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武漢‖吳飛飛:既然“滯留”,乾脆“志願”


“我是中山火炬區宣傳文體服務中心的一名黨員,請問你們需要志願者嗎?”2月14日,吳飛飛走進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道鳳凰臺社區工作站,報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那之前,於1月18日帶著妻兒從廣東中山回湖北武漢過年的吳飛飛怎麼也沒想到,幾天之後他就將和家人一起置身於一場危險風暴的中央。爆發得猝不及防的疫情,打亂了他們原來的計劃,在經歷過恐慌、焦慮繼而滯留武漢後,看著被困的900餘萬武漢市民因為封城的嚴格管控,連原來最平常的衣食住行、求醫問藥都困難重重,這位在中山工作了十餘年的“武漢伢”便決定要做點什麼。


於是,就有了文初的那一幕。


從那天起,吳飛飛便和那千千萬萬名“城市新基礎設施”——志願者們一起守護武漢,他們與前線的醫護人員、基層工作者及所有的市民共同攜手,與新冠肺炎疫情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正面較量。

人在武漢‖吳飛飛:既然“滯留”,乾脆“志願”

吳飛飛在社區卡點值守

主動報名:“工作需要多摸索”

已經兩年未回武漢過年,吳飛飛一家做足了準備,打算陪父母過上一個熱鬧的春節,然後於大年初四返粵。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武漢發現的新型病毒很快被證實了存在人傳人現象。1月23日凌晨,武漢宣佈封城的消息更是讓世界震驚。

所有的人頓時陷入恐慌,母親剛好還身患感冒,兩位老人無比憂心滯留武漢的兒孫輩們的健康,讓吳飛飛很是不忍,訥於言的他覺得,還好自己回來了,陪伴也許就能給父母最大的力量。

人在武漢‖吳飛飛:既然“滯留”,乾脆“志願”

搭建帳篷

隨後的春節是驚心動魄,武漢的疫情日益嚴峻,並開始在全國各地蔓延,病例多的地方也開始封城,全國從上到下開始動員,一場全民抗疫戰爭在無形中打響。

得知吳飛飛滯留武漢,中山火炬區宣傳文體服務中心的領導和同事們都十分關切,多次致電問候,單位領導更是叮囑:不要有後顧之憂,安心留守,保重身體。

還好,母親的感冒慢慢地好了,這讓吳飛飛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宅在家裡,陪伴父母妻兒,看似歲月靜好,而新聞裡每天更新的病例數字讓人觸目驚心,感染倒下的前線人員讓人惋惜痛心,全國趕來支援的醫護人員和子弟兵讓人感動窩心……吳飛飛便想:既然滯留,何不做點什麼?

吳飛飛曾有過6年的社區工作經驗,當武漢宣佈更嚴格管控社區後,他深知在這樣艱難的時候,人數有限的社區工作必定任務異常繁重,極度缺少人手。

人在武漢‖吳飛飛:既然“滯留”,乾脆“志願”

分發物質

於是他主動找到社區報了名登記了資料,便立刻“正式上崗”了。武漢的冬天極度陰冷,疫情的來勢兇猛,一切的工作都處於忙亂狀態。

吳飛飛說:“一切都得摸索。”他所在的鳳凰臺社區是一個四通八達的開放式社區,有2500餘戶萬餘人口,樓宇多且分散,圍合難度大,社區工作人員卻只有8位,工作量可想而知。

社區圍合需設立出入卡點,出入卡點需要搭建工作帳篷。可是,誰也沒有搭帳篷的經驗,面對帳篷材料,他們只能摸索,網上查方法,一根根零件地試著湊,摸索很久,才最終把帳篷搭建好。

人在武漢‖吳飛飛:既然“滯留”,乾脆“志願”

社區宣傳

剛設立卡點的時候,社區的醫療物資很缺,僅有的一把額溫槍還是壞的,無法準確測溫。後幾日,隨著國家的撥付和社會各界的支援,社區終於分到了額溫槍,可以為出入人員準確檢測體溫。

為了防止氣溶膠傳播,社區需要進行消殺,那時,專業消殺隊伍還沒下來,大家又都沒有使用消毒桶的經驗,吳飛飛他們只好又是一通摸索,最後熟練使用消毒桶,將消毒水均勻地噴撒到社區每個角落。

人在武漢‖吳飛飛:既然“滯留”,乾脆“志願”

社區消殺

最開始由社區統一上門配送居民生活物質的時候,沒有經驗加上人員少,這項工作異常辛苦,大家通常是從早忙到晚,累得腿都不像自己的。後來大家慢慢地摸索出方法,按網格分片,建立微信群通知居民分批分時前來領取,對於老人或行動不便人士則還是送貨上門,摸索加實踐,社區生活物質配送逐漸變得有序。

