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武漢醫生的一線日記:我一定是眼睛太小,才存不住眼淚

武漢生病了,救助它的白衣天使來自五湖四海,他們雖然互不相識,但卻抱著相同的目的匯聚於此。

來自武漢醫生的一線日記:我一定是眼睛太小,才存不住眼淚

從決定去援鄂的那一刻,他們在心裡或許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義無反顧地"逆行"到最危險、卻也是最需要他們的地方。諸多負重前行之人,似一束束光穿行在歲月裡,刺破前路的黑暗。

來自武漢醫生的一線日記:我一定是眼睛太小,才存不住眼淚

他們的故事,或許平凡,或許微不足道,但每一個人,每一句話,每一件小事,都閃耀著人性光輝,深深烙印在你我的心底。

身著一襲白衣,他們是病人眼中的希望、是天使……脫下厚重"戰袍",他們對父母有著怎樣的牽掛?對愛人有著怎樣的思念?對孩子有著怎樣的眷戀?對所見所聞有著怎樣的感動?對用心守護的病人又有著怎樣的真情……

這是來自北醫三院援湖北醫療隊霍天依寫的日記節選:

"2月9日,武漢,晴

現在是晚上9點,溫度是4℃。…

一天沒有帶手機,微信消息提醒已經是"99+"。…

從酒店向外看,武漢很美,讓人覺得是個充滿生命力的城市。

可是,現在它"病了",需要我們的救護來恢復活力,而我們正是一劑來自北京的"活力蘇"(編者注:活力蘇口服液,中成藥名,具有益氣補血、滋養肝腎之功效)。

從疫情擴散之時,我就和學中醫的男友說:"我可能會去一線。"他沒有任何遲疑地說:"家裡放心交給我。"…

爸爸說:"我們必須支持她為國家做貢獻!…

我一定是因為眼睛太小存不住眼淚,才會讓它們偷偷跑出來吧。"

這是援鄂醫療隊辰辰在思念母親時寫下的一封信:

"親愛的老媽:

見字如面。

十七年前,雖然我還小,不能確切的理解何為前線,何為沒有硝煙的戰場,但在我心裡,媽媽是個拯救生命的英雄。

而如今,我也像曾經的您一樣,肩負使命,站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老媽,別緊張,給我逆行而上勇氣的,正是當年那個勇往直前的你啊!

十七年,彈指一揮間。在肆虐的病毒面前,曾經是你,而現在是我。…

放心吧老媽,你的女兒已長大。"

最前線的"一線日記"裡,背後是醫護人員最真誠的心聲。

很多人說"武漢加油",但卻只能是精神上支持。而這些醫護人員,卻是義無反前行給武漢加油。

"大疫"當前,他們是提刀上陣的勇士。其實,卸下武裝,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裡,大家都有不一樣的感動,堅守在抗疫各條戰線上的每一位醫護人員,都在努力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咪咕閱讀聯合新華社"聲在中國",推出《來自武漢的聲音日記》,帶你近距離"接觸" 援鄂醫療隊生活的點點滴滴,登錄咪咕閱讀客戶端、新華社客戶端,聆聽他們的日記,感受字裡行間的溫度。

來自武漢醫生的一線日記:我一定是眼睛太小,才存不住眼淚

願陽光能讓陰霾散去,願病痛都被溫暖治癒,期待疫情早日結束。希望大家都能平安,你們一個都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