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學詩:詩經之下泉

這在一首諷刺詩,通過對古代美好生活的嚮往,表現了詩人對所處時代的不滿,如果滿意了,就不會有這首詩了。

【冽(liè)彼下泉, 浸彼苞稂(láng)。】

"冽"是冷冽的,寒冷的。

"下泉"就是地下湧出的泉水。

"苞",茂盛的,叢生的。

"稂",野草。

看那寒冷的泉水,從地下汩汩湧出,滋潤了各種野草。

春節學詩:詩經之下泉

【愾(kài)我寤嘆, 念彼周京。】

"愾",憤慨。

"周京"就是周朝的首都。

詩人憤慨的感嘆,深深地懷念著西周時期的首都。

為什麼要感嘆呢?因為詩人所處的曹國,國君貪圖享樂,不理朝政,賢人退位,小人把持朝政,搞得朝廷上下,烏煙瘴氣。詩人因此想起了西周時期,當時周王朝有很大的威嚴,各個國家都聽從其命令,在周王朝的管理下,各個國家的政治還算不錯。

春節學詩:詩經之下泉

【冽彼下泉, 浸彼苞蕭。】

"蕭",一種野草,即艾蒿。

詩人看著地下水不斷的從地下冒出來,浸潤著艾蒿。這些野草象徵著小人,賢人君子被罷黜,小人趁勢佔據朝廷高位,攫取國家利益,詩人目睹此種情況,卻無能為力,只能無奈嘆息。

【愾我寤嘆, 念彼京周。】

"京周"和"周京"一樣,通過調換文字次序,增強詩人的表現力。

春節學詩:詩經之下泉

【冽彼下泉, 浸彼苞蓍(shī)。】

"蓍",蓍草,古代多用於占卜。

冷冽的泉水滋潤了各種野草,蓍草也是其中之一,不僅說明小人的多且雜,而且詞句不同,語義也隨之更加深入。

春節學詩:詩經之下泉

【愾我寤嘆, 念彼京師。】

"京師"也是首都的意思,詩人不斷的懷念西周初年時的首都,那時候周王朝還有威嚴,能夠管束天下各國,

【芃芃(péng)黍苗, 陰雨膏之。】

"芃芃",指莊稼蓬勃茂盛的樣子。

"膏",滋潤。

在那時候,莊稼都種的蓬勃茂盛,綠油油的很有生命力,老天爺彷彿也知道莊稼什麼時候需要雨水,在適當的時候就會堆積起一片烏雲,撒下一片甘霖。

春節學詩:詩經之下泉

【四國有王, 郇(xún)伯勞之。】

"四國"就是四方的封國。

"有王"是說各諸侯國都尊重周天子,朝拜周天子。

"郇伯"是西周時的大臣,是治理國家的功臣。

詩人回想起那個時代,天下各國都朝拜周天子,朝廷裡還有郇伯這樣的忠臣義士,天下太平,各國都遵守為臣之道。


春節學詩:詩經之下泉

這首詩並沒有一句批評當時世道的話,而是通過不斷的提起古代美好的時光,讚美古代的施政,達到了作者諷刺當時當世的目的。就像我們批評某一個人時,並不說他本人怎麼樣,而是說一個君子應該怎麼怎麼樣,是一個道理。

我們再最後讀一下這首詩:

冽(liè)彼下泉, 浸彼苞稂(láng)。愾(kài)我寤嘆, 念彼周京。冽彼下泉, 浸彼苞蕭。愾我寤嘆, 念彼京周。冽彼下泉, 浸彼苞蓍(shī)。愾我寤嘆, 念彼京師。芃芃(péng)黍苗, 陰雨膏之。四國有王, 郇(xún)伯勞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