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多少80、90後陷入了金融危機?怎麼看?

深谷道人243


現在的80後,90後真是不易,經濟增長放緩,機會增量相對少了,但是房價增長卻比較快。本次疫情,也會讓一些年輕人失業或者收入下降。但是當前80、90後的負債普遍比較高,放貸、車貸、花唄甚至有些人借網貸,遇到經濟危機,比較難熬!

不過疫情也給了一部分80 90後機會,疫情期間,有些行業還是很火爆的,比方說零售直播,遠程知識分享等,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一些人,在這個期間,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這個世界,總體來說,機會是平等的,多觀察,多學習,多實踐,少抱怨總是沒有錯的!


律界諸葛


我想這個問題我回答挺合適的,我本身就有網貸的負債,金額雖然不多。

每個院還網貸大概要6000多,之前工作還挺好,慢慢還也能還完。

不過過年回到老家之後,突然發生了疫情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年前剛把工作辭了,想年後換份工作。沒想到疫情發生之後,開始隔離。

我現在老家小區都不讓出去,圍著柵欄,訂的鐵皮。

可是網貸還是要還,信用卡也需要倒。

碰到這種事,我只能希望那些網貸公司能給點緩衝期間。不過還是失望了,錢必須按時間還。

只有借唄延期了,有錢花連人工客服都找不到了。錢站延期一天就100,這黑心也沒辦法。籤合同,屬於民事糾紛,找不到人做主。

沒工作,還要還款。怎麼辦?

這是所有負債人的想法。

心理素質低的人都可能會輕聲。

我很懷疑,這次疫情到底是考驗著誰呢?





偶爾喜歡看美女


今年這場疫情,的確打亂了很多人的工作計劃和生活習慣,在家裡呆的太久了,第一次感覺這個年過得特別漫長,年前定好的同學聚會被迫取消了,難得馬路上人少車少,出來逛街不堵車,可惜路都封了,哪裡都不能去,油費都省了不少。

如果是80、90後,作為家庭之主,房貸車貸,的確是件頭痛的事情。我82年的,現在還剩房貸,不過還好,三千不到,沒感覺到多大的壓力。

一場無情的疫情,剛好也檢驗一家公司的實力,公司規模小的,資金週轉困難的話,疫情期間,員工沒辦法上班,公司就會找到原因少發員工工資,對於有債務的員工來說,很容易陷入金融危機。

幸好我公司除了過年帶薪,政府規定疫情不能上班的,也是帶薪的,而且還跟以前一樣,每月那天準時出糧。

不管怎樣,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大家能正常上班,這樣才能少點金融危機。


努力搬磚過日子


目前認識的人中都還沒有出現失業的情況,但是我也感覺我都快要被公司炒掉了。如果真失業了,暫時讓老公養著,自己也努力去找工作,要是兩個人都失業了,自己手頭的積蓄還是可以支撐一段時間。相信自己在積蓄花完之前會找到新出路的。


80後老啊姨


我也算一個,疫情發生到今天。我還沒有出門賺錢呢,房貸要還,正常開支,關鍵就是還有貸款呢,這個沒法不還啊。希望國家可以儘快讓我們去打工,我也沒有什麼奢望國家可以給減免,自己做的孽自己承擔吧。



冬天的松樹


您好,用“金融危機”這個詞略有不妥,個人最多算得上是“信貸危及”。

說到有多少人,我就是其中之一,我相信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原本以為“不上班,有吃有喝有wifi,就能宅到天荒地老”的人,如今都強烈期盼上班的日子,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負債。

數據表明,目前中國年輕人平均負債在13萬左右,而90後人均負債12萬,80後人均負債在20萬左右。

我,一個80後;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還在依靠父母資助的兒子;一個結婚6年的丈夫;一個負債累累的失敗者。如今又碰上這疫情,可謂是雪上加霜,最關鍵的是我還是個湖北人,復工遙遙無期,家裡能吃的已經不多了,也沒有積蓄,都是父母在撐起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很多時候我甚至想放棄,但現實不會容我這麼“不負責任”,因為現在我不是為自己而活,上有老,下有小,再難也要挺下去。

希望總會有的,你要這樣想,比起那些露宿街頭的人,你依然是幸福的,不如趁這段時間好好冷靜的思考一下,疫情過後該何去何從,不要擔心逾期之類的,因為你現在再怎麼也是無能為力,不如就順其自然,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衍良


為什麼多數的80後,90後會陷入金融危機呢?


簡淨軒看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過於自信,在資產配置方面加槓桿太多,認為自己未來的變現能力強,資產多為房產,或者有汽車消費貸款。

這一點,在跟多數的80後客戶溝通起來特別明顯。過於自信,第一是因為年齡正處於在青壯年,對未來飽含熱情,因此在資產配置上,加大了房產投資力度,反而用於自身生活的現金流並不多,而一旦因為疫情停止工作,收入立馬中斷,但房貸,車貸 還要 還,因此陷入經濟危機。

二、80、90後多數為負債式生活,即先消費後還款,這個時代是信息時代,也是金融時代,支付寶的花唄,借唄,京東的白條,銀行的信用卡,信貸工具越來越多,給超前消費提供了資金支持,也給許多消費失去理性的青年人制造了更多口子。

疫情過後,現金流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都顯得尤為重要。所以,青年人應該優化資產配置,應該削減消費支出,釋放現金流,配置應急的資金,以及風險保障資金,以體力獲取收入的都是勞動性收入,身體健康是收入的前提,所以,風險保障也是極為重要的。


簡淨軒語


80、90後多數為負債式生活,即先消費後還款,這個時代是信息時代,也是金融時代,支付寶的花唄,借唄,京東的白條,銀行的信用卡,信貸工具越來越多,給超前消費提供了資金支持,也給許多消費失去理性的青年人制造了更多口子。

疫情過後,現金流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都顯得尤為重要。所以,青年人應該優化資產配置,應該削減消費支出,釋放現金流,配置應急的資金,以及風險保障資金,以體力獲取收入的都是勞動性收入,身體健康是收入的前提,所以,風險保障也是極為重要的。



會計索索


疫情只是加速了財務危機的爆發相信很多80後90後自己也知道早晚這一天都會來,只是沒想到以這種方式來臨至少給其他人看來是因為疫情客觀原因造成多少留了點臉面

如今車貸、房貸、花唄、白條和各種網貸早已讓我們不堪重負很多人都在努力掙錢還債可是到了年底統計,媽呀!又多出好幾萬甚至更多!

債務早點爆發也是好事,再也不用拆東牆補西牆每天也不用焦頭爛額的找錢還款。通過這次疫情很多人逾期還不了款催收公司也不會像之前那樣玩命的催讓人生不如死,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大腦終於得到歇一歇可以梳理一下自己的債務接下來該如何償還。

有停止以貸養貸才能真真正正的償還完各種欠款,我們想通過掙更多的錢趕緊把貸款還完可惜利息增加的速度遠遠超過掙錢的速度。財務危機讓我們生活變得很困難起碼切斷了各種貸款來源不需要再額外支付更多利息,重心也可以迴歸到工作上接下來就交給時間一筆一筆的結清欠款。

80後90後挺住!只有熬過這道坎才能重新過上平靜的生活,沒有人願意活在整天被無止休的催收中。


你的少年X


本來國內很多年輕人,每個月拿著不低的工資,而到月末就基本用完,下個月發了工資繼續使用,每個月也基本沒有剩下多少錢。更有甚者,每個月的工資還不夠花,很多90後年輕人都過起了信用卡透支、花唄借錢的生活、而這樣的日子一直是相安無事。

直到今年一月份,國內爆發新冠肺炎病毒,為了防控疫情,很多人連續好幾個月沒有上班,而沒有上班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來源,更要命的是,就算是後面到了全面復工的日子,可能還有人會接到失業的通知。這給本來就沒有任何積蓄的年輕人雪上加箱,因為連續沒有收入進賬,很多年輕人陷入金融危機之中。

之前年輕人為什麼不多積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呢?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80後、90後購房、購車都要貸款,餘下的工資收入還要養育後代,現在的孩子都要富養,不能窮養,所以往往幾年下來,也存不下多少錢了。遇到風險來臨,出現危機就很正常。

第二,90後的年輕人,他們小時候的生活過得要比70後一代優越很多,長大了也比較接受歐美國家的提前消費、透支未來的理念。所以,現在的90後基本上都是月光族。據資料顯示,90後群體人均負債高達12.7萬,所以每個月有大量的債務要償還,一旦遇到待在家裡休息,不能工作,90後就沒有收入來源,馬上就陷入了金融危機。

第三,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還年輕著呢!後面也有大把的賺錢的機會,趁著年輕應該好好享受,再加上國內通貨膨脹這麼歷害,將來是個怎樣的結果也不一定呢,現在拼命存錢沒什麼意思,花錢才是享受人生,張揚個性,結果他們就沒有考慮萬一發生突發事件,家裡沒有什以存款,不要説還債,就連吃飯都成問題了。

通過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增加了大家防控應對突發事件風險的意識:一方面教會了年輕人群體“量入為出”,就是你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理性消費,千萬別把錢都花完了,萬一遇到突發事情,沒撐上幾天就不行了。另一方面,先算一下自己每個月要花多少錢,然後留夠6個月的資金,把這筆錢存活期也好,或者購買貨幣基金,這樣又安全,又可以隨時支取。

當然,對於80、90後年輕人如果發生了金融危機,社會各方面都應該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政府應該組織適當的減稅、減稅甚至免租,扶持企業,並鼓勵企業不要裁員。而銀行可以在突發事業之後,暫時將償還房貸時期延後。這樣可使陷入危機中的年輕人慢慢恢復過來。大家從此之後就可明白,要多存點錢,以防突發事件。這也就是中國古人所説的“積穀防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