工作一天天地做,問題一項項地解決,新聞的及時公開,全國的舉力支援,武漢市民的恐慌慢慢地消散一些,開始接受並配合抗疫工作,吳飛飛也覺得踏實了許多。

人在武漢‖吳飛飛:既然“滯留”,乾脆“志願”

卡點值守

工作的困難得到解決,但是口罩的問題卻又冒了出來。家裡的口罩儲存就是吳飛飛剛回來時去藥店搶購到的一盒50個普通口罩。做志願工作後,每天去卡點值班和回家防護至少需要兩個,還經常臨時有事有額外消耗,眼看50個很快就要見底,吳飛飛只好向上海的同學求助,同學立馬想辦法湊了40個口罩快遞給他以解燃眉之急。

默然堅守:“只是在家做的一點小事。”

每天準時在家吃了飯,趕去卡點值守;沒有人換班無法上廁所,就自備一個塑料袋;不是值班時間,但只要在群裡看到運菜的車到了,就立刻趕去幫忙卸貨……就這樣,吳飛飛每天在社區做著進出人員登記、體溫測量、內部消毒、宣傳走訪及其他服務工作。

人在武漢‖吳飛飛:既然“滯留”,乾脆“志願”

檢測體溫

自從做了志願者,為了保障家人的安全,吳飛飛就開始獨居一室。只有普通口罩的他每天去卡點值守都必須路過新洲區設在邾城街全民健身中心的方艙醫院,為了減低風險,不管什麼天氣他都只能繞遠路走去卡點,下班回家必須在門口消毒換衣服,再進門衝熱水澡,在家時他儘量少說話,儘量不和家人接觸,默默地獨處以求降低家人的健康風險。

吳飛飛就這樣默默地工作著,為了不讓中山單位的領導和同事擔心,他一直沒有和他們說自己在武漢做志願者的事情。

直到近日,吳飛飛女兒在和同學微信聊天時,無意說了一句“我爸爸在做志願者”,而女兒同學的父親正是吳飛飛的同事,在旁聽到的同事很是感動,便向單位進行了彙報。中山火炬宣傳文體服務中心在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多次電話聯繫遠在武漢的吳飛飛,叮囑他做好防護保重身體,併為他的義舉加油打氣。

疫情結束:“帶孩子們去游泳。”

“真的沒什麼,我不過是在家做的一點小事。”這是吳飛飛在電話裡對記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但是,正是這樣的“小事”,讓社區的居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人在武漢‖吳飛飛:既然“滯留”,乾脆“志願”

鳳凰臺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合影

那次,在卡點值守的吳飛飛和上海同學打電話溝通口罩事情的時候,正好被一位在樓上曬被子的居民聽見。居民主動和吳飛飛聊起天來,兩人低頭抬頭地寒暄了一會家常後,該居民從樓上扔給吳飛飛一個袋子,吳飛飛拾起打開來看,裡面有幾個口罩和幾包零食,樓上的居民對他說:零食給孩子們吃!吳飛飛站在寒風裡抱著那個袋子,感動了許久。

還有一次,在為一位老人送菜的時候,那位多年沒見吳飛飛的老人家居然認出了他,老人誤以為他從廣東中山回到武漢上班了,得知吳飛飛是在做志願者以後,老人豎起了大拇指:好樣的,武漢伢,就是“不服周”!

“這次,武漢真的犧牲很大。”吳飛飛對記者說,“但是,現在好了,抗疫工作都進入了正規,病患都被徹底摸排、隔離收治,前線的醫護人員英勇奮戰,讓我們漸漸看到抗疫勝利的曙光,只要繼續堅持服務好居民,等待解封的那天來臨就好。”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當記者問到這個問題,吳飛飛難得地在電話那端笑了一下,然後還是很平淡地回答說:“應該是帶孩子們去游泳吧,因為兒子說了很多次想去游泳,再就是全家人痛痛快快去吃頓好吃的!”

人在武漢‖吳飛飛:既然“滯留”,乾脆“志願”

分發物質

是的,生於斯長於斯的吳飛飛沒有什麼華麗的言辭,他只是愛故鄉這座城市,愛這裡的四季風景,他同樣也愛第二故鄉中山和中山的人,他只是想為自己愛著的城市、愛著的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說很多滯留武漢的在外工作者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但是,正是因為有著許許多多吳飛飛這樣的人,做了許許多多他們認為微不足道的事情,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才能在這樣一個異常艱苦的時刻保持著秩序。也正是成千上萬的吳飛飛們,鑄牢了一道道基層疫情防線,構築起了中華民族抵禦災害時的鋼鐵脊樑。【來源:中國武漢傳媒 作者:郭潔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