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公司裡上位的從來不是老實人?


為何在公司裡上位的從來不是老實人?


縱觀歷史,放眼職場,但凡上位者,從來都不是什麼忠肝義膽、古道熱腸人士,而恰恰是一些我們所不屑,甚至鄙夷的人,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

這些人城府極深、心機重重;永遠笑臉相迎,內心卻是冷若冰霜;謹言慎行,說話做事妥當;圓融靈活,人見人愛………

而他們之所以能在職場上呼風喚雨,遊刃有餘,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存在即合理。

  • 愛智求真,從來都不是職場進階秘方。

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因此很多人進入職場後,也始終牢記這一至理名言,全部心思撲在了本職工作和具體業務上,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於人際關係和職場攻略,不屑於提及,總認為這是歪門邪道,不務正業。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那些一門心思鑽研業務的,最多也就是一個技術人員或骨幹,成不了管理者,說的再透徹一些,就是流水線或分工協作鏈條上的一個螺絲釘。

反觀那些業務能力平平,但深諳為人處世之道的,其職場之路卻是出乎意料的順利,有些已經成為了老闆身邊的紅人,在一定程度上,普通員工的命運是被這些人所左右的。

而這種現象背後折射出的又究竟是什麼呢?筆者之前的兩篇文章中有所提及,詳見《職場易跳“坑”之17:專注“做事”》《老闆選擇管理層的標準從來都不是工作能力,而是其以毒攻毒的能力!》。

當然,我並非規勸大家撇棄愛智求真的精神,而是要結合自己的性格特點,明確自身定位,即判斷自己到底是適合做一個技術人員,還是管理人員? 再去考量自己的職業規劃。


為何在公司裡上位的從來不是老實人?


  • 陽奉陰違,老實人永遠不會。

誠信、誠實,一直被我們視為傳統美德,因此,有些職場人不論是對上司,還是下屬,均坦誠相待,無絲毫隱瞞,簡直就是一個透明人,也有人說,這才叫活得任性。

按理說,如果大家都能這樣,不是很好嗎,但社會進化至今,人與人之間那種微妙的關係,已回不到最初了,不知這是否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

如果是中層主管,當老闆或上司問起具體情況來時,你難道會將全部實情和盤托出,而絲毫不在意其中的難言之隱?或者不擔心因彙報真相而被撤職?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這時候沒幾個是真勇敢的。

還有,面對老闆的各種指令,不乏有一些不能落地,很難執行的,難道你會直接告訴老闆,這個殘酷的真相,掃了他的興嗎?老闆們大多不喜歡別人否定他的想法,這也就是溜鬚拍馬成為職場頑疾的主要原因。

  • 太堅守原則和正義,老實人不懂得圓融迂迴。

對於老實人來講,世界非黑即白,因此在他們的字典裡,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哪有那麼多的不得已和說不清,這種愛恨分明的性格,也讓他們在職場中屢屢受挫,得罪了不少人。

為何在公司裡上位的從來不是老實人?


當他們發現主管或同事的缺點時,立刻在心裡劃清了界限,當然,他們也必然會將這種反應寫在臉上,落實在行動上,有的還會在跟老闆的溝通中,不經意間將這種情緒表露出來,證明自己是多麼地忠誠可嘉。

比如,他們覺得主管不負責任,喜歡和稀泥,還經常隱瞞真相,便十分衝動,甚至想一股腦地將這些報告給老闆,覺得老闆不知實情,被矇蔽。

其實這些都是價值觀的不同引起的,老實人對於與自己三觀不合的人,是無法很好地進行溝通和合作的,包容性極低,這也與他們的性格有關。

不能容人者,勢必人也不能容他,這便是老實人不能做管理者的主要原因。

  • 口蜜腹劍,老實人從來都不屑。

唐朝李林甫,表面上十分友好,但內心異常險惡,因此被世人貼上了“口蜜腹劍”的標籤,而職場中也不乏其人,表面上與你和和氣氣,甚至讚美奉承有加,但實際上已經給你挖了一個大坑,正在等你跳呢。

比如有些人為了博得你的好感,也是為了日後合作順利,少一些摩擦,會經常在眾人面前恭維你,奉承你,讓你覺得他對你十分友好,放鬆對他的警惕,誤以為你們是一個陣營。

殊不知,卻經常揹著你,在領導面前羅列你的各種不是,將你的缺點放大,甚至別有用心地造謠誹謗,對你的行為進行各種惡意揣測。

更有甚者,會故意和你套近乎,偶爾釋放一些小秘密給你,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等你徹底對其放鬆警惕後,便會不經意間,偶爾讓你吐槽、抱怨或洩露一些機密,而這些,正是其日後制約你的把柄。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我就是一個老實人,那該怎麼辦?其實很簡單,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實人。

小職場,大社會,更多分享,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職場紅與黑(zhichanghongyuhe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