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怎麼樣?

teloon


我在去上海的旅途中第四遍看了吧,本來以為只是溫習,但沒想到看到納什在咖啡館收到教授們的鋼筆時,我又感動了,當看到納什在頒獎禮那滿眼的淚花時,我還是感動了。不瘋狂不成魔,不經一番寒骨徹,怎得梅花撲鼻香,這部電影不僅僅是說有付出才有收穫,更是自我控制的絕壁好的表達。有時候我很羨慕那些演員,可以體驗別人的生活,可以經歷別人的人生,可以在人前哭可以在人前笑。玻璃窗上的那些數字和那些公式,是我的夢。我從這部電影中學會了內心平靜,學會了更長遠的看著一生,而且這部電影也讓我認識到我的資質有限,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這部電影讓我感動的是那些小時候的夢在別人那裡成為了現實,別人的現實裝飾了我的夢。


百融楊俊


朗·威廉·霍華德《美麗心靈》——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在一起

《美麗心靈》是約翰·納什的自傳,納什在2015年5月24日,夫婦倆遇車禍,在美國新澤西州逝世。

這部影片我一直保存在我的硬盤裡,不捨得刪去。因為,這樣的感情讓我向往,這樣的女人讓我崇敬,這樣的天才讓我惋惜和心疼。我一直覺得《美麗心靈》中的女主有著同中國女性一樣的美好品德,善良而又堅韌,有著非常寬廣的胸懷。雖然在現實中艾麗希斯和納什有過婚姻上的中斷,但是最後他們又選擇了復婚,他們一直在一起,女主陪伴著他走過了病魔的糾纏,戰勝了精神上的病症,並最終見證了納什登上了人生的巔峰,獲得了諾貝爾獎,我想正如納什發表的演講那樣,他感謝他的伴侶對他的不離不棄和不斷地支持,最終使他恢復正常。我期望這樣不離不棄的感情,不過對於這樣的生活,我想我只是在讚賞艾麗希斯的偉大,她能夠堅持這麼多年和一個精神存在問題的人一起生活,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耐心,還有更多對生活的艱辛的忍耐,這樣的女性真的很難得。


納什懂得感恩,他站在諾貝爾領獎臺上說的那些話,應該是他發自肺腑的聲音:I’ve always believed in numbers,in the equations and logics that lead to reason.But after a lifetime of such pursuits.I ask ,”What truly is logic?Who decides resaon?”My quest has taken me through the physical,the metaphysical ,the delusional-and back.And I have mad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of my carrer,teh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of my life:It is only in the mysterious equations of love that any logical reasons can be found.I’m only here tonight because of you(his wife, Alicia).You are the reason I am.You are all my reasons.

如果我是一個男人,我想有這樣的女人,應該真的是十分幸運的事情,而我是一個女孩子,我不知道如果未來我的另一半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應該怎麼辦,我會不會也像這個女主角一樣勇敢堅強,像她一樣不離不棄,並陪伴愛人一起戰勝病魔,這樣的女性需要怎樣的磨練才可以這樣的堅強?我現在需要的就是不斷地讓自己內心變得強大,相信愛,相信真情,相信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愛的人在你身邊,健康快樂。


影視圈Magazine



拋開作為傳記影片它忽略和粉飾眾多事實的情況不言,它本身的懸疑色彩和滿滿的正能量已經足以讓它在現代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從人物比例而言,男性顯然是佔壓倒性優勢的,但初次涉水影評的我,想從影片為數不多的女性角色說開去——Alicia Nash。

Alicia Nash是以愛為藥的醫生,用一生的愛去挽救了一個孤獨又超群的靈魂。

Alicia Nash的第一次出場是在影片的四分之一處,她一出場就做了與Nash對抗的事情,她用另一種方式解決窗外的噪聲,Professor Nash,對此也只能表示,in multivariable calculus\nthere is often a number of solutions for any given problem。上身是緊身黑色毛衣,搭配著黑底的花紋半身裙,捲髮優雅,紅唇性感,如果沒有看見她的第二次出場我會想說,這是我看過最美的人。

第二次,一襲紅裙,是Nash的辦公室裡最亮眼的顏色,其實她也是驕傲的人,被Nash否定過成績的她,臉上分明是倔強的表情。

他們戀愛,他們結婚,這裡沒有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天才註定要和另一個不凡的人在一起。婚前的她,獨立,時尚,自主,有個人的見解;婚後的她同樣在用自己的行為影響著這位孤獨的天才。婚姻總要是平等的才能彼此影響,最終進步。用四個場景,描述我印象中的這個在與天才婚姻中的平等女性形象。

第一幕:斑駁的光線照到她的臉上,她低頭,若有所思,最終意識到Nash是精神分裂的現實,送他去醫院是她為他做的第一個決定。

第二幕:黑衣黑褲黑大衣的她在要求進入丈夫辦公室被勸阻時,反手就將手甩在了同事的身上,她目光凌然,決絕的轉身,整個畫面以黑白為主色調,建築背景為白色,畫中的人穿著黑色的衣服,色彩鮮明的對比,讓整個畫面都嚴肅起來,她的表情也是她的心,為了查清真相,粉碎一次障礙。

第三幕:黑夜中,她的臉滿是悲傷,起身喝水後她將杯子摔向鏡子,叫出了聲,這是壓抑多年的吶喊,從觀影者的角度看我不覺得歇斯底里反而是心疼,如果她放手,我覺得沒人會責怪。

第四幕:她倚靠在門邊,上樓、下樓,還是選擇留下來,拒絕醫院,陪著丈夫度過最艱難的時刻,說可能治病的良藥不在大腦而在心中。

很多人打著女權主義的旗號要求婚姻平等,然而女性在婚姻中扮演的角色從來都不會是弱者,理想的婚姻是雙方在平等的前提下,相互扶持,執子之手。除了Alicia,還有《丹麥女孩》中的Gerda、《萬物理論》中的Jane,前者面對丈夫內心住個女孩的事實,支持鼓勵,把愛情變成了親情,甚至支持他的變形手術;後者面對丈夫霍金的病,不離不棄,最終也算是收穫了另一份與喬納森的愛情。不排除影片為了拍攝要求的效果,把女性的角色刻畫的更靠近當代理想女性,獨立自主,勇敢堅強,不過事實總是沒變的,在妻子的保護和支持下,他們避開了那條通向絕境的路,變成了最終的他。

如果要追求所謂的平等,女性在婚姻中往往是母親而不是女兒,他們往往扮演保護者的角色,強勢卻不失浪漫氣息,她們會哭會笑會撒嬌但在大是大非的原則性問題上,在關鍵性的決策面前,她們總會最理智,做出最合適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