从竹编到藤编、芒编都有,后来还发展到了铁线工艺。“我的产品,只是多了一条电线,一个灯泡,路子就宽了。”她的成功,还带动了博白传统一大批芒编工厂转移到灯饰上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

2014年,朱国琳被评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广交会上两次拿到陈列奖,公司成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从一个跨界的中年女士到编织行业的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从一个专门从事制造加工的公司到非遗传承示范基地;这一路走来诸多荣誉的背后,是朱国琳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

成功后的朱国琳并未止步,她深知在她的设计作品中,欧洲艺术对她影响很大。“卢浮宫等欧洲的博物馆是我设计灵感的来源地,双田的产品面对欧洲,就必须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她对欧洲艺术的研究,让她的作品赢得好评如潮。目前,她的产品也主要销往法国、意大利等国。

尝到学习甜头的朱国琳成立了玉林市工艺美术协会,她希望玉林的传统工艺美术师们多出去走走。“玉林工艺美术协会先后组织会员,前往景德镇桃溪川文创基地、北海珍珠工艺生产基地、钦州泥兴陶生产基地等地考究、交流,借鉴提升本土的工艺美术门类。”朱国琳不无期待地表示,其实玉林除了编织工艺,像传统的羽毛画、陶瓷等都很有潜力。景德镇桃溪川文创基地就很好地启发我们,传统工艺美术通过传承、创新都是能有所突破的。

“你看这只盒箩,它的编织纹样、结构、工艺,那一样不是很考究且精美的?” 面对记者采访的朱国琳,一边品茶,一边若有所思地看着摆放在桌子上外婆留下的竹编盒箩,畅想着玉林工艺美术的未来。

看完朱国琳的故事

不知道您是否和小微一样被感动了

除了感动,更多的还有励志

岁月从不败美人

但小微想说,岁月从不败有梦的人

年龄、性别从来不是失败的借口

成功要靠双手打拼

愿每一位您在2020年都能追梦成功!

采写:邱临

主编:宋建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