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辭職救華為,華為女皇孫亞芳,是怎麼用7年成為華為董事長?

說到華為孫亞芳,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誰,但一說到華為任正非,就人盡皆知了,所有人都知道華為是任正非的,但殊不知,孫亞芳才是華為的董事長,她在華為被稱為是華為的女皇。

近些年華為在一大批優秀人才的努力下,成為了中國智能手機領域面向世界的響亮名片,是中國智能手機的王者。因為擁有一大批優秀人才的合力付出,才成就了今天如此強大的華為。而孫亞芳就是眾多優秀人才中的重要人物。

孫亞芳出生於1955年,1992年才進入華為,那年她已經37歲了。在進入華為之前她曾是北京信息應用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師,進入華為後,孫亞芳工作的部門是市場部,擔任市場部的工程師。

兩度辭職救華為,華為女皇孫亞芳,是怎麼用7年成為華為董事長?

孫亞芳在市場部工作出色,她不僅擁有出色的對外溝通交流的能力,還通過自己廣泛的人脈幫助華為度過了眾多難關,很快孫亞芳就被提拔了,成為了華為市場部的總裁。孫亞芳是個特別果敢和剛毅的女性,在華為遭受重大危機中,幫助華為力挽狂瀾,度過危機。

第一次危機是在1995年,在華為成立的第九個年頭中,華為的內部出現了大震盪,任正非發現,資歷越老的員工開始越發懶散,工作沒有積極性,嚴重影響了華為的發展,使華為的發展止步不前。孫亞芳帶頭辭職,提出了“先辭職,再競崗”的口號。

在孫亞芳的帶頭辭職下,華為的人事得到了整頓,優化了華為的員工系統,提高了公司的運作和管理能力,此次離職風暴也讓孫亞芳在公司奠定了基礎,贏得了人心和名望。與此同時,孫亞芳也開始著手研究構建符合華為的人力資源體系。

在1997年,孫亞芳引進了IBM管理體系,在這套體系的管理下,華為廣納賢才,吸引了大批優秀人才,為華為的崛起提供了基礎保障。在這個基礎上,孫亞芳開始重構華為的管理系統,建立了育、用、留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並開始起草《華為基本法》,於1998年開始正式實施,華為成了首個擁有自己公司法律體系的公司。

兩度辭職救華為,華為女皇孫亞芳,是怎麼用7年成為華為董事長?

華為公司崇尚狼,認為一個企業要想能長久的發展,需要有狼性,狼行千里吃肉,狼性永遠不會過時,企業要想生存發展,不僅需要時刻要有創新還要保持敏銳的嗅覺。要時刻保持好學、創新、團結和獲益。

對於激活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的精細程度,孫亞芳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對於員工安於現狀,惰性強的員工,孫亞芳建立了一套評價系統,“評價無時不在,評價無處不在”。對員工工作的細緻程度,小到衛生間的微小細節,司機接送客人的準時程度都在考核內。孫亞芳是整個華為有序運轉的主心骨。

在1998年華為因為內部風波,設立了董事長一職,因為孫亞芳出色的能力,被任正非提議選為做董事長,任正非主內,孫亞芳主外。自此,孫亞芳開始了她在華為的孫亞芳時代,引領華為走向了華為的黃金時代。

“人怕出門,豬怕壯”,口碑、名氣響亮起來的華為,開始被各種惡言、謠言攻擊,一點小事,都能被大做文章,在“李一男事件”、“員工過勞死”等事情上,孫亞芳總是第一事件站出來,平息各種謠言風波。

兩度辭職救華為,華為女皇孫亞芳,是怎麼用7年成為華為董事長?

按資歷論薪酬,是一眾公司的慣例,華為也不例外,但此種制度,會磨滅員工的積極性,導致新鮮血液得不到流通,嚴重阻礙公司的發展,因此繼第一次浩浩蕩蕩的離職風暴後,在2007年,孫亞芳又帶頭開始了更換工號的浩浩蕩蕩的離職風暴。作為001工號的孫亞芳和任正非率先帶頭離了職,在此次離職風暴中,華為拿出了10億作為對員工的補償。

在孫亞芳的帶動下,華為共有有6687名員工主動申請離職,繼續申請上崗的有6581名,52名員工正式離職,還有38名員工退休。此舉對華為的人事變動又是一輪新的洗牌。煥活了華為,給華為增進了新的能量。

2018年,64歲的孫亞芳卸任了華為的董事長,隱退了。孫亞芳從1992年入職華為,到2018年從華為離開,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孫亞芳僅用7年的時間就從市場部的工程師上升到董事長,在華為的眾多危機中,力挽狂瀾,給華為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跟任正非一內一外,互相配合,帶領華為走向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