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思維」黃金思維圈:看穿本質的利器

導語:為什麼有的人就是比其他人更有影響力?為什麼有的產品就是深受客戶喜愛有的產品有再好的團隊與技術也阻止不了失敗?為什麼有的人適合當老闆有的人就是當不了?

前面我們提到了本質思維,那麼如何看穿本質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黃金圈思維。

「戰略思維」黃金思維圈:看穿本質的利器

什麼是黃金思維圈?

黃金思維圈法則出自一個叫西蒙斯涅克的國際知名廣告專業人,他在TED演講《偉大的領導者如何激勵行動》中提出。

該法則的本質是一種同心圓層級理論。同心圓的理論是先有內核,然後才有外層,內核決定了外層。邏輯關係是內核是因,外層是果;內核是驅動力是DNA,外層是機理的呈現。

「戰略思維」黃金思維圈:看穿本質的利器

針對事物的3個提問,理清雜亂無章的業務脈絡,洞察事物的本質。

認知世界的三個層面,從內到外,從why 到 how 再到what。

Why: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目標是什麼,理念是什麼?

How:採用什麼方法、措施;

What:產品的表現形式,具體表象。

黃金思維圈的內涵與啟示

黃金圈思維是我們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它不僅可以用於自我激勵和成長,同時也可以應用於營銷、管理與溝通等領域。

由於我們的思維惰性,很多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都只停留在表象,不願意強迫自己去做深層次的探討。因此,在決策上難免不全面。

黃金圈思維告訴我們做一件事要從為什麼開始思考。

比如,老闆讓你問一項產品的價格,你就只去問了價格,然後回覆他。

但實際上,老闆想知道的是,哪一家公司的產品性價比最高?有沒有什麼優惠?對本公司有沒有優惠?使用該產品能否讓本公司受到用戶喜愛?……

其實,但老闆讓你問產品的價格的時候,你就應該思考,為什麼要問這個產品的價格?為什麼不問其他產品?這個產品的市場價值如何?能不能用最低成本獲取該產品?老闆如此在意價格是不是因為公司缺錢了?

其次,黃金思維圈告訴我們要明辨需求。

在用戶需求中實際上有有真需求與偽需求。真需求可以實現用戶的強關聯,從而實現產品的穩定增長,而偽需求要麼無法獲得用戶,要麼曇花一現。

比如魔漫相機,超級課程表這類曾經的現象級產品,在短暫的瘋狂後迅速被用戶拋棄。

像O2O上門服務,大多也都是偽需求,上門洗車、上門美容都屬於這一類,消費頻次太低,實際上,家對於多數人來說是個非常私密的地方,並不希望陌生人到訪。

其實都是因為沒有正確識別用戶需求。

用戶行為具有很強的掩飾性,用戶經常性的說一套做一套。用戶反饋也可能說謊,但他們的實際行動不會說謊。例如:

一個女生說我選老公的標準是:這個人要孝順,帥氣,結果她選擇了一個有錢人;

一個男生說我選擇老婆的標準是:要善良,結果他選擇了一個漂亮身材好的人;

小島居民經常說他們討厭穿鞋子,因為鞋子會經常進沙子,但實際上他們依然在穿鞋。

那麼,如何挖掘他們真正的需求呢?

「戰略思維」黃金思維圈:看穿本質的利器

首先,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小島居民討厭鞋子還是願意穿鞋呢?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沙灘裡面有很多碎貝殼,不穿鞋會劃傷腳,所以,不能劃傷腳比起進沙子的需求顯然是更為迫切。

那麼該如何解決他們這個問題呢?

那就是提供一床舒適的,不會積沙的鞋子。

黃金思維圈的應用案例

1.知道了老人為什麼買梨,自然知道賣什麼樣的梨給她

一個老太太去市場上賣梨,第一個水果攤的攤主說:老太太,我這的梨又大又甜,不甜不要錢。老太太笑著搖了搖頭走過去了。

第二個水果攤的攤主說:老太太,您買梨是自己吃還是給別人吃啊?老太太說:給我兒媳婦吃,她懷孕了,想吃酸梨。攤主說:您找對地方了,我這有種梨,能酸掉牙,保證您兒媳婦喜歡吃。老太太高興的買梨回去了。

2.蘋果公司的營銷理念

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突破和創新。我們堅信應該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

我們挑戰現狀的方式是把我們的產品設計的十分精美,使用簡單,界面友好。我們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做出了最棒的電腦。

想買一臺嗎?喬幫主是黃金圈法則的踐行者——The first thing we ask is what do we want people to feel.


分享到:


相關文章: