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

手機用戶66862303282


行政編制是指是指機構編制管理部門根據行政部門的職能、性質、崗位核定的工作人員的編制。使用行政編制的,主要是黨政機關,主要是指黨委機關和政府工作部門,比如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財政局、公安局、人社局、農業農村局等。除此之外,還有人大、政協機關人員,法院、檢察院機關人員,工會、婦聯、團委等人民團體組織機關人員。專門供公檢法、政法委、司法局機關人員使用的行政編制,又叫作“政法專項編制”,是行政編制的一種。

行政編制對應的是公務員身份,除實習期未滿或者因其他原因未申批之外的人員,全部為公務員。還有一種說法,是將行政單位中專門供工勤人員使用的工勤編制,也劃分到行政編制之中,這種劃分辦法是對是錯暫且不論,但極易引發誤會和爭議。行政編制為省管編制,由省級機構編制部門統籌管理,調節使用。根據機構編制管理要求,行政編制以2012年底數為基數,只減不增,體現行政審批改革中簡政放權的目的。

事業編制是指機構編制管理部門根據公共文化、教育、衛生等公益服務需要,按照事業單位職能、性質、崗位核定的工作人員的編制。使用事業編制的,多為承擔公益服務職能的基礎教育、公共文化、公共衛生等機構,多為黨委機關、政府部門下屬機構,也有部分黨委政府直屬管理的事業機構。事業編制主要分為全額、差額、自收自支三種,改革後將以全額為主,差額減少使用,自收自支撤銷。

使用事業編制的有兩類人員,一類是參公人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主要是承擔行政執法職能的人員,以及根據新《公務員法》第112條規定的“法律規定承擔公共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由組織部門核定的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隨著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事業單位不再承擔行政職能,這類事業單位數量將越來越少。如果原來參公的事業單位不再參公管理,單位中原來已經取得參公身份的人員,也將隨崗位變化,按照相應的轉隸辦法,轉為事業人員。

事業編制主要被使用於公益服務職能的事業單位,也就是改革後的“純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後,事業單位將以公益類為主要存在形式,事業編制也將以全額編制為主要存在形式。事業人員實行“全員聘用制”管理,逐步走上合同制管理模式。


職言管語


行政編和事業編是我國機關事業單位設立的兩種身份特質。作為體制內的兩個身份主體,兩者有相同之處,也有很多不同。

行政編

行政編是指國家黨政機關及部分群團組織使用的編制,即公務員。像政府口的政府辦、發改委、財政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市場管理局、人社局、工信局等,黨口的委辦、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紀檢委等,群團組織的工會、共青團、婦聯、供銷社、社科聯,政法口的法院、檢察院、司法局,還有人大、政協等機關在編人員,都是行政編制。行政編制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必須在行政或執法崗位;二是由財政全額供養;三是必須參加考試獲得。

行政編制不像事業單位那樣區分很多類型,它只有一種編制性質。不過在行政機關存在部分工勤人員,使用的是行政工勤編制,由於他們的身份是工人,不具備提拔使用的條件,與公務員存在本質區別,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一種編制,至多是一種身份和待遇的象徵。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屬於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隨著行政編制的逐步核減退出歷史舞臺,未來行政機關將只有行政編一種編制存在。很多人常說的政法專項編制也是行政編制的一種,只是因為職能需要進行管理方式的區分而已。

事業編制

事業編制是指機構編制部門根據事業單位職能屬性設置的編制。事業編制主要存在於科技、教育、公共文化和衛生服務領域,主要職責是代替政府為社會提供各類公益服務。使用事業編制的,像學校、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醫院、報社、電視臺、疾控中心、防疫站、救助站、福利院、就業服務中心、企業服務中心、體育中心等,多數是各類黨政機關的二層機構,或者黨委政府的直屬機構。按照職能區分為行政執法類、公益類和生產經營類三種。其中,行政執法類未來將全部轉行政,或剝離行政職能轉公益;公益類大體保持現狀,部分公益二類、三類或進行整合剝離收費和經營職責轉公益一類,或者剝離公益職責轉企。生產經營類按照計劃將在今年年底全部轉企。

事業編制按照財政供養方式區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三種。全額撥款主要存在於參公和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差額撥款集中在公益二類,自收自支集中在生產經營類,目前正在進行改革,未來將全部取消,只保留全額撥款和差額撥款兩種性質。

事業編制中有一類人員比較特殊,即參公身份人員。這類人員使用事業編制,但是不執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而是按照公務員法管理,享受與公務員同等的工資和晉升待遇。這部分人員將隨著單位的改制轉隸逐步置換為行政編制,或者剝離行政屬性轉純事業身份,不再保留參公待遇。隨著參公、差額、自收自支等編制的清理,未來,事業編制的大趨勢是將全部以全額撥款形式存在。


80後小公


行政編制是指黨政機關使用的編制。黨政機關中,幹部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工人使用的是工勤編制。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政法委等法制部門中,使用的行政編制,被單獨稱為“政法專項編制”,其實質也是行政編制。使用行政編制的一定是幹部,其身份為公務員。其他使用行政編制的,還有人大、政協機關,以及群團機關。在縣區基層,由於機構和編制所限,部分人民團體機關為參公事業單位,使用的事業編制。

事業編制是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使用的編制,按財政供養模式分為全額、差額和自收自支編制。由於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事業單位分為了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和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一般對應使用的是全額、差額和自收自支編制。由於改革後,生產經營類改企,公益二類剝離管理職能改企,因此,差額編制向全額編制過渡,自收自支編制也會隨生產經營職能改企,要求於2019年6月底前全部取消。事業單位以公益服務職能為主,除鄉鎮衛生院等部分機構外,其他單位編制使用以全額事業編制為主。同樣的,中小學公辦教師使用的編制,被稱為“教育專項編制”,專供中小學教師使用。在事業單位,幹部和工人使用的都是事業編制,只有崗位區別,沒有編制區別。

無論是黨政機關,還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有正式職工才能取得編制使用的權利。根據人事管理條例,除已經取得編制的職工外,新進人員要想取得編制,必須通過公務員考試,或者省考事業人員考試。其餘獲得編制的途徑很少,只有特殊人才引進,或者是特崗教師、公費師範生、三支一扶等人員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經地方人事部門批准轉正後,方可使用編制。


寧哥說


行政編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日常辦公經費,由行政經費開支,執行國家職能及政治體系管理職能的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審判機關、國家檢察機關、黨派機關、政協機關、人民團體所使用的人員編制,列為國家行政編制。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區別一、經費來源渠道不同,行政編制是全部由行政經費開支,事業編制中全額撥款的是全部由事業費開支,差額撥款的部分由事業費開支,自收自支的則國家事業費不開支。

區別二、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走的是職務和級別的晉升,從辦事員、科員、副科、正科、副處、……,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走的是職稱的晉升,如助理工程師(助教)、工程師(講師)、高級工程師(副教授)、正高級工程師(教授)等。


好哥開大車


行政編制是國家機關編制管理部門根據憲法和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所確立的組織原則,根據行政部門的結構、職能和工作量下達的工作人員的編制額度。是國家對行政機關的規模實行宏觀控制的手段,編制額度具有法律效力,公務員的錄用和轉任均受其約束。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編制區別:公務員編制是行政編制,是政府機關的正式人員。事業編制是輔助編制,事業編制按照財政來源又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全額編制完全靠財政撥款的單位。

待遇區別:公務員的工資收入由政府財政承擔,並根據財政狀況進行調資,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公務員法》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有關的社會規定 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


東籬農舍老陳


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都是屬於政府公共機構的兩種正式編制,工資待遇、職級晉升各有所不同。上面的理論回答比較具體了,我重點回答一下比較關心的晉升待遇問題。行政編制大多數分佈在行政、黨群機構,事業編制大多分佈在行政機關下屬機構、技術科研、學校醫院等機構,公益性較強。行政編制就是所謂的公務員身份,工資晉升有職級職務晉升;事業編制工資晉升走職稱,不同領域有相應的管理過技術職稱評定(也分管理崗和專技崗)。職務的任免上,行政編制可以在行政和事業單位任職,事業編制只能在事業單位任職。但級別到達縣處級以上了,事業編制不受限,可以交流選任到行政單位任職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機器貓tracyo716


1、首先,瞭解一下什麼是編制?

編制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制定,財政部門據此撥款。通常分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

通俗來說:編制是一種分配製度,這種分配製度使編制人員能享受到整個國民收入的優先分配權,同時也是政府用以控制行政單位或者事業單位人員規模,控制財政成本,給大家劃分類型,施以不同的待遇分配保障制度,分歸不同法律管理的手段;

對個人來說,編制就約等於科舉的“功名”,它決定了你在體系的終極發展。官職可以免除,但你只是職務沒了。編制只要還在,你就等於保留功名。你就還有保證生活的財政供養、隨時可能起復的遊戲資格以及編制所在(功名高低)所帶來的社會地位。

2.行政編制就是公務員嗎?

當然是否定的,行政編制是指編制管理單位給行政機構核定的工作人員的人數限額,由公務員崗位和工勤崗位組成。行政編制絕大多數是公務員,也有部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制,即參公事業編制。

簡單概括:公務員一定是行政編制,行政編制不一定是公務員

有一些不屬於政府序列的單位也有行政編制,這些人員屬於依照公務員管理所有待遇和公務員沒有區別,如:地方黨委、工會、共青團、婦聯等。


3.事業編制與行政編制的區別

行政編制是由中央總控制,事業編制是由各地方政府控制,事業編制是對公務員的補充。

如果是行政編制,那你就是按公務員法只“走”行政級別;事業編制,情況複雜,其中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工資待遇比照行政機關(公務員)待遇執行,也就是按照職級核定工資。其它的事業編制是按崗定薪,分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管理崗:職員一到十級,依次對應著正部級至辦事員的行政級別;專業技術崗根據行業的要求進行職稱評定,比如醫生和教師;工勤崗就是工人)事業編制的人員一般走上副科(八級職員)領導崗位後也可以交流到行政機關當公務員,也可以參加黨政領導幹部公開選拔當領導。

4.事業編制有機會去當公務員嗎

有, 根據國家的公務員調任規定:進入公務員隊伍有兩種方式:考錄和調任。

考錄就是我們參加的公務員考試,調任就是從一個單位調任到公務員隊伍,但調任有一定的要求,一定是要提拔,不是平級調動。


餐飲職業管理經理人


如何進入:行政編現在通過公務員考試(每年省考或國考),事業單位通過事業單位聯考進入。

共同點:都是政府部門,都由財政保障工資。

不同點:行政走的是綜合管理道路,而事業走的是職稱路線。在縣級事業編轉公務員很難。

坑:事業全額拔款最穩定,其餘要注意。

公務員鄉鎮忙。但工資較同級事業高。


天天太陽滿橋


行政編制就是國家公務員制度,事業編制就是僱傭關係。是“走”職稱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0bbb2e6a7714c29aa9c963a8723340b\

冉先生您好


我理解是,隸屬於政府機關的正式編制人員屬於行政編制。隸屬於事業單位的正式人員屬於事業編制。無論是政府機關還是事業單,還有大量的編外人員即無編制幹活的臨時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